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安排听一场极无聊的演讲,演讲者一直在秀优越感——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自我感觉良好,讲的内容却十分空洞无物,前后甚至缺乏逻辑。我昏昏欲睡,旁边的同学却在奋笔疾书写着什么,似乎在做笔记。我心下不解:不会吧?这种空洞陈旧的内容,有什么可记的?
后来问她在写什么,答案出乎我的意料。她说,看过一本积极思维的书,对自己改变很多,打算换个角度看一些表面上“糟糕”的问题,用另一种方式打开。听这场演讲,她起初也有点不耐烦,产生对抗情绪,但转念一想,也许,并不是一无所获。从这个人的演讲中可以得到启发:如何避免一场失败的演讲。这样的灵感让她写了一篇文章——《成功的演讲要注意哪些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某天往小区外走,铁门处一个阿姨远远地喊:师傅师傅,帮个忙!我环视四周,发现居然叫的是我。那阿姨的包落在共享单车上,里面装着孩子的书,让我递给她。她跑得满头大汗回来取,幸好车和袋子还在。进地铁又碰见她,她絮絮叨叨地讲着这些。长头发穿裙子的我,依旧不太能接受那几声“师傅”——难道不是特定职业的中老年男性才可以被叫“师傅”?发微博吐槽这件事,一个朋友说,师傅是对匠人的称呼,她一定是看出了你是个作家。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角度很新奇。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妈妈过生日写给她孩子的寄语:“妈妈又长大一岁,你们的妈妈更可靠了!恭喜你们!”莫名被感动,万万没想到,庆祝生日还有这种打开方式——不撒娇,不晒辛苦,不煽情刻奇,而是从自己的成长着眼,为孩子们有个靠谱妈妈而喜悦。拥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妈妈,确实是她孩子们的幸事。
一篇文章说,如果讨厌一个人,就一定要从对方身上学到东西,不能让自己白白受苦。讨厌是消耗能量的,控制不了讨厌的感受和情绪,至少可以用思考和总结来找到能让自己进步的部分。这个角度,也让我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从讨厌的人身上其实可以学到更多,他们就像你的镜子,映照出你内心的黑洞和不足。
很多事本身的好坏难以界定,关键看用什么态度、方式和情绪面对和打开,是委屈、不甘还是探险、挑战的心态。打开方式不同,自然结果也不一样。
后来问她在写什么,答案出乎我的意料。她说,看过一本积极思维的书,对自己改变很多,打算换个角度看一些表面上“糟糕”的问题,用另一种方式打开。听这场演讲,她起初也有点不耐烦,产生对抗情绪,但转念一想,也许,并不是一无所获。从这个人的演讲中可以得到启发:如何避免一场失败的演讲。这样的灵感让她写了一篇文章——《成功的演讲要注意哪些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某天往小区外走,铁门处一个阿姨远远地喊:师傅师傅,帮个忙!我环视四周,发现居然叫的是我。那阿姨的包落在共享单车上,里面装着孩子的书,让我递给她。她跑得满头大汗回来取,幸好车和袋子还在。进地铁又碰见她,她絮絮叨叨地讲着这些。长头发穿裙子的我,依旧不太能接受那几声“师傅”——难道不是特定职业的中老年男性才可以被叫“师傅”?发微博吐槽这件事,一个朋友说,师傅是对匠人的称呼,她一定是看出了你是个作家。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角度很新奇。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妈妈过生日写给她孩子的寄语:“妈妈又长大一岁,你们的妈妈更可靠了!恭喜你们!”莫名被感动,万万没想到,庆祝生日还有这种打开方式——不撒娇,不晒辛苦,不煽情刻奇,而是从自己的成长着眼,为孩子们有个靠谱妈妈而喜悦。拥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妈妈,确实是她孩子们的幸事。
一篇文章说,如果讨厌一个人,就一定要从对方身上学到东西,不能让自己白白受苦。讨厌是消耗能量的,控制不了讨厌的感受和情绪,至少可以用思考和总结来找到能让自己进步的部分。这个角度,也让我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从讨厌的人身上其实可以学到更多,他们就像你的镜子,映照出你内心的黑洞和不足。
很多事本身的好坏难以界定,关键看用什么态度、方式和情绪面对和打开,是委屈、不甘还是探险、挑战的心态。打开方式不同,自然结果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