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血清IL-8、IL-17和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n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1],以发热和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为特征,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该病主要累及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损害是该病的主要危害,部分患儿可在急性期或以后形成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多发性狭窄、梗阻、内膜增厚、动脉瘤及血栓、瘢痕形成,甚至发生猝死[2-3].有研究表明在KD患儿有明显的免疫紊乱发生,异常增高的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血管炎综合征发病,川崎病发病可能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异常免疫反应密切相关[4-5].本研究通过检测KD患儿血清IL-8、IL-8及TNF-α的浓度变化,旨在探讨它们在免疫炎性介质介导的KD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应用血液滤过技术治疗妊娠中晚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及机理探讨.方法 将60例妊娠中晚期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30例(常规治疗+血液滤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血钙、治疗后终止妊娠率、手术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血淀粉酶(1 108±120)U/L、尿淀粉酶(1 001±68)U/L、血钙(2.5±0.8)mmol/L;观察组血淀粉酶(1 00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73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分析普通培养加血培养后进行鉴定和药敏的实验结果.结果 73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平均年龄(55.69±20.72)岁,其中≥60岁为34例(占46.6%).临床标本以痰液为主,占65.7%(48株),其次为多种组织分泌物9例(12.3%)和尿液(5例,6
恶性骨肿瘤也有人称为"骨癌"[1],一般而言,恶性骨肿瘤又可分为原发性骨肿瘤,继发性骨肿瘤与转移性骨肿瘤三种[2].原发性骨肿瘤指由局部组织长出的恶性瘤,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为多见[3];继发性骨肿瘤则由良性骨瘤转变而来,转移性骨肿瘤则是由其它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至骨骼的后果[4].但传统X射线、CT扫描诊断误差较大,往往耽误其诊断及治疗.本研究应用CT灌注扫描对其进行
期刊
过敏性紫癜是以全身小血管改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部分病变血管中有微血栓形成,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本病在春天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绝大多数预后良好,肾脏和胃肠道常常受累,尤其肾脏受累程度是决定本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我院320例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昆华医院2005年至2010年间收治
期刊
严重骨盆骨折难以控制的出血可形成后腹膜的大血肿,以及大量补液后,腹腔内大量液体的积聚,致使患者出现腹腔内压力升高,甚至出现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腹内压(IAP)急剧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后,引起了包括心、肺、肾、脑、胃肠等多器官、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1],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加剧病情,所以尽快减轻腹内压,改善腹腔内组织灌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