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效能理论又称自我功效理论,是班杜拉于1986年在《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一书中阐述的,是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中影响最为深远、应用最广的理论之一。本文运用参考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三街小学在校六年级四个班的小学生进行了自我效能理论实践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改变对耐久跑的态度,提高其参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耐久跑成绩。
关键词:自我效能理论;小学;耐久跑教学
1前言
1.1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班杜拉在1977年第一次提出的,并之后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和发展的核心概念。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本质上是有关特定领域自信的认知模型。而自信是指个人相信自己,对自己所知的事情、能做的事情或已做的事情确信不疑(张力为,2007)。
1.2 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发展阶段有哪些?
班杜拉把期待区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前者是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到选择。后者是指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个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这个活动。一般而言,人是先产生效果期待,即确信自己有能力做某事,再为期待的结果付出实际努力,最后再期待好的结果的来临,即产生结果期待。
1.3 形成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3.1直接经验(行为成就)
学生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感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它能够给个体提供可靠的自我效能判断基础,是个体预测将来成功最有力的证据,是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来源。成功体验越多越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之相反,失败体验越多就会造成自我效能感的下降。不断地成功可以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为偶尔的一次失败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1.3.2间接经验(替代经验)
学生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个体可以获得成功的替代经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对于缺乏经验,需要依赖他人判断自己能力的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效能信息来源。学生和示范者的水平越接近这种替代经验的影响就越大。一般通过与示范者比较判断自身自我效能,或是学习示范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3.3言语说服
言语说服是指他人利用鼓励性言语或正向反馈使个体相信自己具有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在体育教学领域,教师、父母、同伴以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使用言语说服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类似的鼓励性话语或是动作、眼神暗示都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是这类方法相对而言并不能持久的形成自我效能感,面临困难或是险境时就会迅速消失。
1.3.4生理唤醒和情绪状态
当个体生理感受良好时,自我效能感会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会降低。然而,生理状态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向,取决于个体对生理唤醒进行的认知性解释。具体来说,当个体将生理唤醒与表现不佳相联系时,自我效能感会受到损害。相反,如果个体认为生理唤醒对运动表现具有促进作用时,则会提升自我效能感。
1.4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作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作用:第一,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第二,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第三,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第四,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2 研究目的
在小學耐久跑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运动成绩。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三街小学的六年级四个班为研究被试,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运用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进行教学,对照班采取传统方式教学。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选题研究过程中,查阅多篇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理论在不同领域的运用与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进行指导,为研究的调查问卷设计以及撰写论文提供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
3.2.2 问卷调查法
实验初和实验末对参加实验的四个班的学生共149人进行《运动心理坚韧性量表》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49份,回收14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48份,有效率99.3%。
3.2.3数理统计法
把对学生的问卷和实验前测、实验后测的50米×8的成绩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差异性结论,并撰写论文。
3.2.4实验法:
(1)随机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三街小学小学的六年级四个班为研究被试,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运用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进行教学,对照班采取传统方式教学。实验前对四个班的50米×8成绩进行实验前测。每节课40分钟,其中前25分钟为正常的教案教学,后15分钟为实验活动时长并通过指导语干预。研究自我效能对耐久跑运动的运动成绩和参与主动性提高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教学案例:
例1自主学习案例:
【创设情境跑】:创设红军长征过草地、翻雪山、冲破封锁线的情景。
【实施方法】:
(1)准备活动
(2)安全教育,跑步的过程中,按照顺序,避免相互冲撞。
将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n各组,按教师指定的路线集体跑进。
(4)过草地,练习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纸条法,练习。比一比那组同学,呼吸方法掌握得好。 (5)翻雪山,稍提高跑进速度,加强对呼吸方法的掌握。比一比,那组的队伍在跑进的过程中保持的最整齐。
(6)冲破封锁线,由学生自行设计冲破封锁的路线,跑进。比一比那组的路线有新意。
(7)最后总结评议。
【评价标准】:途中呼吸很重要,要与动作配合好。两步一呼一吸气,牢牢记住别忘掉。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景,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参与那就跑的兴趣。同时从始至终贯穿团体比赛法,让学生在集体中,比赛中,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例2合作学习案例:
【校园寻宝】: 将定向运动引进课堂,针对校园环境设计“校园寻宝”的游戏式长跑练习,学生手拿学校平面图,按规定的顺序找到事先藏好的“宝贝”,在较长时间的奔跑中发展耐力素质。
【实施方法】:
1课前准备24个乒乓球作为“宝贝”,一组4个编号A、B、C、D,把他们分别藏到6处不显眼的角落里;
2上课时给学生分发学校平面图,并训练如何分辨方向和找到目标在图中位置;
3讲解校园寻宝的规则:必须按照每组规定的寻宝顺序依次找到相应编号的宝贝;全队所有队员到达“藏宝地”找到宝贝后才可以到下一处目标;只可以拿自己组的宝贝,不可以破坏别的组的宝贝,也不可以向别人透露宝贝的具体位置;以每组最后一个同学达到终点的时间计时,从而比出名次;
4分成A、B、C、D4个小组,每组自主选出组长,组长保管“寻宝图”(学校平面图)带领组员寻宝并监督组员遵守寻宝规则;
5派出几名监督者(可由见习者担任)远远地全程查看,对不遵守寻宝规则的小组酌情加时;
6教师发令出发,巡回查看学生进行的情况,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最后为每组计时,并总结同学们的总体表现。
【评价标准】:必须按照每组规定的寻宝顺序依次找到相应编号的宝贝;全队所有队员到达“藏宝地”找到宝贝后才可以到下一处目标;只可以拿自己组的宝贝,不可以破坏别的组的宝贝,也不可以向别人透露宝贝的具体位置;以每组最后一个同学达到终点的时间计时,从而比出名次;
【设计意图】:通过定向运动提高学生参与耐久跑的兴趣。让学生在寻宝的过程中集体讨论,辨别方向,集体行进,跑进中相互扶持,共同完成比赛,在集体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耐久跑能力。
4 结果与分析
经过三个月的实验,四个班的学生的50米×8成绩的前测和后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通过实验干预耐力跑前后测的成绩有显著的差异。通过实验的干预,被试群体的耐力跑(50米×8)成绩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
5 结论与建议
5.1 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改变对耐久跑的态度,提高其参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耐久跑成绩。
5.2 建议广大的体育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开拓创新,积极尝试不同的教材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高耐久跑成绩,强健体魄。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曹珺玮.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吴静.从自我效能感理论谈学校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6):42-44.
[6]贾可,路海东.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教育心理.2014(6):66-69.
[7]张朝红,乔海英.浅析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大学教育.2015 (9):81-82.
[8]王德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12(5):98-101.
[9]杨斌.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相关领域研究综述[J].运动科学.2014(11):112-113.
[10]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集美大学学报.2001,4(2):5-8.
[11]钱建龙,耿耀国,白宏炎,劉斌锡.自我效能理论与体育教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110(3):62-66.
关键词:自我效能理论;小学;耐久跑教学
1前言
1.1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班杜拉在1977年第一次提出的,并之后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和发展的核心概念。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本质上是有关特定领域自信的认知模型。而自信是指个人相信自己,对自己所知的事情、能做的事情或已做的事情确信不疑(张力为,2007)。
1.2 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发展阶段有哪些?
班杜拉把期待区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前者是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到选择。后者是指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个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这个活动。一般而言,人是先产生效果期待,即确信自己有能力做某事,再为期待的结果付出实际努力,最后再期待好的结果的来临,即产生结果期待。
1.3 形成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3.1直接经验(行为成就)
学生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感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它能够给个体提供可靠的自我效能判断基础,是个体预测将来成功最有力的证据,是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来源。成功体验越多越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之相反,失败体验越多就会造成自我效能感的下降。不断地成功可以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为偶尔的一次失败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1.3.2间接经验(替代经验)
学生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个体可以获得成功的替代经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对于缺乏经验,需要依赖他人判断自己能力的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效能信息来源。学生和示范者的水平越接近这种替代经验的影响就越大。一般通过与示范者比较判断自身自我效能,或是学习示范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3.3言语说服
言语说服是指他人利用鼓励性言语或正向反馈使个体相信自己具有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在体育教学领域,教师、父母、同伴以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使用言语说服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类似的鼓励性话语或是动作、眼神暗示都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是这类方法相对而言并不能持久的形成自我效能感,面临困难或是险境时就会迅速消失。
1.3.4生理唤醒和情绪状态
当个体生理感受良好时,自我效能感会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会降低。然而,生理状态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向,取决于个体对生理唤醒进行的认知性解释。具体来说,当个体将生理唤醒与表现不佳相联系时,自我效能感会受到损害。相反,如果个体认为生理唤醒对运动表现具有促进作用时,则会提升自我效能感。
1.4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作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作用:第一,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第二,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第三,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第四,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2 研究目的
在小學耐久跑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运动成绩。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三街小学的六年级四个班为研究被试,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运用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进行教学,对照班采取传统方式教学。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选题研究过程中,查阅多篇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理论在不同领域的运用与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进行指导,为研究的调查问卷设计以及撰写论文提供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
3.2.2 问卷调查法
实验初和实验末对参加实验的四个班的学生共149人进行《运动心理坚韧性量表》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49份,回收14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48份,有效率99.3%。
3.2.3数理统计法
把对学生的问卷和实验前测、实验后测的50米×8的成绩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差异性结论,并撰写论文。
3.2.4实验法:
(1)随机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三街小学小学的六年级四个班为研究被试,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运用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进行教学,对照班采取传统方式教学。实验前对四个班的50米×8成绩进行实验前测。每节课40分钟,其中前25分钟为正常的教案教学,后15分钟为实验活动时长并通过指导语干预。研究自我效能对耐久跑运动的运动成绩和参与主动性提高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教学案例:
例1自主学习案例:
【创设情境跑】:创设红军长征过草地、翻雪山、冲破封锁线的情景。
【实施方法】:
(1)准备活动
(2)安全教育,跑步的过程中,按照顺序,避免相互冲撞。
将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n各组,按教师指定的路线集体跑进。
(4)过草地,练习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纸条法,练习。比一比那组同学,呼吸方法掌握得好。 (5)翻雪山,稍提高跑进速度,加强对呼吸方法的掌握。比一比,那组的队伍在跑进的过程中保持的最整齐。
(6)冲破封锁线,由学生自行设计冲破封锁的路线,跑进。比一比那组的路线有新意。
(7)最后总结评议。
【评价标准】:途中呼吸很重要,要与动作配合好。两步一呼一吸气,牢牢记住别忘掉。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景,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参与那就跑的兴趣。同时从始至终贯穿团体比赛法,让学生在集体中,比赛中,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例2合作学习案例:
【校园寻宝】: 将定向运动引进课堂,针对校园环境设计“校园寻宝”的游戏式长跑练习,学生手拿学校平面图,按规定的顺序找到事先藏好的“宝贝”,在较长时间的奔跑中发展耐力素质。
【实施方法】:
1课前准备24个乒乓球作为“宝贝”,一组4个编号A、B、C、D,把他们分别藏到6处不显眼的角落里;
2上课时给学生分发学校平面图,并训练如何分辨方向和找到目标在图中位置;
3讲解校园寻宝的规则:必须按照每组规定的寻宝顺序依次找到相应编号的宝贝;全队所有队员到达“藏宝地”找到宝贝后才可以到下一处目标;只可以拿自己组的宝贝,不可以破坏别的组的宝贝,也不可以向别人透露宝贝的具体位置;以每组最后一个同学达到终点的时间计时,从而比出名次;
4分成A、B、C、D4个小组,每组自主选出组长,组长保管“寻宝图”(学校平面图)带领组员寻宝并监督组员遵守寻宝规则;
5派出几名监督者(可由见习者担任)远远地全程查看,对不遵守寻宝规则的小组酌情加时;
6教师发令出发,巡回查看学生进行的情况,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最后为每组计时,并总结同学们的总体表现。
【评价标准】:必须按照每组规定的寻宝顺序依次找到相应编号的宝贝;全队所有队员到达“藏宝地”找到宝贝后才可以到下一处目标;只可以拿自己组的宝贝,不可以破坏别的组的宝贝,也不可以向别人透露宝贝的具体位置;以每组最后一个同学达到终点的时间计时,从而比出名次;
【设计意图】:通过定向运动提高学生参与耐久跑的兴趣。让学生在寻宝的过程中集体讨论,辨别方向,集体行进,跑进中相互扶持,共同完成比赛,在集体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耐久跑能力。
4 结果与分析
经过三个月的实验,四个班的学生的50米×8成绩的前测和后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通过实验干预耐力跑前后测的成绩有显著的差异。通过实验的干预,被试群体的耐力跑(50米×8)成绩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
5 结论与建议
5.1 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改变对耐久跑的态度,提高其参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耐久跑成绩。
5.2 建议广大的体育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开拓创新,积极尝试不同的教材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高耐久跑成绩,强健体魄。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曹珺玮.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吴静.从自我效能感理论谈学校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6):42-44.
[6]贾可,路海东.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教育心理.2014(6):66-69.
[7]张朝红,乔海英.浅析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大学教育.2015 (9):81-82.
[8]王德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12(5):98-101.
[9]杨斌.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相关领域研究综述[J].运动科学.2014(11):112-113.
[10]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集美大学学报.2001,4(2):5-8.
[11]钱建龙,耿耀国,白宏炎,劉斌锡.自我效能理论与体育教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110(3):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