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分离工程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BYJYYB2009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73-01
分离工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分离过程开发和设计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包括各种常用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分离过程的选择和设计,分离流程和操作条件的确定及控制,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及优化等[1]。本课程重视理论和实践,注重技能性和实用性,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对培养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分离工程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具有综合性强、内容广泛、工程应用背景强、计算过程复杂和多采用计算机编程求解等特点[2]。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强调学生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能力,授课中往往缺乏与工程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相对固定,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化工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难懂,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近年来,课程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分离工程内容广泛,但学时有限,为此必须精选教材与授课内容。为满足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材的选用上,使用青岛科技大学叶庆国教授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分离工程》作为主要教材[3],天津大学陈洪钫和刘家祺教授主编的《化工分离过程》、叶庆国教授主编的《分离工程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等优秀教材为辅助教材,形成一套合理的教材体系。在教材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遴选,添加了部分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以更适合本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讲解时以突出重点,精讲多练为原则。教师更多的是讲解处理方法,对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可粗讲,讲清思路和处理方法后直接通过习题练习加以巩固。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反对“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想办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思想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状态,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尽量选择一些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生产性、经济性方面考虑,对不同的分离方案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从中提炼工程观点。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制作分离工程课程的电子教案和电子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涉及较多的设备与图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之形象生动的展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还把教师从板书和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既节省了课时,同时又有助于创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沟通,以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为本”教育方式的展开。
三、探索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型教学模式
将课堂讲授与专业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结合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讲授重点在引导学生把握该课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讲授核心的知识点。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讲授内容宽而新,以学科的发展为大背景,了解课程基本原理在大学科中的定位,以及与学科最新发展的联系。
2.与专业实验相结合,通过专业实验促进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实验中一些实验项目如气液平衡、共沸精馏、吸收实验等都是分离工程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的预习,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和理论根据:实验完成后,布置相关思考题,要求学生重视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及对实验原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体会。
3.针对分离工程课程工程实用性强的特点,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会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考察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分离装备。针对工厂现场分离设备存在的问题, 提取工厂数据,让学生自己利用程序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解决工厂中实际的分离问题的能力。
4.结合毕业设计环节对分离工程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对所学各科知识的一次系统训练,需要同学富有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完成设计任务,化工分离方面知识是过程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知识之一。利用专业课教师带学生毕业设计的优势,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所讲内容与毕业环节的应用相联系,另一方面在毕业环节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同学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探索考核方式的改革
分离工程的考核采用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传统对平时成绩的考察以解题式作业为主的方式,以少而精的原则布置解题式作业题,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针对一些具体的讲解单元布置课程研究型和课题调研型的课程大作业,并提高课程大作业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结语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考核制度,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激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平,李军,全学军.化工分离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2,39(11):199.
[2]翁连进, 王士斌, 李夏兰. 分离工程教改实践的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 2005, 83( 1): 75-76.
[3]叶庆国.分离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分离工程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BYJYYB2009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73-01
分离工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分离过程开发和设计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包括各种常用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分离过程的选择和设计,分离流程和操作条件的确定及控制,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及优化等[1]。本课程重视理论和实践,注重技能性和实用性,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对培养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分离工程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具有综合性强、内容广泛、工程应用背景强、计算过程复杂和多采用计算机编程求解等特点[2]。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强调学生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能力,授课中往往缺乏与工程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相对固定,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化工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难懂,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近年来,课程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分离工程内容广泛,但学时有限,为此必须精选教材与授课内容。为满足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材的选用上,使用青岛科技大学叶庆国教授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分离工程》作为主要教材[3],天津大学陈洪钫和刘家祺教授主编的《化工分离过程》、叶庆国教授主编的《分离工程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等优秀教材为辅助教材,形成一套合理的教材体系。在教材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遴选,添加了部分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以更适合本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讲解时以突出重点,精讲多练为原则。教师更多的是讲解处理方法,对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可粗讲,讲清思路和处理方法后直接通过习题练习加以巩固。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反对“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想办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思想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状态,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尽量选择一些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生产性、经济性方面考虑,对不同的分离方案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从中提炼工程观点。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制作分离工程课程的电子教案和电子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涉及较多的设备与图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之形象生动的展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还把教师从板书和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既节省了课时,同时又有助于创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沟通,以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为本”教育方式的展开。
三、探索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型教学模式
将课堂讲授与专业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结合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讲授重点在引导学生把握该课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讲授核心的知识点。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讲授内容宽而新,以学科的发展为大背景,了解课程基本原理在大学科中的定位,以及与学科最新发展的联系。
2.与专业实验相结合,通过专业实验促进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实验中一些实验项目如气液平衡、共沸精馏、吸收实验等都是分离工程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的预习,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和理论根据:实验完成后,布置相关思考题,要求学生重视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及对实验原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体会。
3.针对分离工程课程工程实用性强的特点,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会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考察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分离装备。针对工厂现场分离设备存在的问题, 提取工厂数据,让学生自己利用程序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解决工厂中实际的分离问题的能力。
4.结合毕业设计环节对分离工程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对所学各科知识的一次系统训练,需要同学富有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完成设计任务,化工分离方面知识是过程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知识之一。利用专业课教师带学生毕业设计的优势,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所讲内容与毕业环节的应用相联系,另一方面在毕业环节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同学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探索考核方式的改革
分离工程的考核采用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传统对平时成绩的考察以解题式作业为主的方式,以少而精的原则布置解题式作业题,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针对一些具体的讲解单元布置课程研究型和课题调研型的课程大作业,并提高课程大作业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结语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考核制度,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激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平,李军,全学军.化工分离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2,39(11):199.
[2]翁连进, 王士斌, 李夏兰. 分离工程教改实践的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 2005, 83( 1): 75-76.
[3]叶庆国.分离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