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系列,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要以信仰为最高追求,以还原、理解和认同为路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为目标,最终成就青少年的民族品质,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仰;还原;理解;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5-0059-04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教师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群体,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做到文件要求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素养”一词大热,源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后,对“素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极为热烈,且学者普遍认同,“素养涵盖了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在这一定义下,既为了个人修养的提高,又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履行,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呢?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对教师提出了信仰的要求。在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上,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教授提出:“对一个传统文化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信仰。”信仰,作为一种极其鲜明的态度,是教师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的最高追求。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当最终指向信仰,其具体的内容要求,应当能使教师更好地“明道”,从而达到“信道”。笔者结合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构的实践,认为还原、理解和认同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指向信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一、还原
根据《辞源》,“还”有“返回”之意;“原”可指水源,也有“根本”的含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还原”,就是恢复其载体,如文物(器物、艺术作品等)、文本、技艺等最初的状态,包括时间、空间、相关人物、事件、物品等。“还原”是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中最基础的内容。
(一)为何要“还原”
《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正确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文化的创造与创新,都必须建立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变成歪曲历史。例如,五四新文化未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未能辩证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正如葛兆光教授所说:“他们为了确立现代的价值而否定古代的意义,于是,在没有很好地作历史研究的时候,就匆匆忙忙地勾勒一个叫做‘传统’的假想敌,籍了批判这个假想敌来确认‘现代’的合理性,可是,如果我们检讨一下这个时代的批判,我们发现,他们批判的,可能只是一个‘想象的传统’。”因此,若在尚未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之际就妄自断言,任何人都无法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在新的历史阶段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首先需做好还原的工作。
(二)如何“还原”
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不同于高校研究人员,“还原”这一素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需结合还原对象、教师个人的实践等具体情况来分析。
教师还原经典,应当注重文本的还原,结合文本语境、历史背景和音义传统来充分解读古代优秀作品。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小古文《伯牙鼓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该文出处,对该文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该文出自《吕氏春秋》,冯友兰先生认为该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课文《伯牙鼓琴》节选于该书卷第十四“孝行览第二”中的“本味”之二,这一部分的主题是“其本在得贤”;在原书中,所选文句还有一个结尾句:“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而所选文句的上一段,则以黄帝求贤之事论述“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由此可见,在“贤”与“知贤”的主题下,《伯牙鼓琴》一课的内涵应解读为:伯牙之贤,在于琴志高洁(志在太山与流水);知音之谓,在于以同样高洁的境界来礼贤;音乐的魅力,在于传达人的志向而不在技术。
同理,结合教学,对于文物(器物和艺术作品)的还原,教师应将其放回特定的历史时空去认识,给文物一个时空坐标,明确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客观定位,为准确揭示其内涵、理解意义做好准备。而在还原传统技艺时,教师应结合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处世观念、美学追求和生活理念,并考虑地域特色,呈现传统技艺之美。
(三)还原素养的形成
中小学教师首先要有“还原”的意识。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需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它,将其放回特定的历史时空,具体分析其价值。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常识。晚清名臣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可见,传统的文学作品需向史学、经学、小学溯源;史学文本需向经学、小学溯源;经学文本需向小学溯源,又要参考相关历史。为实现正确还原,中小学教师就要具备最基础的小学与经史、文化常识。最后,教师要会使用相关的工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教师要学会借助书籍来完成还原这一基础工作。中小学教师要学会使用如《说文解字》《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常用工具书。除了工具书,教师如果在哲学、逻輯学方面有所涉猎,也将成为还原的重要助力。 二、理解
还原只是起点,要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是必备素养。《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不断地理解内化,拓展其内涵和外延。
(一)“理解”的六个侧面
“理解”的意义和指向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一书指出了“理解”的六个侧面,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具体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理解”的这六个侧面仍然可资借鉴。其中,“解释”主要指能够合理地说明事件、行为和观点,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阐明”主要是结合自身经历和具体情境对事件意义进行探讨。“解释”和“阐明”常常结合在一起讨论,是“理解”最基本的要求。“应用”主要指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洞察”指提出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并分析观点的条件、优势与局限。“神入”即“共情”,指在自身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和世界观。这三个侧面,比前二者又更进一步。“自知”是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如何促进或妨碍认知,这是对自己认知行为的认知,即元认知,是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能够解释、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感受到物质载体所承载的情感与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合理说明,能在生活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要做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还原的基础上,以中华文化的精神理念为依据,达到解释和阐明相关问题的要求。如有教师尝试将民国老课本的课文引入课堂教学,但对课文的理解不到位,未作出恰当的解释和阐述,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等小学校)》第三册第十八课《蚁斗》为例,课文不到五十字,极易通读:“蚁居穴中,性好斗。一日,黄蚁黑蚁,成群而出。列阵于阶前,各据一方,蚁王率之。群蚁皆奋斗,至死不退。”面对四年级学生,一位教师逐句解说,将解读重点放在群蚁“至死不退”的精神。笔者认为,这位教师的解读过于浅显,未能完全抓住文本所蕴含的精神,导致本课教学的立意不高,容量较小。这套民国老课本“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注重立身居家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以扩国民之德量”,也就是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并重,在忧患深重、仁人志士历经艰苦斗争才走上共和之路的中华民国,希望“教育救国”的学者将《蚁斗》编入第三册课本,应当有以学生生活中的故事表达和培养保家卫国、不屈不挠、至死不退的斗争精神的目的,而这种斗争精神,自“精卫填海”的故事流传以来,中华儿女已传承了几千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解读出这一层面,将是一次生动的家国情怀教育,才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第二,运用历史思维,换位思考,感受文化载体所承载的精神、情感和观念。这是《意见》要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师生要具备更多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通过感悟、思辨等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形成传统文化新的阐发。
第三,结合对自身的反省修正,完善已有的认识和判断,用中华文化精髓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整个“理解”的过程,也是不断汲取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与人生智慧的过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
经过“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理念、情感、价值观才能逐渐内化,成为自身认知的一部分,进而指导实践活动。
三、认同
经过还原和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谓“明道”。但是,距离“信道”还差了一步,那就是要经过“认同”来达到信仰。根据《辞源》,认,有“认识、识别”和“承认”的含义;同,有“共同、相同”和“齐一、统一”的含义。“认同”,即识别出自己与他人或某个群体的共同之处。那么,为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我们需要认同什么呢?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作为中国人,首先要认同“中国”。而“中国”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历史上的中国,地域空间边界随中央王朝的变更而变化,但“在文化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文化共同体’”,“经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明推进之后的中国,具有文化上的认同,也具有相对清晰的同一性”。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在还原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其实并不难,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石,儒家文化以血缘亲情为出发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对每个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论语·学而》说得很清楚:“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本,修身从亲情开始,认同感比较容易建立。其二,中华文化关照人性,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容易引起个人与群体的共鸣,而且不会过时。《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仁”与“知”(智)这两个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都围绕着“人”而展开,讨论的是有关“人”的话题,具有长远的意义。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使中国人具有独特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只是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现在谈“认同”,就是要让人们有深入认识自己文化渊源的自觉。
教师要自觉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除了还原和理解,还应具有思辨意识。其一,教师要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充分检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发现原本不自知的文化影响力,更好地认识自己、认同已得到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中小学教师应当锲而不舍地学习和实践,践行还原———理解———认同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路径,坚持不懈地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仰,坚定“四个自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3遹]许维.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张之洞.书目答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美]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李保田.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等小学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關“中国”的历史论述[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仰;还原;理解;认同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5-0059-04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教师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群体,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做到文件要求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素养”一词大热,源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后,对“素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极为热烈,且学者普遍认同,“素养涵盖了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在这一定义下,既为了个人修养的提高,又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履行,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呢?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对教师提出了信仰的要求。在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上,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教授提出:“对一个传统文化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信仰。”信仰,作为一种极其鲜明的态度,是教师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的最高追求。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当最终指向信仰,其具体的内容要求,应当能使教师更好地“明道”,从而达到“信道”。笔者结合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构的实践,认为还原、理解和认同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指向信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一、还原
根据《辞源》,“还”有“返回”之意;“原”可指水源,也有“根本”的含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还原”,就是恢复其载体,如文物(器物、艺术作品等)、文本、技艺等最初的状态,包括时间、空间、相关人物、事件、物品等。“还原”是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中最基础的内容。
(一)为何要“还原”
《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正确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文化的创造与创新,都必须建立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变成歪曲历史。例如,五四新文化未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未能辩证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正如葛兆光教授所说:“他们为了确立现代的价值而否定古代的意义,于是,在没有很好地作历史研究的时候,就匆匆忙忙地勾勒一个叫做‘传统’的假想敌,籍了批判这个假想敌来确认‘现代’的合理性,可是,如果我们检讨一下这个时代的批判,我们发现,他们批判的,可能只是一个‘想象的传统’。”因此,若在尚未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之际就妄自断言,任何人都无法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在新的历史阶段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首先需做好还原的工作。
(二)如何“还原”
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不同于高校研究人员,“还原”这一素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需结合还原对象、教师个人的实践等具体情况来分析。
教师还原经典,应当注重文本的还原,结合文本语境、历史背景和音义传统来充分解读古代优秀作品。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小古文《伯牙鼓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该文出处,对该文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该文出自《吕氏春秋》,冯友兰先生认为该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课文《伯牙鼓琴》节选于该书卷第十四“孝行览第二”中的“本味”之二,这一部分的主题是“其本在得贤”;在原书中,所选文句还有一个结尾句:“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而所选文句的上一段,则以黄帝求贤之事论述“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由此可见,在“贤”与“知贤”的主题下,《伯牙鼓琴》一课的内涵应解读为:伯牙之贤,在于琴志高洁(志在太山与流水);知音之谓,在于以同样高洁的境界来礼贤;音乐的魅力,在于传达人的志向而不在技术。
同理,结合教学,对于文物(器物和艺术作品)的还原,教师应将其放回特定的历史时空去认识,给文物一个时空坐标,明确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客观定位,为准确揭示其内涵、理解意义做好准备。而在还原传统技艺时,教师应结合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处世观念、美学追求和生活理念,并考虑地域特色,呈现传统技艺之美。
(三)还原素养的形成
中小学教师首先要有“还原”的意识。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需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它,将其放回特定的历史时空,具体分析其价值。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常识。晚清名臣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可见,传统的文学作品需向史学、经学、小学溯源;史学文本需向经学、小学溯源;经学文本需向小学溯源,又要参考相关历史。为实现正确还原,中小学教师就要具备最基础的小学与经史、文化常识。最后,教师要会使用相关的工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教师要学会借助书籍来完成还原这一基础工作。中小学教师要学会使用如《说文解字》《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常用工具书。除了工具书,教师如果在哲学、逻輯学方面有所涉猎,也将成为还原的重要助力。 二、理解
还原只是起点,要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是必备素养。《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不断地理解内化,拓展其内涵和外延。
(一)“理解”的六个侧面
“理解”的意义和指向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一书指出了“理解”的六个侧面,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具体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理解”的这六个侧面仍然可资借鉴。其中,“解释”主要指能够合理地说明事件、行为和观点,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阐明”主要是结合自身经历和具体情境对事件意义进行探讨。“解释”和“阐明”常常结合在一起讨论,是“理解”最基本的要求。“应用”主要指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洞察”指提出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并分析观点的条件、优势与局限。“神入”即“共情”,指在自身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和世界观。这三个侧面,比前二者又更进一步。“自知”是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如何促进或妨碍认知,这是对自己认知行为的认知,即元认知,是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能够解释、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感受到物质载体所承载的情感与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合理说明,能在生活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要做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还原的基础上,以中华文化的精神理念为依据,达到解释和阐明相关问题的要求。如有教师尝试将民国老课本的课文引入课堂教学,但对课文的理解不到位,未作出恰当的解释和阐述,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等小学校)》第三册第十八课《蚁斗》为例,课文不到五十字,极易通读:“蚁居穴中,性好斗。一日,黄蚁黑蚁,成群而出。列阵于阶前,各据一方,蚁王率之。群蚁皆奋斗,至死不退。”面对四年级学生,一位教师逐句解说,将解读重点放在群蚁“至死不退”的精神。笔者认为,这位教师的解读过于浅显,未能完全抓住文本所蕴含的精神,导致本课教学的立意不高,容量较小。这套民国老课本“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注重立身居家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以扩国民之德量”,也就是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并重,在忧患深重、仁人志士历经艰苦斗争才走上共和之路的中华民国,希望“教育救国”的学者将《蚁斗》编入第三册课本,应当有以学生生活中的故事表达和培养保家卫国、不屈不挠、至死不退的斗争精神的目的,而这种斗争精神,自“精卫填海”的故事流传以来,中华儿女已传承了几千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解读出这一层面,将是一次生动的家国情怀教育,才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第二,运用历史思维,换位思考,感受文化载体所承载的精神、情感和观念。这是《意见》要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师生要具备更多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通过感悟、思辨等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形成传统文化新的阐发。
第三,结合对自身的反省修正,完善已有的认识和判断,用中华文化精髓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整个“理解”的过程,也是不断汲取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与人生智慧的过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
经过“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理念、情感、价值观才能逐渐内化,成为自身认知的一部分,进而指导实践活动。
三、认同
经过还原和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谓“明道”。但是,距离“信道”还差了一步,那就是要经过“认同”来达到信仰。根据《辞源》,认,有“认识、识别”和“承认”的含义;同,有“共同、相同”和“齐一、统一”的含义。“认同”,即识别出自己与他人或某个群体的共同之处。那么,为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我们需要认同什么呢?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作为中国人,首先要认同“中国”。而“中国”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历史上的中国,地域空间边界随中央王朝的变更而变化,但“在文化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文化共同体’”,“经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明推进之后的中国,具有文化上的认同,也具有相对清晰的同一性”。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在还原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其实并不难,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石,儒家文化以血缘亲情为出发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对每个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论语·学而》说得很清楚:“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本,修身从亲情开始,认同感比较容易建立。其二,中华文化关照人性,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容易引起个人与群体的共鸣,而且不会过时。《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仁”与“知”(智)这两个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都围绕着“人”而展开,讨论的是有关“人”的话题,具有长远的意义。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使中国人具有独特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只是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现在谈“认同”,就是要让人们有深入认识自己文化渊源的自觉。
教师要自觉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除了还原和理解,还应具有思辨意识。其一,教师要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充分检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发现原本不自知的文化影响力,更好地认识自己、认同已得到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中小学教师应当锲而不舍地学习和实践,践行还原———理解———认同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路径,坚持不懈地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仰,坚定“四个自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3遹]许维.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张之洞.书目答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美]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李保田.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等小学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關“中国”的历史论述[M].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