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跟谁学的“躺平”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持续升级的“教育军备竞赛”下,不少孩子也“躺平”了,缺乏人生目标和理想,缺少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习只是一件无奈和被动的事。更有甚者,有些孩子对任何事都缺乏激情,提不起兴趣。
  “躺平”“虎妈”“狼爸”“教育内卷”……一波波词汇流行的背后,折射出社会对于教育难以平复的焦虑情绪。
  不停被抽打的陀螺
  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曾发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空心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之所以出现“躺平”现象,不是因为我们给予太少,而是给予太多,导致孩子找不到自我:缺少思考和休闲的时间、空间,周一到周五白天孩子忙着上学,晚上不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家长额外布置的任务;到了双休日和节假日,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现今很多学龄孩子的休息日都是在培训班里度过的,有的补课甚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考试科目一门都没有落下。
  培养孩子,在一代人身上,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孩子像一个不断被抽打旋转的陀螺,一刻都没有停下来。慢慢地,他们丧失了独立面对世界和探索自我的能力,不知道如何与朋友相处,与世界相处,更不会追问人生的意义,无法养成成熟的心智。很多孩子觉得他们学习、生活甚至人生,对他们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斯坦福大学首席研究员比尔·达蒙曾说:“今天孩子长大的最大问题不是压力,而是毫无意义。”孩子潜意识地把学习当成家长或者老师强迫的任务,是别人的事,缺少意义感和目标感。孩子只有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他才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因为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有时,学校的教育教学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把很多精力放在“提分”上,缺少对于孩子精神成长和生命感悟的关注。
  美国专栏作家派特里克在14岁时曾参加一个“原始技能周”。整整一个星期,他和伙伴自己制作碗和刀,用弓钻生火,徒手抓鱼,跟踪麋鹿好几个小时……此次经历带给他巨大的变化。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记得我从山口走过来,俯视着一片美麗开阔的草地上的数百只‘蚂蚁’。当我们开始下山时,我意识到它们是麋鹿——数百只麋鹿散落在草地上。我的心停了。我感受到敬畏,一种对比个人更宏大的东西,一种深深的惊奇和联系的感觉。这次旅行改变了我的生活。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觉得我与自然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理解大自然的威严和力量。我想成为保护自然世界的管家。”
  无论是少年期还是青春期,都是探索一个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的最佳时。学习如何坚持常常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时期,应鼓励孩子走出他们的舒适区域,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允许他们不断地尝试新鲜事物。
  让孩子拥有“精神伴侣”
  很多孩子在业余时间会上兴趣班,培养爱好和特长,但是这些兴趣是否真正属于他们自己,成为孩子一辈子的“精神伴侣”?很多孩子参加特长班,纯粹为了考级或者获得一张证书。一旦达成目标,孩子再也不愿意花一点儿时间在上面。
  孩子需要机会去探索各种技能和能力,当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时,也需要让他们经历失败和挫折。应鼓励孩子从失败中学习,并教他们把失败看作是成长的机会。当他们克服挫折,从失败中恢复过来时,他们会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潜力——一条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要求我们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而是要求我们进行不断发现并遵循自我的探索。
  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学家克莱因说:“意义就是你所做的。”成年人可能会通过工作、志愿服务、社交或运动找到意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可能会通过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找到意义,比如他们的友谊,或者演奏乐器,或者加入一个团队。意义可以通过任何健康的活动来构建,但主要来自那些以成就或社区为中心的活动。
  意义塑造和发展的关键是培养使命感,使命感是一种品质,是过一种完整生活所必需的要求。它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激情和更深层次的动机,为孩子带来快乐和满足,使他们的生活有价值。使命感会指向孩子们所看重的东西,比如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如何为他人做出贡献。研究表明,孩子和成年人努力寻找自己的答案,并试图与自己的使命感保持一致,他们往往会更快乐,享受更大的精神健康。
  当孩子通过改变周围世界的事情而获得个人满足感时,他们就会发展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使命感使儿童感到自己很重要,给自己生活的方向,并会不惧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任何困难。
  较为容易的方式是,可以和孩子谈谈你自己如何从工作中获得目的和意义。可以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做什么,是什么让父母对工作的感觉良好,是什么让父母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也可以倾听孩子对身边事情的想法,例如,孩子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做一个好人意味着什么?真正关心的又是什么?花点儿时间和你的孩子谈谈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并解释为什么这些事情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持续给孩子一个目标感。年幼的孩子往往希望模仿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对于父母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用以激励去发现一种他们自己可以从中获得意义的事情。你可以不向你的孩子解释生命的意义,却可以帮助你的孩子为他自己发展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发现一个人生命的“为什么”,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贡献背后的意义。
  心理学家达蒙说:“当我们从孩子身上唤起他们对有意义的东西的想法时,教育才真正发生。”拥有意义感,不仅对于成年人,还是对于孩子,都至关重要。
  套用一个流行词,有了意义感,才能行稳致远。
其他文献
我断断续续地减了好几年肥,始终瘦不下来的原因就一个——控制不住暴饮暴食的习惯。在公司,我的工位上什么都可以少,唯独不能少了零食。我有一个大零食箱,里面装满了辣条、薯片、曲奇饼、小蛋糕……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脑子一片懵懂,往嘴里狂塞一通,就能让我冷静下来,专注工作。  有时下午会议被领导“敲打”,我也总忍不住吆喝同事们一起来点下午茶,奶茶点心一条龙,以安抚我们“劫后余生”的小心脏。  下班回到家,我就
期刊
这本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好事:一天上午,小西在教室上自习时,发现了被遗落在抽屉里的平板电脑。  仔细查看后发现,电脑里没有微信、微博等常见的中文应用软件,而多是YouTube(国外视频网站)、Instagram(国外社交平台)等英文应用软件。于是,他推测电脑的主人是外國留学生,便在校内外多个平台上发布一则中英双语的失物招领启事。  可小西万万没想到,恰是这则启事,不仅使他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还经历
期刊
1895年,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出版了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本书都因缺少实证而备受争议。然而
期刊
一  安平是个小小的县级市,从南到北一刻钟就能走到头。别看地方小,可一样出能人:打铁的老海走南闯北一辈子,除了好手艺,还有一肚子的故事;行医的刘大夫退休以后,家门口经常停着外地车,除了无数病人需要他照应,他还培养了好几个徒弟……只是他们慢慢老了,年轻人都不大知道他们的事了。现在有一个人的名号比县长都要响,上至99下至刚会走,男男女女差不多都知道,可以说,他已经是安平人的偶像了,这便是金牌司仪赵允方
期刊
平常事  黄翼的镜头里,记录了国内外200多家博物馆近50万张文物的照片。这些照片不仅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还吸引了不少人走进博物馆,并爱上博物馆。  2011年,黄翼在北京工作,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上百家,除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为人所熟知的,不少展品丰富、但名声没有那么大的博物馆他也经常去。当时,逛博物馆对他来说是一种休闲方式,但他只是拿着卡片相机走马观花式地拍照参观,直到一次旅行经历,彻
期刊
如果突然得到一笔巨额财富,该怎么花这笔钱?该把生活过成什么样?  最近,“中国锦鲤信小呆,获亿元大奖两年后反成落魄人”的消息引发全网关注。这件事表面上看令人费解:2018年,支付宝搞了一个微博幸运转发抽奖活动,最终被抽中的幸运者,将获得各路商家赠送的总价达一亿元的奖品。一位网名叫信小呆的90后IT女工程师最终幸运获奖。获奖后,她曾在微博上感慨:“是不是我下半辈子不用再工作了!”  随后奖品清单惊艳
期刊
消逝的师徒  毕业于青海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谷猛,原本只是把供职的公司作为一个跳板过渡,先积累些职场经验,待羽翼丰满后再跳槽远走高飞,毕竟一个不到200人的工厂实在是太小了,发展机遇与大企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谷猛自己都没有想到,在这家公司一干竟然就是10年。  翻开锦州东佑精工有限公司青年员工谷猛的成绩单,着实令人惊诧——锦州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申报国家专利15项,发表专业技
期刊
一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这首诗,是毛泽东在1961年所作,赞美了女民兵“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颂扬了新中国妇女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非凡志气。  就在同一年,一部歌颂海南琼崖苏区女兵的电影《红色娘子军》上映,完美地响应了毛泽东的这首诗。  电影改编自作家梁信于1959年发表的电影文学剧本《琼岛英雄花》,取材自海南红色娘子军连的真实革命事迹
期刊
1  我出生在贫困农家,身为长女,要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在他们下地干农活儿时,我的主要任务是照看弟弟。那时我的学习成绩不错,喜欢古诗词,初中毕业那年,中考发挥失常,没能考进吃饭不要钱的师范学校。我再也不想花父母的钱读书了,想找事做,为家里挣钱。正巧,村小学招一个代课老师,每月有120元的收入,我应聘并被任用。  有收入,还能照顾家,好得简真不能再好了。可惜好景不长,不久,村小学合并到乡中心学校,
期刊
英国专家史密斯和拉扎尔曾全面调查过全球的彩票赢家,发现世界上70%的彩票中奖得主,最后都会被“财富的魔咒”所诅咒,最终破产或生活落魄。比如英国男子卡罗尔2002年中奖97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800万元),10年时间巨款被其挥霍一空。2019年,记者拍摄到卡罗尔一身污垢地做煤炭运输工。  虽然看似不可思议,但其实有一定内在逻辑。通过幸运中奖获得巨额财富的人,如果年纪较小或受教育程度较低,往往不具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