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语文,是一个与人类智者对话、为未来精神生活打基础的过程。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有一定的比例,文言文语言教学在教改的大背景下应引起足够重视。文言文也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篇目都凝聚着自古以来智者的丰富情感,学习文言文是不可多得的与先哲们对话机会。在新课程标准的启示下,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整体感知,不断探究
对课文感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必要的一步。学生借助工具资料,通过自己努力,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内容时,也会发现“疑点”“可读点”,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将已有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不断探究。这就从主观上,为进一步学习研究提供了保证。
如教学《核舟记》,学习对照注解,粗知文意同时,围绕:“介绍了什么?写了哪些内容?怎样写”这些问题自学后,便能懂得文章写的是一件用桃核刻的题为“大苏泛赤壁”的微雕工艺品。其特征是,所刻人、物“罔不因势象形,可具情态”。为突出这一特征,作者由概括到具体介绍了核舟上的人物、器具等。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就能从文体角度作出分析,并根据舟上情景推知舟行方向、王叔远的技艺以及文章写作意图等。在此基础上,抓住线索,顺藤摸瓜,那么,背诵,复述都不成问题。
二、积累词汇,持续学习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的就是它的语言环境与现代生活距离太大,不便对话。一些词语的古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差异。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不仅关系到相关课文教学的质量,更是以后阅读文言文必备的知识底蕴。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就让其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常见虚词用法等不同类型,对所接受的词汇信息进行搜集、归类、整理,并做成“知识积写卡”如:
一词多义卡
这个过程一般由小组或集体合作完成,资源共享。表格是活页的,可补充内容、调整顺序,便于随身携带,随时查阅。这既实现了新课标强调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要求和“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突破了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三、储备名句,古为今用
文言文特别是文言诗词中,有不少绝世佳句,都是未来精神生活的极佳储备和不可多得的交际用语。我在学生深入领会其中内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合理运用。有时答案不惟一,学生便能搜集好多与此情景相适应的名句来应对。也可让学生自设情境,进行名言互赠。如:面对《君子于役》中的思妇,你该怎样安慰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假如你们中秋巧遇,你怎样祝愿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也希望她的丈夫能回来,于是你默默地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能描述出这位被思念苦苦折磨的人儿吗?(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征夫的归期是渺茫的,也许只能留给亲人无尽的期盼,因为(古时征战几人回?)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用交替式组织引导,很自然地将听说读写思结合起来,因而,学生随时都会利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能力也随之提高。
四、赏析品味,走出文本
对于一些文辞优美的诗文,我还要求学生从赏析的角度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创造。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甚至与普遍看法大相径庭,这时我从不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从不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是与他们一道去品作品的韵,去领悟作品的神,去探求作品的美,也可以去发现作品的瑕……然后进一步拓展、迁移、延伸,由文本到人本。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赏析晶评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后,让学生借助想象,联系生活环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篇习作,再现其中意境。于是形式各异的咏雪之作如梨花般纷纷飘来。我又启发:岑参送友情深意重,武判官岂是无情种?试站在友人角度,回赠岑参,诗文均可。有了生活感悟,有了对友情的体验,习作中诗能情景交融,文能心理描写细腻,情意不减,又颇具创新。
又如学完“山水游记”后,有同学提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欧阳修与民同乐,而柳宗元却寄情山水,聊以忘忧,境遇相同,但寄托各异,比较而言,我很不欣赏柳宗元的作法”。我立即给予鼓励,因为我从中欣喜地发现这样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他们懂得了自主地学习,用思想去学习。
在“超文本”阅读教学新理念的要求下,教条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目标需要,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不断吸取精华,获取真知,积蓄持续发展的底蕴,又要从局部地方旁逸斜出,创造性地进行相关的语文活动,才能扩大教学容量,拓宽思维空间,给课堂教学注人“新鲜的活水”;既可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不失为拉近与先哲对话距离的良策。
文言文的语言是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满审美愉悦,让学生在文字品味中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些感悟,在形象上多些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整体感知,不断探究
对课文感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必要的一步。学生借助工具资料,通过自己努力,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内容时,也会发现“疑点”“可读点”,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将已有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不断探究。这就从主观上,为进一步学习研究提供了保证。
如教学《核舟记》,学习对照注解,粗知文意同时,围绕:“介绍了什么?写了哪些内容?怎样写”这些问题自学后,便能懂得文章写的是一件用桃核刻的题为“大苏泛赤壁”的微雕工艺品。其特征是,所刻人、物“罔不因势象形,可具情态”。为突出这一特征,作者由概括到具体介绍了核舟上的人物、器具等。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就能从文体角度作出分析,并根据舟上情景推知舟行方向、王叔远的技艺以及文章写作意图等。在此基础上,抓住线索,顺藤摸瓜,那么,背诵,复述都不成问题。
二、积累词汇,持续学习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的就是它的语言环境与现代生活距离太大,不便对话。一些词语的古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差异。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不仅关系到相关课文教学的质量,更是以后阅读文言文必备的知识底蕴。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就让其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常见虚词用法等不同类型,对所接受的词汇信息进行搜集、归类、整理,并做成“知识积写卡”如:
一词多义卡
这个过程一般由小组或集体合作完成,资源共享。表格是活页的,可补充内容、调整顺序,便于随身携带,随时查阅。这既实现了新课标强调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要求和“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突破了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三、储备名句,古为今用
文言文特别是文言诗词中,有不少绝世佳句,都是未来精神生活的极佳储备和不可多得的交际用语。我在学生深入领会其中内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合理运用。有时答案不惟一,学生便能搜集好多与此情景相适应的名句来应对。也可让学生自设情境,进行名言互赠。如:面对《君子于役》中的思妇,你该怎样安慰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假如你们中秋巧遇,你怎样祝愿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也希望她的丈夫能回来,于是你默默地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能描述出这位被思念苦苦折磨的人儿吗?(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征夫的归期是渺茫的,也许只能留给亲人无尽的期盼,因为(古时征战几人回?)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用交替式组织引导,很自然地将听说读写思结合起来,因而,学生随时都会利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能力也随之提高。
四、赏析品味,走出文本
对于一些文辞优美的诗文,我还要求学生从赏析的角度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创造。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甚至与普遍看法大相径庭,这时我从不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从不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是与他们一道去品作品的韵,去领悟作品的神,去探求作品的美,也可以去发现作品的瑕……然后进一步拓展、迁移、延伸,由文本到人本。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赏析晶评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后,让学生借助想象,联系生活环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篇习作,再现其中意境。于是形式各异的咏雪之作如梨花般纷纷飘来。我又启发:岑参送友情深意重,武判官岂是无情种?试站在友人角度,回赠岑参,诗文均可。有了生活感悟,有了对友情的体验,习作中诗能情景交融,文能心理描写细腻,情意不减,又颇具创新。
又如学完“山水游记”后,有同学提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欧阳修与民同乐,而柳宗元却寄情山水,聊以忘忧,境遇相同,但寄托各异,比较而言,我很不欣赏柳宗元的作法”。我立即给予鼓励,因为我从中欣喜地发现这样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他们懂得了自主地学习,用思想去学习。
在“超文本”阅读教学新理念的要求下,教条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目标需要,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不断吸取精华,获取真知,积蓄持续发展的底蕴,又要从局部地方旁逸斜出,创造性地进行相关的语文活动,才能扩大教学容量,拓宽思维空间,给课堂教学注人“新鲜的活水”;既可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不失为拉近与先哲对话距离的良策。
文言文的语言是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满审美愉悦,让学生在文字品味中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些感悟,在形象上多些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