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和显微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和显微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即对照组(n=41)、观察组(n=41),予以对照组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镜治疗,观察组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治疗,并使用定量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手术情况进行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ADL评分为(76.04±7.46)分、术后2个月的ADL评分为(89.93±8.87)分,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ADL评分、术后2个月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8、22.274,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为(5.84±0.56)cm、手术时间为(86.49±8.52) min、术中出血量为(88.53±8.77) ml、血肿清除率为(91.55±4.27)%,与对照组相应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44、25.366、16.154、6.558,P<0.0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平足蛋白(PDPN)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67例舌鳞状细胞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SD1、PDPN的表达情况,并长期随访患者,分析LSD1和PDP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LSD1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尽管临床选择多模式治疗,但大多数患者的总体预后很差,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这与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关。而基因的改变已被证实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的基因表达对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作用,深入了解胶质瘤背后的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将有助于探索潜在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证实可显著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疗效预测指标来指导免疫治疗。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是近期发展起来的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新指标。基线LIPI能够识别免疫治疗潜在获益人群,是一种方便有效的预后预测指标。
目的探讨miR-125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30例,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25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mRNA的表达。鼻咽癌细胞CNE-2转染miR-125 mimic(miR-125 mimic组),并设阴性对照组(NC组)。Tran
目的探讨β-榄香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一线应用吉非替尼后缓慢进展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命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榄香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治疗2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及免疫功能。并随访从疾病缓慢进展至疾病出现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为含有肌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性梭形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的实体肿瘤,肺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发生在阑尾的报道少见。现报道1例阑尾IMT的诊疗情况并文献复习,以此提高对IMT疾病的认识,同时为恶性IMT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胃癌高表达转录本1(GHET1)首先在胃癌组织中被发现,是一种长非编码RNA(lncRNA)。GHET1定位于染色体7q36.1,高表达于多种肿瘤中,并且GHET1的高表达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研究发现,GHET1通过与微小RNA(miRNA)或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调控机体的诸多生理病理过程,尤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将来有望成为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卵巢癌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易复发、易耐药等特点,其病死率居于妇科肿瘤的首位。现有的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免疫治疗应运而生。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可抑制T细胞增殖、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目前,PD-1/PD-L1抑制剂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也取得初步疗效。
西妥昔单抗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重要的分子靶向药物,可增加化疗疗效并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是部分患者对该类药物存在不敏感或耐药现象,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揭示。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研究的深入,KRAS、BRAF、PTEN、PIK3CA等基因的改变以及微小RNA(miRNA)的多态性逐渐被证实与西妥昔单抗耐药相关,最新的研究亦表明Wnt信号通路及其负性调控因子RNF43可能与西
外泌体是广泛分布于体液中的一类直径为30~150 nm的微小膜性囊泡结构,其内容物丰富,可以通过与靶细胞的结合介导细胞间信号传导,参与物质转运以及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等过程。研究表明其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胰腺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和治疗药物的载体。本文就外泌体及其在胰腺癌浸润和转移、化疗耐药、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胰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