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发展依然落后,城乡关系失衡状态依然突出,这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利于深化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更好地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规律。本文以鹤岗市为例,以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作指导,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寻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鹤岗;城乡一体化;农民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一、 鹤岗市概况
(一)、 鹤岗市自然地理概况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临黑龙江,坐落在小兴安岭与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北部与俄罗斯的比罗比詹犹太州毗邻,南与佳木斯市汤原县接壤,西邻伊春市东至松花江与同江市、富锦市一水相连。版图面积14648km2。全市现有耕地5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8%,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境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该市别称黄金水道、三金之城、煤城。鹤岗属于对俄开放的边境城市,距离俄罗斯有235km边境线。鹤岗市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苇场湿地保护区百鸟成群、仙鹤傲立,是国家级的原始森林它堪称神奇的黑土地。鹤岗市土地总面积14684 km2,其中市区土地面积为4575 km2,萝北县土地面积6766 km2,绥滨县土地面积3343 km2。全市现有耕地5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8%,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境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二、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战略定位
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我国稳定发展的战略问题。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第一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提出了“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破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定位是:将鹤岗市打造成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行区、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全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鹤岗市建立起“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共进”的长效机制,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实现鹤岗城乡统筹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彻底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鹤岗市力争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跃,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镇、村布局合理、产业有序发展。全面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制度基本一致、城乡产业协同融合、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城乡社会发展同步、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接轨。
(二)、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实施策略
鹤岗市通过先进物质装备、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的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定提升,使农产品产量持续提高,建立起现代农业基本体系。逐步形成“主城区—副城区—中心镇—星级中心村”为主体、梯次鮮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城区集聚效应增强。
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和教育实现城乡统一。农村综合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管理和基础组织建设逐步完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起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道路、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城市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优化;交通、通信设施与城市接轨。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执法机制。转变村级组织职能,创新社区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支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构建既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又便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广泛覆盖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村改设居委会。
创新社区管理,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结构,增强社区自治功能,赋予社区更大的自主权和治理空间,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整合基层政法、维稳、信访等方面力量,联合办公,联防联治;整合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民政、就业等公共服务职能,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出台关于“九统一”涉及的公安、民政、劳动、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一揽子”政策,明晰农民与城市居民权益的一致性,逐步消除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和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实现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城乡合理配置。在政策制度上消除劳动者城镇与农村身份的差别,实现城乡劳动者权益一致化。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鹤岗市政府以扩大农民就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按照“整和培训资源,发展培训产业,培育培训市场,健全培训市场机制”的思路,形成多元化培训主体相竞争、优势互补的局面;鼓励培训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权益保护,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同保险。
三、鹤岗市城乡一体化研究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十八大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建设和发展,鹤岗市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上已达到或接近了标准,但在发展协调性、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消除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发展、工农均衡发展方面差距较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绝不仅仅城市居民的小康,而是包括农民农村在内的全方位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谐、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鹤岗;城乡一体化;农民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一、 鹤岗市概况
(一)、 鹤岗市自然地理概况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临黑龙江,坐落在小兴安岭与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北部与俄罗斯的比罗比詹犹太州毗邻,南与佳木斯市汤原县接壤,西邻伊春市东至松花江与同江市、富锦市一水相连。版图面积14648km2。全市现有耕地5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8%,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境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该市别称黄金水道、三金之城、煤城。鹤岗属于对俄开放的边境城市,距离俄罗斯有235km边境线。鹤岗市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苇场湿地保护区百鸟成群、仙鹤傲立,是国家级的原始森林它堪称神奇的黑土地。鹤岗市土地总面积14684 km2,其中市区土地面积为4575 km2,萝北县土地面积6766 km2,绥滨县土地面积3343 km2。全市现有耕地5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8%,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境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二、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战略定位
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我国稳定发展的战略问题。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第一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提出了“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破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定位是:将鹤岗市打造成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行区、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全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鹤岗市建立起“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共进”的长效机制,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实现鹤岗城乡统筹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彻底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鹤岗市力争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跃,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镇、村布局合理、产业有序发展。全面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制度基本一致、城乡产业协同融合、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城乡社会发展同步、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接轨。
(二)、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实施策略
鹤岗市通过先进物质装备、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的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定提升,使农产品产量持续提高,建立起现代农业基本体系。逐步形成“主城区—副城区—中心镇—星级中心村”为主体、梯次鮮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城区集聚效应增强。
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和教育实现城乡统一。农村综合改革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管理和基础组织建设逐步完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起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道路、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城市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优化;交通、通信设施与城市接轨。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执法机制。转变村级组织职能,创新社区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支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构建既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又便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广泛覆盖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村改设居委会。
创新社区管理,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结构,增强社区自治功能,赋予社区更大的自主权和治理空间,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整合基层政法、维稳、信访等方面力量,联合办公,联防联治;整合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民政、就业等公共服务职能,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出台关于“九统一”涉及的公安、民政、劳动、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一揽子”政策,明晰农民与城市居民权益的一致性,逐步消除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政策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和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实现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城乡合理配置。在政策制度上消除劳动者城镇与农村身份的差别,实现城乡劳动者权益一致化。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鹤岗市政府以扩大农民就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按照“整和培训资源,发展培训产业,培育培训市场,健全培训市场机制”的思路,形成多元化培训主体相竞争、优势互补的局面;鼓励培训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权益保护,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同保险。
三、鹤岗市城乡一体化研究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十八大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建设和发展,鹤岗市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上已达到或接近了标准,但在发展协调性、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消除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发展、工农均衡发展方面差距较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绝不仅仅城市居民的小康,而是包括农民农村在内的全方位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谐、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