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途径进行分析,探讨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的意义,内容有: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能够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同时还提出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问题,主要有:资产配置不够科学和缺乏先进管理手段。结合这些内容,总结如何进行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事业单位的运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财政预算
近年来,我国经济技术迅速发展,促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收到一定影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对资产进行管理和对预算进行管理等。将两者进行结合,促使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本研究分析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和预算管理如何有机结合意义深远。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的意义
(一)社会保障需要
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相互结合,能够对资产增量和资产存量进行有效结合,实现资产相关信息的共享。能够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可以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有效降低资产配置不合理现象,构建鸽鸽合理高效的社会保障。
(二)能够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国有资产主要是财政资金,能够对单位资产进行最佳配置,主要取决于对资产进行科学预算。以往较长时间内,相应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者难以同步进行,这种情况下对于资产的最佳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在对资产进行科学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具有最为基础性的作用,要将两者之间进行有机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并且还能够保障预算编制具有较高科学性。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问题所在
(一)资产配置不够科学
事业单位对资产进行购进过程中,资产配置工作具有极大的作用,同时这一内容也是资产支出所遵循的依据性内容。但是,因为以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相对统一的配置标准,部分采购程序没有发挥其作用,这就很难保障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合理性。主要问题有:在进行具体购置过程中,有一定的盲目购置行为。当下,部分事业单位进行资产采购以及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松散性,同时在办公设置的配置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重复购置现象,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部分单位缺乏完善的配置标准,经常出现资源浪费现象,要想确保资金充足,为了保障拥有充足资金,存在部分有年底突击花钱现象。若财务资产部门没能和预算部门数据相互对应,则会对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带来严重影响。
(二)缺乏先进管理手段
当下,信息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并且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存在一些事业单位,构建信息系统时,还处于初步探究阶段,这与资产全过程动态监督和管理需求之间不相适应,引发了较为严重的资产配置和存量资产管理不符现象,财政部门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这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导致预算编審科学性降低。
三、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影响
(一)制定统一化资产配置标准
因为当前我国在实行事业单位改革,因此要求事业单位具有较为完善的资金配置标准,针对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的结合而言,事业单位具有多种形式。针对资产类型、分配标准和应用年限等,需要进行充分考虑,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产重复购置问题,可以对单位资产进行合理配置,进一步为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效率。
另外,相关单位要对资产配置标准进行严格执行,当下有绝大多数地区制定了相应标准,但是在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在对资源配置标准进行完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加大执行力度,方便进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的融合。
(二)建立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强化共享机制
第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其作出动态监督和管理。在对其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谨遵相应构架以及部署,例如站在横向角度进行分析,要求结合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进行。与此同时,要求相应管理人员对部分当中的预算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制等系统进行有效连接,然后将这一系统纳入到其中,方便相关人员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询和分析,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共享。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还需要积极建立国有资产统计表制度,对不同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并更新,要适当提升实效性,以防止出现滞后现象,最终促使账务和实际相互符合。
第二方面,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结合,单位需要积极建设国有资产配置机制。疏理管理层当中存在的数据是资产购置预算的编制前提,因此相关单位可以对国有资产的配置以及存量进行联系,始终遵循限高补低的原则,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对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最优化配置。此外,事业单位需要建立起对资产进行合理调剂和共享的相关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对国有资产进行具体管理过程中,可以对单位中的闲置资产进行合理调剂,对共享共用机制应用在大型设备当中,以防止出现重复配置现象,最终明确财政资产使用效率达到足够稳定状态。
(三)财政管理流程规范化
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有机结合,需要对财政管理流程进行规范,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进行财政预算管理,需要充分应用先进预算软件,相应预算管理范围内,针对增量资产支出计划纳入到其中,进行财政预算编制工作期间,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对预算编制进行大力完善。与此同时,在进行具体预算过程中,单位需要对增量资产预算进行科学审批,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保障资金配置具有较高科学性与有效性。
(四)进一步构建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在对资产评价标准、制度和结果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对资产的预算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从而保障财政资金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单位需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对科学的资产调剂制度,对主管部门资产调剂功能进行有效发挥,进一步实现资产配置和闲置资产的调剂,并且进行高效整合,对闲置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应用,将存量资产进行盘活处理。
(五)有效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
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普遍对行政事业运行成本进行控制,使其始终保持在相应范围内。单位要对资产配置预算管理按照相应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定来执行,不能出现未经批准而擅自购买的现象。单位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审计,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新增资产进行严格检查并监督,若有不严格遵守规定的购买行为出现,则对这一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并且实施相应的财务检查,进一步明确第一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另外,以网络为基础,站在网络视角上,进一步加强“审计+数据”方式的应用,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动态,对企业资产清查情况进行充分反映,通过审计数据进行彻底检测,确保其充分符合资产核查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结合,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面临一定的论难。相关工作人员和单位要积极改善,对管理机制、管理系统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充分建设与完善,促使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科学性与准确性,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惠梅.从内部控制视角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1):34-35.
[2]孙婧.卫生计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途径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7):7+9.
[3]徐新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中的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7,(08):119-120.
[4]魏安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6):6-7.
作者简介:施佩 ,上海市民政局信息研究中心。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财政预算
近年来,我国经济技术迅速发展,促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收到一定影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对资产进行管理和对预算进行管理等。将两者进行结合,促使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本研究分析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和预算管理如何有机结合意义深远。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的意义
(一)社会保障需要
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相互结合,能够对资产增量和资产存量进行有效结合,实现资产相关信息的共享。能够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可以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有效降低资产配置不合理现象,构建鸽鸽合理高效的社会保障。
(二)能够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国有资产主要是财政资金,能够对单位资产进行最佳配置,主要取决于对资产进行科学预算。以往较长时间内,相应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者难以同步进行,这种情况下对于资产的最佳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在对资产进行科学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具有最为基础性的作用,要将两者之间进行有机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并且还能够保障预算编制具有较高科学性。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问题所在
(一)资产配置不够科学
事业单位对资产进行购进过程中,资产配置工作具有极大的作用,同时这一内容也是资产支出所遵循的依据性内容。但是,因为以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相对统一的配置标准,部分采购程序没有发挥其作用,这就很难保障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合理性。主要问题有:在进行具体购置过程中,有一定的盲目购置行为。当下,部分事业单位进行资产采购以及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松散性,同时在办公设置的配置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重复购置现象,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部分单位缺乏完善的配置标准,经常出现资源浪费现象,要想确保资金充足,为了保障拥有充足资金,存在部分有年底突击花钱现象。若财务资产部门没能和预算部门数据相互对应,则会对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带来严重影响。
(二)缺乏先进管理手段
当下,信息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并且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存在一些事业单位,构建信息系统时,还处于初步探究阶段,这与资产全过程动态监督和管理需求之间不相适应,引发了较为严重的资产配置和存量资产管理不符现象,财政部门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这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导致预算编審科学性降低。
三、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影响
(一)制定统一化资产配置标准
因为当前我国在实行事业单位改革,因此要求事业单位具有较为完善的资金配置标准,针对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的结合而言,事业单位具有多种形式。针对资产类型、分配标准和应用年限等,需要进行充分考虑,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产重复购置问题,可以对单位资产进行合理配置,进一步为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效率。
另外,相关单位要对资产配置标准进行严格执行,当下有绝大多数地区制定了相应标准,但是在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在对资源配置标准进行完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加大执行力度,方便进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的融合。
(二)建立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强化共享机制
第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其作出动态监督和管理。在对其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谨遵相应构架以及部署,例如站在横向角度进行分析,要求结合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进行。与此同时,要求相应管理人员对部分当中的预算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制等系统进行有效连接,然后将这一系统纳入到其中,方便相关人员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询和分析,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共享。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还需要积极建立国有资产统计表制度,对不同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并更新,要适当提升实效性,以防止出现滞后现象,最终促使账务和实际相互符合。
第二方面,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结合,单位需要积极建设国有资产配置机制。疏理管理层当中存在的数据是资产购置预算的编制前提,因此相关单位可以对国有资产的配置以及存量进行联系,始终遵循限高补低的原则,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对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最优化配置。此外,事业单位需要建立起对资产进行合理调剂和共享的相关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对国有资产进行具体管理过程中,可以对单位中的闲置资产进行合理调剂,对共享共用机制应用在大型设备当中,以防止出现重复配置现象,最终明确财政资产使用效率达到足够稳定状态。
(三)财政管理流程规范化
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有机结合,需要对财政管理流程进行规范,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进行财政预算管理,需要充分应用先进预算软件,相应预算管理范围内,针对增量资产支出计划纳入到其中,进行财政预算编制工作期间,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对预算编制进行大力完善。与此同时,在进行具体预算过程中,单位需要对增量资产预算进行科学审批,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保障资金配置具有较高科学性与有效性。
(四)进一步构建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在对资产评价标准、制度和结果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对资产的预算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从而保障财政资金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单位需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对科学的资产调剂制度,对主管部门资产调剂功能进行有效发挥,进一步实现资产配置和闲置资产的调剂,并且进行高效整合,对闲置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应用,将存量资产进行盘活处理。
(五)有效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
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普遍对行政事业运行成本进行控制,使其始终保持在相应范围内。单位要对资产配置预算管理按照相应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定来执行,不能出现未经批准而擅自购买的现象。单位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审计,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新增资产进行严格检查并监督,若有不严格遵守规定的购买行为出现,则对这一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并且实施相应的财务检查,进一步明确第一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另外,以网络为基础,站在网络视角上,进一步加强“审计+数据”方式的应用,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动态,对企业资产清查情况进行充分反映,通过审计数据进行彻底检测,确保其充分符合资产核查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互结合,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面临一定的论难。相关工作人员和单位要积极改善,对管理机制、管理系统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充分建设与完善,促使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科学性与准确性,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惠梅.从内部控制视角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1):34-35.
[2]孙婧.卫生计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途径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7):7+9.
[3]徐新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中的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7,(08):119-120.
[4]魏安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6):6-7.
作者简介:施佩 ,上海市民政局信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