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学生心理 完善有效教学准备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972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着33年教龄的老师展示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老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道出了教师用整个生命去课前准备的真谛。课前准备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教师只有精心做好教学准备,才能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打造新课程体系下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近日,《江西教育》编辑部转来几篇关于教学准备的文章,作者全部是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不乏深厚的理论功底,文章观点鲜明,言之有据,笔者读后收益颇多,不揣冒昧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供同仁们指正。
  《把自己当成学生》和《让孩子们快乐“跳起”》两篇文章都是有关教学准备策略的案例分析。前者以讲授小学数学的“认识公顷”为课例,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不断的追问、尝试、推敲,制定了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预案,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走向“思维中的具体”,实现智慧的提升。后者则以《分数的意义》为案例,选取了日常教学中的四个片段,进行对比分析,强调教学准备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经验和知识,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和《有效教学准备从“三个读懂”做起》都是对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思考。前者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从课前准备的作用、方法和策略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课前准备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后者首先指出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意义,强调课堂教学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才会有高效课堂教学。
  什么是教学准备呢?目前普遍认为,教学准备是指教师在上课前制定教学预案时要做的工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进行课前准备,必须在脑海里或通过书面做一个计划。这样既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又可以借助准备的过程进行学习、收集和组织材料,安排时间和活动顺序;同时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一般说来,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这也是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那么,如何来进行有效的课前教学准备呢?笔者以为,首先需要教师从个人观念和情感上准备好自己,形成与新课程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观念,酝酿和保持良好的课前教学情绪,用“心”施教,把微笑、乐观等积极的情绪、情感融进课堂,在举手投足之间时刻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乐观、真诚、信任、关爱和期待,以达到师生间高度的心理相容,使学生“乐学”、好学。其次教师要研究并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前的起点行为,包括知识经验背景、学习需要、能力水平、智力类型和学习风格;理解学生,就是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尊重并欣赏来自学生的不同观点、价值观和信念,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偏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案,借助合理的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细读这四篇的文章后,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强调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都忽略了课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准备,笔者认为这是四篇文章对于教学课前准备策略的认知或理解的瑕疵之处。
  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中,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有知识的、能力的,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手段的实施、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法、途径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这个区域中发展的程度。所以,我们在课前准备研究学生时,不仅要注意他们是教学的主体,更要研究他们是具有丰富情感的精神实体——人。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准备。
  课前学生的心理准备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洞悉学生心理,对学生思想上、情感上、感觉上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课前学生的思想准备包括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定,对课的认识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内化过程。在这个内化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在直接参与,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有什么样的内化效果。思想上准备充分,学习就变得主动积极,各种感官就能统一到学习过程中来;思想上准备不足,甚至缺少准备,就会影响内化效果,学习也就缺乏主动性。同时作为精神实体的学生,其行为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情感的支配,其行为是情感准备调节的结果。比如说,学生对某教师的喜爱,可以促使他认真地听他的课;学生有某种不良情绪,如果让他把这种情绪带进课堂,这节课他的学习效果就不会好,如果在课前消除了这种情绪,则有利于其学习的进行。我们都有过一种体验,就是给熟悉的班级学生上课得心应手,在新班刚开始上课时总感到有点别扭甚至教学效果也不怎么好,原因便在于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课前学生的心理准备是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的调节剂。
  那么,一个教师如何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有效教学准备,在课堂教学前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其认知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心理各有特点。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既可为教师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程序提供依据,还能为学生学好课程提供指导。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选择切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
  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成分。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
  第三,要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不仅是学生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单纯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打好积极思维的基础。学生的预习做得好,上课时信心十足,目标明确,心理负担轻,满足获得快,新的学习活动的适应也快,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就随之提高。
  最后,要抓住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有密切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通过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时,抓住 “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开发教学知识的趣源,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让学生真正领略到知识的精彩和美妙。
  总之,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情感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感知、思想、想象等规律,讲求策略,有的放矢。在研究教材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的接受心理,把教材处理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琢磨教法时,多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考虑,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方法;充分预料课堂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复杂心理变化,对指导好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前准备才会行之有效,才会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中)■
  
  链接
  显性的教学准备,也是我们现在都很重视的教学准备,如提前制作好课件,制作必要的教具、学具等。这些教学准备对一节课而言,形象、直观,对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也很大,教师很容易做到。而隐性的教学准备,除了教师本身的有关学科知识方面的素养、有关学科的教学方法等这些基本素养外,更重要的是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的设计,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提前做出判断。这是教学准备的核心工作。记得在网上看过一篇博客,说的是某地区的一位教育专家把“把握教材”比喻为“医生诊断病情”,有经验的医生,察颜观色一看就知道病因在哪里,对症下药,但是没有经验或是新医生,他就会拍拍片、做做透视、CT等,最后可能尝试性用药,可能贻误病情……患者喜欢哪个医生看病那是显而易见的,由此推想,学生一定也喜欢那些能把准教材的老师了,所以隐性的教学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栏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