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 “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开展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聚焦“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0-3岁婴幼儿语言与发展》,拓宽早期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幼儿照护;婴幼儿;语言发展
一、实施背景
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 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 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同年,针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供需失衡的现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要“加强队伍建设”,指出“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2]
1+X证书制度试点是职业院校面临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首先, 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试点精准指向“打造学生一技之长”这一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要求, 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脱离实际、专业脱离职业、学生脱离岗位”等难题。其次, 有利于提升师资队伍执教能力, 1+X证书制度试点指引了一条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正确之路, 教师唯有掌握更高更新的技术技能, 才能胜任“X”证书的培训教学工作。最后, 有利于试点院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是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专业主动对接职业岗位、课程主动对接技术进步的过程。[3]
二、主要目标
以“1+X”证书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对应的早期发展指导模块为主,将该模块对3岁以下婴幼儿语言发展指导内容融入《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指导》课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对婴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评价及语言活动设计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对婴幼儿发展整体性的关注,目标呈三维立体特点。
三、工作过程
(一)语音感知与理解能力部分
在语音感知与理解能力的发展,呈现由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发展。在词汇理解能力的发展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婴幼儿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句法的过程缓慢,强调词义的发展贯穿人的终身。在句子理解部分,重點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水平具有差异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阶段局限性,比如不能理解被动句和双重否定句,不能理解反话和讽刺话。因而在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中要避免这样的语言类型。运用任务驱动+线上讨论+学习通投屏展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师生共同总结了日常交谈、重复婴语、触感游戏、情境游戏等。
(二)语言表达部分
在语言表达方面,以“躲猫猫”案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进而系统讨论语言表达部分的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并从婴幼儿语言表达阶段特征,思考对应阶段婴幼儿语言表达指导策略。0-8个月的婴儿主要侧重语音表达能力的练习,9-12个月的婴儿主要以模仿字词为主,13-18个月婴幼儿以积累词汇为主,19-24个月婴幼儿以练习说双词为主,25-36个月婴幼儿以练习完整句表达为主。要注意语言环境的创设,有意识在环境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在家庭中渗透以及开展语言游戏活动的方式,促进婴幼儿说话能力的发展。
(三)早期阅读活动设计部分
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部分,结合幼儿照护证书要求及家长、婴幼儿现实需要。为婴幼儿选择早期阅读的材料要注意儿童性、艺术性、趣味性、多样性、教育性。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来说,因视觉移动范围特别狭窄,他们无法关注到图片上的文字内容,而应该关注婴幼儿会看画面的能力,也就是是否能从中将人物表情、动作、背景串连起来理解故事情节,是否能敏锐地观察图画中的细节。[4]
为了让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融合,促进产教融通。课程实施中,除了在校内早期教育实训室,依托仿真娃娃开展模拟试教之外。更多次与早期教育实践基地进行连线,请一线幼儿照护者为学生们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实践,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早教机构中开展语言活动指导,既要关注孩子的发展,也要关注对家长的指导。这是幼儿照护等级证书对学生们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更加契合社会对高层次幼儿照护从业者的需求。
四、体会与思考
通过多手段融入课程教学,同学们了解了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特征,知道了婴幼儿语言活动设计要点。同时,提升了学生家庭指导的能力,实现了“1+X”幼儿照护证书对学生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指导能力的要求。学生在实践基地的观摩见习,进一步增强了职业信念与认同感。1+X证书制度建构了“纵向多层递进、横向多元复合”的职业教育学业证书体系框架,培养的是多元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我校早期教育专业综合运用“三平台”,即统筹课堂教学、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三个平台,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课程实施中注重问题导向与任务驱动相联系,将课证融合纳入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 .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021-5-29.
[2]国务院.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5/09/content_5389983.htm/2021-5-29.
[3]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9-32.
[4]周兢.从阅读到悦读—早期儿童阅读与读写成长之路[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7(09):4-7.
关键词:幼儿照护;婴幼儿;语言发展
一、实施背景
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 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 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同年,针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供需失衡的现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要“加强队伍建设”,指出“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2]
1+X证书制度试点是职业院校面临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首先, 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试点精准指向“打造学生一技之长”这一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要求, 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脱离实际、专业脱离职业、学生脱离岗位”等难题。其次, 有利于提升师资队伍执教能力, 1+X证书制度试点指引了一条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正确之路, 教师唯有掌握更高更新的技术技能, 才能胜任“X”证书的培训教学工作。最后, 有利于试点院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是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专业主动对接职业岗位、课程主动对接技术进步的过程。[3]
二、主要目标
以“1+X”证书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对应的早期发展指导模块为主,将该模块对3岁以下婴幼儿语言发展指导内容融入《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指导》课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对婴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评价及语言活动设计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对婴幼儿发展整体性的关注,目标呈三维立体特点。
三、工作过程
(一)语音感知与理解能力部分
在语音感知与理解能力的发展,呈现由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发展。在词汇理解能力的发展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婴幼儿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句法的过程缓慢,强调词义的发展贯穿人的终身。在句子理解部分,重點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水平具有差异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阶段局限性,比如不能理解被动句和双重否定句,不能理解反话和讽刺话。因而在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中要避免这样的语言类型。运用任务驱动+线上讨论+学习通投屏展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师生共同总结了日常交谈、重复婴语、触感游戏、情境游戏等。
(二)语言表达部分
在语言表达方面,以“躲猫猫”案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进而系统讨论语言表达部分的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并从婴幼儿语言表达阶段特征,思考对应阶段婴幼儿语言表达指导策略。0-8个月的婴儿主要侧重语音表达能力的练习,9-12个月的婴儿主要以模仿字词为主,13-18个月婴幼儿以积累词汇为主,19-24个月婴幼儿以练习说双词为主,25-36个月婴幼儿以练习完整句表达为主。要注意语言环境的创设,有意识在环境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在家庭中渗透以及开展语言游戏活动的方式,促进婴幼儿说话能力的发展。
(三)早期阅读活动设计部分
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部分,结合幼儿照护证书要求及家长、婴幼儿现实需要。为婴幼儿选择早期阅读的材料要注意儿童性、艺术性、趣味性、多样性、教育性。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来说,因视觉移动范围特别狭窄,他们无法关注到图片上的文字内容,而应该关注婴幼儿会看画面的能力,也就是是否能从中将人物表情、动作、背景串连起来理解故事情节,是否能敏锐地观察图画中的细节。[4]
为了让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融合,促进产教融通。课程实施中,除了在校内早期教育实训室,依托仿真娃娃开展模拟试教之外。更多次与早期教育实践基地进行连线,请一线幼儿照护者为学生们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实践,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在早教机构中开展语言活动指导,既要关注孩子的发展,也要关注对家长的指导。这是幼儿照护等级证书对学生们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更加契合社会对高层次幼儿照护从业者的需求。
四、体会与思考
通过多手段融入课程教学,同学们了解了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特征,知道了婴幼儿语言活动设计要点。同时,提升了学生家庭指导的能力,实现了“1+X”幼儿照护证书对学生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指导能力的要求。学生在实践基地的观摩见习,进一步增强了职业信念与认同感。1+X证书制度建构了“纵向多层递进、横向多元复合”的职业教育学业证书体系框架,培养的是多元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我校早期教育专业综合运用“三平台”,即统筹课堂教学、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三个平台,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课程实施中注重问题导向与任务驱动相联系,将课证融合纳入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 .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021-5-29.
[2]国务院.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5/09/content_5389983.htm/2021-5-29.
[3]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9-32.
[4]周兢.从阅读到悦读—早期儿童阅读与读写成长之路[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7(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