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育现代化推进的具体现象入手,分析了教育现代化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进而论述了教育现代化所应秉持的核心理念及其内容。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
近年来,江苏各地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做得比较好,在理论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特别在校舍等硬件设施上,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譬如我驻地附近的这所高中占地几百亩,有宽敞的广场、高大的办公楼和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当然还有实验楼、图书楼、体育馆、体育场等,功能齐全、豪华气派。
但是,当我们走进孩子的教室,我们却有一种失落感。教室里挤满课桌,课桌前挤满了学生,学生面前的课桌上挤满了各类教辅资料,与我们当年几乎没有差别。要说差别,就是多了个不能投影的投影仪;多了个不能加热的饮水机,墙上多了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标语,黑板的右上角写着距离期中考试还有155天。学生个个面色青黄,精神萎顿,显然是过度劳累,饮食不佳所致。不同的是桌子上的书明显多了,每个桌子都用书立将不少于20本的书夹在桌子上。学习资源除了书本,几乎没有别的,因为实验楼太远了,图书楼也不近,课排得满满的,课间短短10分钟连到图书楼、实验楼都不可能。估计,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讲,很少有别的。
这难道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现代化教育吗?
现代化教育,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涵义。
从现代化教育的对象上看, 应当是“全员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 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学生都应成功发展。现代化教育要“为每个人设计通向成功而非失败的计划”。 我国推行的是全民九年义务教育, 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 机会均等, 资源共享, 入学后都应得到成功发展。另外, 未来将是学习型社会, 中小学时期不打好学习的基础, 则难以保证终身教育的质量, 未来公民素质也难以提高。可见, 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第一个涵义, 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成功发展, 或称全员发展, 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民性决定的。
从现代化教育的内容上看, 应当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将其确定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则是全面发展。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大多数学生是片面发展。认知与品德、情感相脱离,有才无德;动脑与动手能力相分割,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学校教育与社区进步相脱节,封闭式的教育难免培养出“书呆子”。教育内容的优化,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课程、教材乃至教法、教育渠道等方面的反映。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开齐学科,上满课时,配全教师,选足教材,用活教法。社会是新活的,教材是呆板的,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要有理、有序、有效地引导学生到社区中学习新科技、新事物,吸纳新信息。课堂教学中不仅传递知识,而且更要注重情感、品德、能力诸多素质的培养。从课程体系上看,普遍认同学科、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
从现代化教育的操作上看,应当是“全程发展”。教育是一项周期性很强的社会活动,注意结果,更注重过程,教育的每一项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时间上说,让学生每一天每一堂课都有所得,分分秒秒不虚度。现代化教育要为每一名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为每一名学生每一段人生之路着想,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权利、公平掌握成功的机会。考虑学生的全程发展,首先,学校要端正教育思想,尊重所有学生,所有活动都要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其次,优化教学,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要求教师教书育人全程优化,一节课的失误,一个不恰当的批评甚至一个数学公式的错误推论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从现代化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应当是“个性发展”。全员全面全程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学生不能培养成同一模式同一尺度同一质量的“标准件”,他们思维速度有快慢,情商指数有高低,智能程度有差异。在学习上,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他们某些专长冒尖。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达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具体说来:(1)要建立成功发展的信心,认识个性的本质是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主体,自己的主人,谁也不比谁差,别人能做到的,你也有可能做到。要具备一定的耐挫折能力, 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说明这一科你没有天赋,有信心还要有毅力。(2)要培养特长发展的兴趣,了解潜能的特征是多样性。引导学生不死抠书本,活化知识,培养多种爱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抓住亮点,点拨照亮学生一生。(3)要拓宽创新发展的思路,把握发展的品格是独特性。个性是个体的素质、品格、志趣,千姿百态,林林总总才组成多彩世界。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锻造出一个崭新的未来。(4)要遵循自由发展的规范,明确人才成长的时代性。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
近年来,江苏各地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做得比较好,在理论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特别在校舍等硬件设施上,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譬如我驻地附近的这所高中占地几百亩,有宽敞的广场、高大的办公楼和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当然还有实验楼、图书楼、体育馆、体育场等,功能齐全、豪华气派。
但是,当我们走进孩子的教室,我们却有一种失落感。教室里挤满课桌,课桌前挤满了学生,学生面前的课桌上挤满了各类教辅资料,与我们当年几乎没有差别。要说差别,就是多了个不能投影的投影仪;多了个不能加热的饮水机,墙上多了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标语,黑板的右上角写着距离期中考试还有155天。学生个个面色青黄,精神萎顿,显然是过度劳累,饮食不佳所致。不同的是桌子上的书明显多了,每个桌子都用书立将不少于20本的书夹在桌子上。学习资源除了书本,几乎没有别的,因为实验楼太远了,图书楼也不近,课排得满满的,课间短短10分钟连到图书楼、实验楼都不可能。估计,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讲,很少有别的。
这难道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现代化教育吗?
现代化教育,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涵义。
从现代化教育的对象上看, 应当是“全员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 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学生都应成功发展。现代化教育要“为每个人设计通向成功而非失败的计划”。 我国推行的是全民九年义务教育, 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 机会均等, 资源共享, 入学后都应得到成功发展。另外, 未来将是学习型社会, 中小学时期不打好学习的基础, 则难以保证终身教育的质量, 未来公民素质也难以提高。可见, 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第一个涵义, 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成功发展, 或称全员发展, 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民性决定的。
从现代化教育的内容上看, 应当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将其确定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则是全面发展。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大多数学生是片面发展。认知与品德、情感相脱离,有才无德;动脑与动手能力相分割,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学校教育与社区进步相脱节,封闭式的教育难免培养出“书呆子”。教育内容的优化,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课程、教材乃至教法、教育渠道等方面的反映。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开齐学科,上满课时,配全教师,选足教材,用活教法。社会是新活的,教材是呆板的,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要有理、有序、有效地引导学生到社区中学习新科技、新事物,吸纳新信息。课堂教学中不仅传递知识,而且更要注重情感、品德、能力诸多素质的培养。从课程体系上看,普遍认同学科、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
从现代化教育的操作上看,应当是“全程发展”。教育是一项周期性很强的社会活动,注意结果,更注重过程,教育的每一项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时间上说,让学生每一天每一堂课都有所得,分分秒秒不虚度。现代化教育要为每一名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为每一名学生每一段人生之路着想,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权利、公平掌握成功的机会。考虑学生的全程发展,首先,学校要端正教育思想,尊重所有学生,所有活动都要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其次,优化教学,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要求教师教书育人全程优化,一节课的失误,一个不恰当的批评甚至一个数学公式的错误推论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从现代化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应当是“个性发展”。全员全面全程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学生不能培养成同一模式同一尺度同一质量的“标准件”,他们思维速度有快慢,情商指数有高低,智能程度有差异。在学习上,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他们某些专长冒尖。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达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具体说来:(1)要建立成功发展的信心,认识个性的本质是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主体,自己的主人,谁也不比谁差,别人能做到的,你也有可能做到。要具备一定的耐挫折能力, 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说明这一科你没有天赋,有信心还要有毅力。(2)要培养特长发展的兴趣,了解潜能的特征是多样性。引导学生不死抠书本,活化知识,培养多种爱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抓住亮点,点拨照亮学生一生。(3)要拓宽创新发展的思路,把握发展的品格是独特性。个性是个体的素质、品格、志趣,千姿百态,林林总总才组成多彩世界。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锻造出一个崭新的未来。(4)要遵循自由发展的规范,明确人才成长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