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生活是目前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的主要方式。网络在丰富了学生的闲暇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网络性心理问题,闲暇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高职学生网络性心理问题越来越广泛的主要原因。高职学生自我闲暇教育能力的形成是矫正网络性心理问题的有效武器。
[关键词]网络生活 闲暇教育 网络性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肖武平(1970- ),男,江西万安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测验与人员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徐春华(1965-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江西 南昌 330013)陈延斌(1978- ),男,江西万安人,赣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江西 赣州 34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网络与我省高职院校学生闲暇生活的调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0917)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8-0073-03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正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说,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互联网以其便捷性、交互性、丰富性、广域性等优势,日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认同和青睐。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但由于一些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导致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孤独、抑郁、游戏瘾、色情瘾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健康领域,与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等相关心理问题有关的研究非常多,但是从闲暇教育的视角来探讨网络性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则不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专科层次的高考统招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毕业生。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网络闲暇生活有着明显的群体特征。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生活及其网络性心理问题
网络已成为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吧和宿舍是高职学生经常上网的地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也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常用的上网形式之一,许多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经常用手机浏览网页。除了在写论文或完成作业时通过网络来查找参考文献外,大多数高职学生上网都是用来娱乐,以打发无聊的时光,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网上猎奇等感官上的娱乐刺激。高职学生渴望友谊,渴望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而网络交往的平等性、虚拟性、便捷性、自由性和新奇性等特性恰好给高职学生带来了交往的安全感,他们可以在网上充分展现自我,尽情宣泄,感受网络交友的乐趣。特别对那些长期以来被看做是后进生及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在网上他们没有了往日的拘谨、害羞,不善交往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不复存在,网络给了他们交友的信心。网络已成为高职学生了解社会、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网络丰富了高职学生的闲暇生活,但网络也给高职学生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网络性心理问题。目前,高职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典型的网络性心理问题:
1.认知能力失衡。经常性沉迷网络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基本的知、情、意、行等心理状态失衡。互联网有无所不包的极丰富的信息资源,网上大流量的信息常常使高职学生应接不暇,学生几乎什么都知道,但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网络的超形象化、超综合性的特征,超越了简单的文字或静态图像的桎梏。在长期的网络生活中,部分高职学生逐渐习惯了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同时却开始排斥用“想”的方式来认知世界,逐渐形成了“放弃思考,不究本质”的思维方式。
网络生活弱化了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高职学生长时间与电脑相处,情绪容易产生紊乱,情感趋于冷漠,意志力越来越薄弱。在现实中的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各种挫折和压力下,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将现实中的情感移植于网络世界,更加依恋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逐渐与现实生活脱离。他们对现实生活缺乏目标,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许多缺乏竞争力的高职学生不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是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以求得暂时的解脱,导致其社会功能不健全,对现实漠不关心,斗志沉没。同时,由于热衷于虚拟交往,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了周围的伙伴,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孤僻。网络使不少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日渐消失,现实交往能力日渐下降,对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越来越不适应,甚至产生厌恶和想要逃避的心态,无法定位自己在现实中的角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
2.人格变异。经常沉迷于网络生活,使很多高职学生自我迷失,并导致人格障碍和人格异常。网络是一个隐蔽而又缺少监督的世界,它在张扬人的个性的同时也令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它对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难以约束网络行为。部分高职学生匿名在网上散布虚假的、不负责任的信息,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因而容易形成攻击性的人格。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身份和性格。他们在网上扮演的多重角色的矛盾冲突,使他们易产生角色认同的混乱,诱发人格异常,出现多重人格障碍。同时,在网络上遭遇种种感情陷阱的游戏后,他们往往会认为现实中人心叵测,于是变得多疑冷漠,出现偏执性人格障碍。
3.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是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常有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不少高职学生将网络社会视为“精神家园”,成为其逃避现实社会的温床。部分学生整天泡在网吧,在网络构造的虚拟世界中寻找种种快乐和心理满足,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将网络看成他们精神生活的支柱。严重的网络依赖发展的结果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学生一般都会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境地,他们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一旦离开了网络,便呈现出烦躁不安、情绪低落而无愉快感、缺乏正常的社会兴趣和人生目标、生物钟紊乱、精神运动性迟缓、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等特征。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来讲,目前高职学生群体出现的网络成瘾主要有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迷恋、网络游戏成瘾、网页浏览成瘾等。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学界对该课题也有大量的研究。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闲暇生活及闲暇教育现状分析
闲暇是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务劳动等生活必要时间的支出之后,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①学生的闲暇生活是学生在闲暇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娱乐活动和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过程。高职学生的闲暇生活具有与一般普通高校学生不同的特征。
1.闲暇生活随意而缺乏目的性。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高职学生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然而,面对大量的闲暇时间,很多高职学生的生活却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高职学生的闲暇活动基本属于娱乐消遣性的活动,而属于有计划性的自我发展性的闲暇活动却很少,如自修、考证、参加特长培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据调查,高职学生对闲暇时间安排有计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5%,对闲暇时间安排比较随意的占50%,还有45%是有时有计划、有时无计划,也表现一定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还没意识到大学闲暇生活的意义和大学生活的本质。多数学生认为大学是“浪漫、自由的天堂”,脱离了教师和父母的束缚、考试的压力,闲暇时间被他们用来随意上网、睡懒觉、看小说、逛街等。缺乏目的性和自我教育的闲暇生活,往往导致学生生活单调乏味、空虚无聊,因而变得很颓废。有许多学生闲暇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从而患上网络性心理疾病。
2.闲暇生活的盲从性。现在的高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各种社团组织众多,文体艺术活动组织频繁,这些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也是自我闲暇教育的一种形式。但实际上,多数大学生缺乏引导,没有正确的闲暇观,缺乏有计划的、旨在促进自我发展的、职业技能提高的闲暇理念。特别是大学新生,不了解大学社团活动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往往不知如何有选择地参与其中,只好人云亦云,表现出盲目从众心理。这种盲从不能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无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闲暇生活的单调和孤独。目前的高职学生缺乏闲暇技能,闲暇生活也缺乏系统的引导。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并不满意,不知道什么样的闲暇活动适合自己,多数学生很少参加这些活动,因而大部分闲暇时间都在空虚、无聊和单调乏味中度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参加班级、社团等社交活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交往技能,表现出胆小、害羞、孤僻、不善与人交谈等症状。
三、从闲暇教育视角探讨学生网络性心理问题的健康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职业人才,各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谋生”技艺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对学生的闲暇生活缺乏系统的引导教育,这种闲暇教育的缺失致使高职学生网络性心理问题越来越广泛。
闲暇教育是一种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等方面,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与娱乐环境中。②闲暇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教育思想,它强调的是使人拥有正确的闲暇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高职院校的闲暇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提供硬件设施上面,而应该通过开展各种校园组织文化活动,特别是有目的地开设闲暇教育课程,构建“乐生型”的教育内容体系。高职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远离了父母和教师的督促,因而,他们自我闲暇教育能力的形成是矫正其网络性心理问题的有效武器。下面笔者将尝试从学生自我闲暇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确立合理的目标。网络性心理疾病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个体缺乏自己的生活目标。目前,多数高职学生认为读大学是对高考压力的一种自由解放,不能理解大学真正的意义。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为自己设定人生目标,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能从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主客观条件出发,根据个人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征,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所以,许多学生大学三年的闲暇生活也在空虚、无聊中度过,对毕业后的生活则更加感到焦虑和迷茫。
人的长期生活目标即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长期稳定的心理状态。长期生活目标也是人生观问题。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它与人的行为方式和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追求功利为人生目标的个体,常常会感觉到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于是就会较少地产生积极情绪,而更容易产生挫折、失败、失望等消极心理。而以追求自我完善和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人生目的的人,则较少地受到名利的牵绊,他们往往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自愿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由于他们的思想和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因而也常常会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所以,持有这类人生目的的个体更可能保持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和有条不紊的生活节奏,也就具备了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现实的奋斗目标决定了一个人当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没有追求,没有人生的价值目标,人就会因为失去前进的方向而感到迷茫,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有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之,若有一个价值目标并积极地为之奋斗,就会领略到一种自然的满足和愉快,并对自己的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黄坚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要有工作并乐于工作,工作是快乐的来源。现实的奋斗目标要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高职学生要善于规划,同时,现实阶段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也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有阶段性的多样化的目标体系包括生活的、事业的、学业的等各方面的目标,多方面的目标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得到满足,这样自己就容易产生前进的动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不再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2.学会适度表达自己和主动体验生活。人要有工作,也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各种业余爱好会丰富人的生活,增加正面、愉快的生活体验,使人的生活充满情趣和幸福感。所以,高职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体验“乐生”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学习之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体验生活,听音乐、看电影、散步、与朋友聊天、体育锻炼、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尽情地享受美好生活。多样化的闲暇生活可以接触多方面的人士,让自己有更多交往机会和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这一方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丰富的业余爱好和充实的闲暇生活让学生不再有空虚感和无聊感,逐步摒除网络对闲暇生活的“霸占”,从而有利于其消除对网络的依赖,也就提高了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个体可以通过人际交往来寻找爱和归属感。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交往技能和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及身心状况,而且也将深深地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主动与人交往是避免单调、孤独的校园闲暇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所有失败者——罪犯、酿酒者、自杀者、堕落者、娼妓,等等,他们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从而对生活产生强烈的沮丧情绪。”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正常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只有具备了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价值、信念和社会赞许的行为方式,才有可能获得爱和归属感。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并不能真正地让自己的交往能力得到提高,也很难获得真正的爱和归属感。所以,高职学生要用积极、热情、善良、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要通过交往结识更多的朋友,形成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这样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爱和归属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431.
②(瑞典)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岑国桢,编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54.
[参考文献]
[1]史克学.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陈巧蓉.大学生心理网络特征分析及导向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
[3]黄映琼.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23).
[4]隋倩,石林.大学生人生观和日常情绪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
[5]毕廷延.当代青年不良情绪控制与健康情绪的培养[J].潍坊学院学报,2006(1).
[6]海云明.情感智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关键词]网络生活 闲暇教育 网络性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肖武平(1970- ),男,江西万安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测验与人员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徐春华(1965-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江西 南昌 330013)陈延斌(1978- ),男,江西万安人,赣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江西 赣州 34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网络与我省高职院校学生闲暇生活的调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0917)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8-0073-03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正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说,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互联网以其便捷性、交互性、丰富性、广域性等优势,日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认同和青睐。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但由于一些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导致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孤独、抑郁、游戏瘾、色情瘾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健康领域,与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等相关心理问题有关的研究非常多,但是从闲暇教育的视角来探讨网络性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则不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专科层次的高考统招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毕业生。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网络闲暇生活有着明显的群体特征。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生活及其网络性心理问题
网络已成为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吧和宿舍是高职学生经常上网的地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也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常用的上网形式之一,许多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经常用手机浏览网页。除了在写论文或完成作业时通过网络来查找参考文献外,大多数高职学生上网都是用来娱乐,以打发无聊的时光,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网上猎奇等感官上的娱乐刺激。高职学生渴望友谊,渴望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而网络交往的平等性、虚拟性、便捷性、自由性和新奇性等特性恰好给高职学生带来了交往的安全感,他们可以在网上充分展现自我,尽情宣泄,感受网络交友的乐趣。特别对那些长期以来被看做是后进生及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在网上他们没有了往日的拘谨、害羞,不善交往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不复存在,网络给了他们交友的信心。网络已成为高职学生了解社会、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网络丰富了高职学生的闲暇生活,但网络也给高职学生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网络性心理问题。目前,高职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典型的网络性心理问题:
1.认知能力失衡。经常性沉迷网络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基本的知、情、意、行等心理状态失衡。互联网有无所不包的极丰富的信息资源,网上大流量的信息常常使高职学生应接不暇,学生几乎什么都知道,但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网络的超形象化、超综合性的特征,超越了简单的文字或静态图像的桎梏。在长期的网络生活中,部分高职学生逐渐习惯了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同时却开始排斥用“想”的方式来认知世界,逐渐形成了“放弃思考,不究本质”的思维方式。
网络生活弱化了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高职学生长时间与电脑相处,情绪容易产生紊乱,情感趋于冷漠,意志力越来越薄弱。在现实中的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各种挫折和压力下,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将现实中的情感移植于网络世界,更加依恋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逐渐与现实生活脱离。他们对现实生活缺乏目标,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许多缺乏竞争力的高职学生不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是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以求得暂时的解脱,导致其社会功能不健全,对现实漠不关心,斗志沉没。同时,由于热衷于虚拟交往,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了周围的伙伴,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孤僻。网络使不少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日渐消失,现实交往能力日渐下降,对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越来越不适应,甚至产生厌恶和想要逃避的心态,无法定位自己在现实中的角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
2.人格变异。经常沉迷于网络生活,使很多高职学生自我迷失,并导致人格障碍和人格异常。网络是一个隐蔽而又缺少监督的世界,它在张扬人的个性的同时也令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它对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难以约束网络行为。部分高职学生匿名在网上散布虚假的、不负责任的信息,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因而容易形成攻击性的人格。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身份和性格。他们在网上扮演的多重角色的矛盾冲突,使他们易产生角色认同的混乱,诱发人格异常,出现多重人格障碍。同时,在网络上遭遇种种感情陷阱的游戏后,他们往往会认为现实中人心叵测,于是变得多疑冷漠,出现偏执性人格障碍。
3.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是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常有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不少高职学生将网络社会视为“精神家园”,成为其逃避现实社会的温床。部分学生整天泡在网吧,在网络构造的虚拟世界中寻找种种快乐和心理满足,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将网络看成他们精神生活的支柱。严重的网络依赖发展的结果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的学生一般都会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境地,他们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一旦离开了网络,便呈现出烦躁不安、情绪低落而无愉快感、缺乏正常的社会兴趣和人生目标、生物钟紊乱、精神运动性迟缓、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等特征。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来讲,目前高职学生群体出现的网络成瘾主要有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迷恋、网络游戏成瘾、网页浏览成瘾等。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学界对该课题也有大量的研究。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闲暇生活及闲暇教育现状分析
闲暇是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务劳动等生活必要时间的支出之后,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①学生的闲暇生活是学生在闲暇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娱乐活动和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过程。高职学生的闲暇生活具有与一般普通高校学生不同的特征。
1.闲暇生活随意而缺乏目的性。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高职学生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然而,面对大量的闲暇时间,很多高职学生的生活却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高职学生的闲暇活动基本属于娱乐消遣性的活动,而属于有计划性的自我发展性的闲暇活动却很少,如自修、考证、参加特长培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据调查,高职学生对闲暇时间安排有计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5%,对闲暇时间安排比较随意的占50%,还有45%是有时有计划、有时无计划,也表现一定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还没意识到大学闲暇生活的意义和大学生活的本质。多数学生认为大学是“浪漫、自由的天堂”,脱离了教师和父母的束缚、考试的压力,闲暇时间被他们用来随意上网、睡懒觉、看小说、逛街等。缺乏目的性和自我教育的闲暇生活,往往导致学生生活单调乏味、空虚无聊,因而变得很颓废。有许多学生闲暇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从而患上网络性心理疾病。
2.闲暇生活的盲从性。现在的高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各种社团组织众多,文体艺术活动组织频繁,这些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也是自我闲暇教育的一种形式。但实际上,多数大学生缺乏引导,没有正确的闲暇观,缺乏有计划的、旨在促进自我发展的、职业技能提高的闲暇理念。特别是大学新生,不了解大学社团活动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往往不知如何有选择地参与其中,只好人云亦云,表现出盲目从众心理。这种盲从不能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无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闲暇生活的单调和孤独。目前的高职学生缺乏闲暇技能,闲暇生活也缺乏系统的引导。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并不满意,不知道什么样的闲暇活动适合自己,多数学生很少参加这些活动,因而大部分闲暇时间都在空虚、无聊和单调乏味中度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参加班级、社团等社交活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交往技能,表现出胆小、害羞、孤僻、不善与人交谈等症状。
三、从闲暇教育视角探讨学生网络性心理问题的健康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职业人才,各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谋生”技艺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对学生的闲暇生活缺乏系统的引导教育,这种闲暇教育的缺失致使高职学生网络性心理问题越来越广泛。
闲暇教育是一种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等方面,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与娱乐环境中。②闲暇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教育思想,它强调的是使人拥有正确的闲暇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高职院校的闲暇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提供硬件设施上面,而应该通过开展各种校园组织文化活动,特别是有目的地开设闲暇教育课程,构建“乐生型”的教育内容体系。高职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远离了父母和教师的督促,因而,他们自我闲暇教育能力的形成是矫正其网络性心理问题的有效武器。下面笔者将尝试从学生自我闲暇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确立合理的目标。网络性心理疾病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个体缺乏自己的生活目标。目前,多数高职学生认为读大学是对高考压力的一种自由解放,不能理解大学真正的意义。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为自己设定人生目标,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能从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主客观条件出发,根据个人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征,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所以,许多学生大学三年的闲暇生活也在空虚、无聊中度过,对毕业后的生活则更加感到焦虑和迷茫。
人的长期生活目标即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长期稳定的心理状态。长期生活目标也是人生观问题。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它与人的行为方式和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追求功利为人生目标的个体,常常会感觉到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于是就会较少地产生积极情绪,而更容易产生挫折、失败、失望等消极心理。而以追求自我完善和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人生目的的人,则较少地受到名利的牵绊,他们往往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自愿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由于他们的思想和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因而也常常会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所以,持有这类人生目的的个体更可能保持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和有条不紊的生活节奏,也就具备了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现实的奋斗目标决定了一个人当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没有追求,没有人生的价值目标,人就会因为失去前进的方向而感到迷茫,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有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之,若有一个价值目标并积极地为之奋斗,就会领略到一种自然的满足和愉快,并对自己的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黄坚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要有工作并乐于工作,工作是快乐的来源。现实的奋斗目标要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高职学生要善于规划,同时,现实阶段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也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有阶段性的多样化的目标体系包括生活的、事业的、学业的等各方面的目标,多方面的目标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得到满足,这样自己就容易产生前进的动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不再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2.学会适度表达自己和主动体验生活。人要有工作,也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各种业余爱好会丰富人的生活,增加正面、愉快的生活体验,使人的生活充满情趣和幸福感。所以,高职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体验“乐生”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学习之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体验生活,听音乐、看电影、散步、与朋友聊天、体育锻炼、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尽情地享受美好生活。多样化的闲暇生活可以接触多方面的人士,让自己有更多交往机会和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这一方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丰富的业余爱好和充实的闲暇生活让学生不再有空虚感和无聊感,逐步摒除网络对闲暇生活的“霸占”,从而有利于其消除对网络的依赖,也就提高了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个体可以通过人际交往来寻找爱和归属感。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交往技能和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及身心状况,而且也将深深地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主动与人交往是避免单调、孤独的校园闲暇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所有失败者——罪犯、酿酒者、自杀者、堕落者、娼妓,等等,他们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从而对生活产生强烈的沮丧情绪。”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正常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只有具备了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价值、信念和社会赞许的行为方式,才有可能获得爱和归属感。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并不能真正地让自己的交往能力得到提高,也很难获得真正的爱和归属感。所以,高职学生要用积极、热情、善良、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要通过交往结识更多的朋友,形成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这样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爱和归属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431.
②(瑞典)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岑国桢,编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54.
[参考文献]
[1]史克学.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陈巧蓉.大学生心理网络特征分析及导向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
[3]黄映琼.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23).
[4]隋倩,石林.大学生人生观和日常情绪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
[5]毕廷延.当代青年不良情绪控制与健康情绪的培养[J].潍坊学院学报,2006(1).
[6]海云明.情感智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