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学生做人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做人素养的表现,它体现学生对人的根本尊重;体现了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能力;体现了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及处理事件的能力。学生通过倾听他人的讲解吸收知识,倾听他人发言丰富自己的知识,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拓展自己思维想象空间。
关键词:倾听
因此,学会倾听是学生做人之根本。但是在教学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1。在课堂上部分学生表面上盯着老师,看似听讲,实际上不知在想些什么,人呆板的坐着一动不动。
2。教师指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的顾不上听讲,或者与他人交头接耳,或者大声说“不对、不对,老师,我来说……”
3。发言的学生津津有味的讲,可别的学生或东张西望,或挤眉弄眼,或若无旁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4。合作学习时,老师的要求还没说完。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往往淹没在一片声浪中。
如此多的现象,举不胜举。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部分学生不会倾听,也不知如何去倾听。长此,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将会有所阻碍。班级将会缺乏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精神,学生将会严重缺乏一种做人的根本。面对种种现象,作为战斗在一线教师,我们将会如何使学生学会养成倾听习惯,使之成为做人之根本呢?
一、倾听的理解
倾听就是师生之间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识、理解的全过程。《礼记.曲礼》:“立比正方,不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的要点:客服自我为中心倾听,不要激动地倾听,倾听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尊重他人是学会做人之根本。
二、倾听的魅力
数学教学活动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数学课程很难生动、有趣。因此,要想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好数学环节,并设计好鼓励的言语和激励的措施。要把数学枯燥的数字内容活动不断的生动新颖的实效的多重手段来创设开放性的活泼的课堂内容,把音乐、游戏、故事情景剧等引入课堂。如上到“秒”的认识时,我设计“1秒”的音,1秒钟的“用”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得到了“倾听”习惯的培養。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自主地学习,在学习中倾听教师的讲解,同时也倾听同学的不同见解与观点,所以说,在倾听学习过程中,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是做人根本的形成。
三、倾听的培养
1。教师自己树立倾听模范
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倾听的魅力。教师倾听他们每一次发言,不管他们的回答是对是错,是流利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回答时做其他事或者打断学生发言。其次,要听得“有滋有味、津津有味,时不时用表情和动作来肯定学生的回答。总之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爱听他发言、尊重他人的每一次言行。这样给学生树立了榜样,久而久之,学生会被教师的倾听行为所感动,也自然而然地随着教师倾听,学会了倾听的好习惯。
2。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倾听榜样
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因为教师的表扬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黑板,他听得多认真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这些同学能认真听完别人发言,并补充了内容,大家要向他学习”,“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多棒呀!”。这些无华丽词藻,但却及时地、恰当的鼓励了学生,为倾听确立了榜样,为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起了“细雨无声”的作用。有时候教师的一些动作行为也起了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如竖起大拇指、教师自然的走近了学生身边轻轻的摸一摸头,拍一拍他的肩头或眼睛看着他,一个姿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使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形成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长期坚持树立倾听榜样,学生的倾听习惯就会养成,学生做人的根本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了。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倾听
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是要经过许多的艰难;是以《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倾听要求:“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够复述大意;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颗坚忍的心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贯穿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我想:“学会倾听不会是一句空话吧!”。学生学会倾听将会一生受用。
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会了倾听,养成了良好习惯,就是掌握了一种学习技能,我们的学生将终身做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提升情趣,感悟人生真谛吧!
参考文献
[1]廖绪华. 教会学生倾听,教育学生做人[J]. 贵州教育, 2017(16):46.
[2]谭永华, 祝春清. 学会倾听:教育道德价值的追求[J]. 新课程(中), 2012(8).
[3]姜游邦.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学会倾听[J]. 青年时代, 2016(19):209-209.
关键词:倾听
因此,学会倾听是学生做人之根本。但是在教学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1。在课堂上部分学生表面上盯着老师,看似听讲,实际上不知在想些什么,人呆板的坐着一动不动。
2。教师指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的顾不上听讲,或者与他人交头接耳,或者大声说“不对、不对,老师,我来说……”
3。发言的学生津津有味的讲,可别的学生或东张西望,或挤眉弄眼,或若无旁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4。合作学习时,老师的要求还没说完。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往往淹没在一片声浪中。
如此多的现象,举不胜举。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部分学生不会倾听,也不知如何去倾听。长此,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将会有所阻碍。班级将会缺乏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精神,学生将会严重缺乏一种做人的根本。面对种种现象,作为战斗在一线教师,我们将会如何使学生学会养成倾听习惯,使之成为做人之根本呢?
一、倾听的理解
倾听就是师生之间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识、理解的全过程。《礼记.曲礼》:“立比正方,不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的要点:客服自我为中心倾听,不要激动地倾听,倾听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尊重他人是学会做人之根本。
二、倾听的魅力
数学教学活动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数学课程很难生动、有趣。因此,要想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好数学环节,并设计好鼓励的言语和激励的措施。要把数学枯燥的数字内容活动不断的生动新颖的实效的多重手段来创设开放性的活泼的课堂内容,把音乐、游戏、故事情景剧等引入课堂。如上到“秒”的认识时,我设计“1秒”的音,1秒钟的“用”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得到了“倾听”习惯的培養。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自主地学习,在学习中倾听教师的讲解,同时也倾听同学的不同见解与观点,所以说,在倾听学习过程中,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是做人根本的形成。
三、倾听的培养
1。教师自己树立倾听模范
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倾听的魅力。教师倾听他们每一次发言,不管他们的回答是对是错,是流利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回答时做其他事或者打断学生发言。其次,要听得“有滋有味、津津有味,时不时用表情和动作来肯定学生的回答。总之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爱听他发言、尊重他人的每一次言行。这样给学生树立了榜样,久而久之,学生会被教师的倾听行为所感动,也自然而然地随着教师倾听,学会了倾听的好习惯。
2。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倾听榜样
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因为教师的表扬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黑板,他听得多认真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这些同学能认真听完别人发言,并补充了内容,大家要向他学习”,“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多棒呀!”。这些无华丽词藻,但却及时地、恰当的鼓励了学生,为倾听确立了榜样,为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起了“细雨无声”的作用。有时候教师的一些动作行为也起了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如竖起大拇指、教师自然的走近了学生身边轻轻的摸一摸头,拍一拍他的肩头或眼睛看着他,一个姿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使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形成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长期坚持树立倾听榜样,学生的倾听习惯就会养成,学生做人的根本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了。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倾听
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是要经过许多的艰难;是以《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倾听要求:“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够复述大意;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颗坚忍的心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贯穿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我想:“学会倾听不会是一句空话吧!”。学生学会倾听将会一生受用。
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会了倾听,养成了良好习惯,就是掌握了一种学习技能,我们的学生将终身做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提升情趣,感悟人生真谛吧!
参考文献
[1]廖绪华. 教会学生倾听,教育学生做人[J]. 贵州教育, 2017(16):46.
[2]谭永华, 祝春清. 学会倾听:教育道德价值的追求[J]. 新课程(中), 2012(8).
[3]姜游邦.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学会倾听[J]. 青年时代, 2016(19):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