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 前言
我公司有¢2800的锥形炉8台,¢2650的直筒煤气炉16台,从去年以来,由于煤资源紧. 由于原料价格不断上胀,为了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机会,公司决定对造气系统进行改造,将原料加工产生的粉煤消化,2010年10月公司200Kt/a型煤生产线投产后,造气8台煤气炉转烧煤棒,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总结,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1 稳定煤质
由于本地煤矿产量较少,加上去年煤炭紧张,我公司采购的白煤粉变化较大,给工艺调整带来了较大困难,2010年下半年稳定几个矿点后,生产得到了稳定,消耗得到大幅度下降。
2 抓好型煤的的制作
2.1 煤棒制作要求
(1)原料白煤粉水份要控制在8%以内,如果水份偏高,破碎机容易积料,造成加工能力小,增加电机功耗,设备容易损坏:制胶时,配料工水份控制困难,水份要求小于13%,水份太低,煤棒不易成型,煤棒的强度不够。水份太高,煤棒机难以操作,对设备的磨损大,煤棒返粉多,如果用二次加水,又会造成煤棒强度不够。
(2)制胶配比要求
40%腐植酸含量的褐煤850kg、配50kg碱、1000kg水
(3)堆呕时间要求:要有足够的时间让煤和腐植酸充分渗透,一般要72小时以上,这样制作出来的煤棒强度好,柔韧性好,返粉少。
(4)控制堆呕粉的水份,调节好煤棒机给煤量,控制好煤棒机电流,避免二次加水。
(5)煤棒机通过挤压出料,要注意叶轮间隙,及时更换叶轮。
2.2抓好型煤质量
型煤质量主要包括煤棒的水份、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含碳量、形状等。我公司使用的煤棒为园柱形,直径一般在22mm。煤棒的成份受添加剂的影响很大,我公司煤棒用粘接剂为腐植酸钠,腐植酸钠本身就是一种煤炭,其添加量的多少对型煤的固定碳含量影响不大,但褐煤的腐植酸含量很重要,是影响型煤质量和炉况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煤棒烘干后水份一般在3-4%。对煤气炉来说固定碳越高越好,但由于受到添加剂的影响,都要在进厂白煤固定碳的基础上降低3-5个百分点,我厂一般在58-62%。煤棒的形状目前主要有园柱形和梅花形,具体烧什么样的形状,哪一种更有利于操作,有利于炉况的稳定,要根据各厂炉子的具体情况和操作习惯来确定,我厂使用的是园柱形。煤棒的长度也是影响炉况稳定和产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煤棒太短说明强度和韧性不好,需要从设备、制粉、配胶等各个方面查找原因,太长则需要从煤棒的成份上去分析原因和进行调整,一般刚从煤棒机出来长度在300mm左右为好。煤棒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对炉况的稳定和产气量都有影响,判断煤棒的强度:一是用肉眼观察,煤棒的外观光洁度要好,没有裂纹,有一定的长度。二是把煤棒拿到手中,用手捏,以不碎为好。煤棒的强度过高或过低主要受到设备、制粉、配胶等方面影响,应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找原因,另外煤棒中腐植酸含量、堆呕粉的水份、煤棒机的挤压强度等也是造成煤棒强度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3型煤制气
3.1设备改造
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备改造:
(1) 对中心管进行改造,增大通风面积。
(2) 对炉箅进行了更换,使用湖南浏阳型煤专用炉箅,并根据我厂的特点对风道进行了调整。
(3) 对破渣条的长度和间距进行了调整。
(4) 对风机进行了更换,使用了C600加压风机。
(5) 对加炭进行了改造,将下吹布料改为吹风布料。
3.2工艺优化
煤气炉工艺优化指导思想:力求工艺参数合理,达到热量平衡和物料平衡,提高碳的综合利用率,降低蒸汽消耗,工艺指标稳定具有一定操作弹性。首先要确保热量平衡,影响热量平衡的因素主要是风量和蒸汽量。要及时根据气候的变化料层,系统阻力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实现煤气炉长周期稳定经济运行。造气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优化工艺,制定合理的工艺指标,统一操作思路,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和经济运行,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我公司型煤的理化特性,控制适宜的风量,确保炉上温度。
(2)入炉蒸汽量的控制,因为型煤灰熔点偏低,且床层阻力比块煤偏大,要确保足够蒸汽入炉,适当拉长气化层来提高蒸汽的分解率,上吹蒸汽量是下吹的1.8-2倍;
(3)上行温度和气化层厚度:根据型煤特性,在工艺上尽量控制上行温度,避免煤棒在炉面破裂粉化,增加床层阻力,我厂一般控制在340℃以内尽量氧化层温度因受灰熔点影响,我厂尽量增加气化层厚度。
(4)合理使用上加氮:因受煤质灰熔点偏低的影响,以风过量容易造成结疤、结块,使用量小而时间长的上加氮来确保炉温,使煤气炉的发气量增加。
(5)炉条机的使用:由于煤棒灰份较高,应适当增加炉条机转速,确保渣层厚度。
4、结束语:
我公司8台φ2800的煤气炉全部改烧煤棒后,产气量约为同类块煤产气量的72%,白煤单耗在1.8t/Tnh3左右,每吨合成氨白煤成本830元左右,加上煤棒加工成本和以块煤为原料相比,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近3000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公司有¢2800的锥形炉8台,¢2650的直筒煤气炉16台,从去年以来,由于煤资源紧. 由于原料价格不断上胀,为了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机会,公司决定对造气系统进行改造,将原料加工产生的粉煤消化,2010年10月公司200Kt/a型煤生产线投产后,造气8台煤气炉转烧煤棒,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总结,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1 稳定煤质
由于本地煤矿产量较少,加上去年煤炭紧张,我公司采购的白煤粉变化较大,给工艺调整带来了较大困难,2010年下半年稳定几个矿点后,生产得到了稳定,消耗得到大幅度下降。
2 抓好型煤的的制作
2.1 煤棒制作要求
(1)原料白煤粉水份要控制在8%以内,如果水份偏高,破碎机容易积料,造成加工能力小,增加电机功耗,设备容易损坏:制胶时,配料工水份控制困难,水份要求小于13%,水份太低,煤棒不易成型,煤棒的强度不够。水份太高,煤棒机难以操作,对设备的磨损大,煤棒返粉多,如果用二次加水,又会造成煤棒强度不够。
(2)制胶配比要求
40%腐植酸含量的褐煤850kg、配50kg碱、1000kg水
(3)堆呕时间要求:要有足够的时间让煤和腐植酸充分渗透,一般要72小时以上,这样制作出来的煤棒强度好,柔韧性好,返粉少。
(4)控制堆呕粉的水份,调节好煤棒机给煤量,控制好煤棒机电流,避免二次加水。
(5)煤棒机通过挤压出料,要注意叶轮间隙,及时更换叶轮。
2.2抓好型煤质量
型煤质量主要包括煤棒的水份、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含碳量、形状等。我公司使用的煤棒为园柱形,直径一般在22mm。煤棒的成份受添加剂的影响很大,我公司煤棒用粘接剂为腐植酸钠,腐植酸钠本身就是一种煤炭,其添加量的多少对型煤的固定碳含量影响不大,但褐煤的腐植酸含量很重要,是影响型煤质量和炉况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煤棒烘干后水份一般在3-4%。对煤气炉来说固定碳越高越好,但由于受到添加剂的影响,都要在进厂白煤固定碳的基础上降低3-5个百分点,我厂一般在58-62%。煤棒的形状目前主要有园柱形和梅花形,具体烧什么样的形状,哪一种更有利于操作,有利于炉况的稳定,要根据各厂炉子的具体情况和操作习惯来确定,我厂使用的是园柱形。煤棒的长度也是影响炉况稳定和产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煤棒太短说明强度和韧性不好,需要从设备、制粉、配胶等各个方面查找原因,太长则需要从煤棒的成份上去分析原因和进行调整,一般刚从煤棒机出来长度在300mm左右为好。煤棒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对炉况的稳定和产气量都有影响,判断煤棒的强度:一是用肉眼观察,煤棒的外观光洁度要好,没有裂纹,有一定的长度。二是把煤棒拿到手中,用手捏,以不碎为好。煤棒的强度过高或过低主要受到设备、制粉、配胶等方面影响,应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找原因,另外煤棒中腐植酸含量、堆呕粉的水份、煤棒机的挤压强度等也是造成煤棒强度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3型煤制气
3.1设备改造
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备改造:
(1) 对中心管进行改造,增大通风面积。
(2) 对炉箅进行了更换,使用湖南浏阳型煤专用炉箅,并根据我厂的特点对风道进行了调整。
(3) 对破渣条的长度和间距进行了调整。
(4) 对风机进行了更换,使用了C600加压风机。
(5) 对加炭进行了改造,将下吹布料改为吹风布料。
3.2工艺优化
煤气炉工艺优化指导思想:力求工艺参数合理,达到热量平衡和物料平衡,提高碳的综合利用率,降低蒸汽消耗,工艺指标稳定具有一定操作弹性。首先要确保热量平衡,影响热量平衡的因素主要是风量和蒸汽量。要及时根据气候的变化料层,系统阻力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实现煤气炉长周期稳定经济运行。造气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优化工艺,制定合理的工艺指标,统一操作思路,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和经济运行,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我公司型煤的理化特性,控制适宜的风量,确保炉上温度。
(2)入炉蒸汽量的控制,因为型煤灰熔点偏低,且床层阻力比块煤偏大,要确保足够蒸汽入炉,适当拉长气化层来提高蒸汽的分解率,上吹蒸汽量是下吹的1.8-2倍;
(3)上行温度和气化层厚度:根据型煤特性,在工艺上尽量控制上行温度,避免煤棒在炉面破裂粉化,增加床层阻力,我厂一般控制在340℃以内尽量氧化层温度因受灰熔点影响,我厂尽量增加气化层厚度。
(4)合理使用上加氮:因受煤质灰熔点偏低的影响,以风过量容易造成结疤、结块,使用量小而时间长的上加氮来确保炉温,使煤气炉的发气量增加。
(5)炉条机的使用:由于煤棒灰份较高,应适当增加炉条机转速,确保渣层厚度。
4、结束语:
我公司8台φ2800的煤气炉全部改烧煤棒后,产气量约为同类块煤产气量的72%,白煤单耗在1.8t/Tnh3左右,每吨合成氨白煤成本830元左右,加上煤棒加工成本和以块煤为原料相比,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近3000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