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写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作者自身内在情感的一种表达。小学作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的地位很重要。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写出清晰、有条理的文章,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目前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少走出家门,缺乏用心观察生活、拓宽视野的机会,导致写作无素材、编作文。同时小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并不具备开拓性的眼界。所以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犹犹豫豫,不知写什么,东拼西凑像记流水账一样,文章内容空洞,毫无条理性。这样的作文质量肯定不怎么理想,因为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具备充实的内容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将习作置于现实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让他们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我们要告诉学生写日记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段,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日记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体验就很难写出精彩的内容。想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中取材,写自己身邊的人和物,以及多样的生活,写写他们熟悉的事物,这样他们才有话可说。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观察任务,并指出具体的观察重点,传授一定的观察技巧,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在观察中学会记录、表达。比如教四年级作文《美丽的校园》时,大多学生只关注校园外貌的描写,这样就比较平淡。这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观察的技巧,如观察校园不同天气时的不同风景、四季中的不同美景,观察校园里发生的小事情,观察上课时的校园和放假时的校园情景。这样引导学生留心周边的事物,锻炼观察能力,迈出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兴趣是学习的导师,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任何一件事,学生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可能积极地做、认真地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厌学变为乐学。如在教学写课余生活的习作时,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余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感兴趣的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画画、唱歌、跳舞、种花、养狗,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写起来自然也会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这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的灵魂在于感情真挚,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筛选素材,作为一名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如教学三年级作文《一件难忘的事》,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可能不少,但要通过回忆写出来可能又无处下手,描写也很平淡。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日活动时留下的照片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具体情境勾起学生的记忆,点燃学生的激情。再通过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表达自己参加课外活动时的心情,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这样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脑中形成更多的意象,从而为写作提供更多素材。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提升是一长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学的趣味性、真实性、美观性和思考性等,同时还需要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情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当然,小学生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写作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在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挖掘出自身的潜能。
目前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少走出家门,缺乏用心观察生活、拓宽视野的机会,导致写作无素材、编作文。同时小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并不具备开拓性的眼界。所以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犹犹豫豫,不知写什么,东拼西凑像记流水账一样,文章内容空洞,毫无条理性。这样的作文质量肯定不怎么理想,因为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具备充实的内容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吸收阅读的养分
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将习作置于现实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让他们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我们要告诉学生写日记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段,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日记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
二、体会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体验就很难写出精彩的内容。想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中取材,写自己身邊的人和物,以及多样的生活,写写他们熟悉的事物,这样他们才有话可说。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观察任务,并指出具体的观察重点,传授一定的观察技巧,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在观察中学会记录、表达。比如教四年级作文《美丽的校园》时,大多学生只关注校园外貌的描写,这样就比较平淡。这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观察的技巧,如观察校园不同天气时的不同风景、四季中的不同美景,观察校园里发生的小事情,观察上课时的校园和放假时的校园情景。这样引导学生留心周边的事物,锻炼观察能力,迈出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三、表达自己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导师,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任何一件事,学生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可能积极地做、认真地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厌学变为乐学。如在教学写课余生活的习作时,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余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感兴趣的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画画、唱歌、跳舞、种花、养狗,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写起来自然也会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这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
四、抒发自己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的灵魂在于感情真挚,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筛选素材,作为一名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如教学三年级作文《一件难忘的事》,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可能不少,但要通过回忆写出来可能又无处下手,描写也很平淡。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日活动时留下的照片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具体情境勾起学生的记忆,点燃学生的激情。再通过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表达自己参加课外活动时的心情,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这样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脑中形成更多的意象,从而为写作提供更多素材。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提升是一长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学的趣味性、真实性、美观性和思考性等,同时还需要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情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当然,小学生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写作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在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挖掘出自身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