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干预社会心理危机的方式r——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z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出了政府对大众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些短板和社会治理的缺陷.本文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现阶段对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包括及时下发政策通知、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总结出了四点影响政府有效干预社会心理的相关因素:政府公信力、社会协同治理的程度、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紧急程度、信息公开透明度和专家对信息的理性解读,最后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和现阶段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头工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推动电子政务和网上服务平台的发展,行政审批制度也在不断改革.随着行政审批局的建立和发展,审批、监管的权力也在各个部门之间游走,尤其是近来频频出现的“接不住”现象,导致行政审批局的地位再度变得尴尬,更有甚者称呼其为“怪胎”.不难看出,行政审批局模式在短短几年内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其背后运行也存在手忙脚乱的时刻,亟待厘清权责关系,优化操作流程,规范运行,方能更好发挥职能,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表情包已成为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表达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交媒体用户对同一表情包蕴含的信息解码是否一致,直接关系到社交媒体用户间交际的成功与否.本文以在苏中外大学生为抽样调查样本,采用半闭合问卷调查法,研究通过对比该两类群体对社交媒体中的表情包的使用偏好、情感态度和跨文化的解码能力,为跨文化的表情包社交媒体使用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