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最完美的赛道车?

来源 :汽车与运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5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数发N种方式,征服赛道其实没有我们当初想像的那么简单随着X先生满脸不乔是“汗水”还是“泪水”地在寒风中辛辛苦苦“骑”完2.39km的金港F3赛道,刷新了最慢圈速,
  也为当时的“赛道征服日”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随后,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产生了,怎样才是最完美的征服赛道之车呢?
  车身设计
  我们推荐经典的跑车造型,宛如Z4那样。修长的车鼻为庞大的动力核心留足了空间,同时也把沉重的动力总成尽可能向后轴迁移。矮得不能再矮的车身与座椅,可以保证最佳的空气动力学。这样一来,被挤到接近后轮位置的驾驶员就不得不受点委屈了。
  
  发动机
  动力是征服赛道的灵魂,中等排量(2.0L~3.0L)可以兼顾扭矩与加速响应。为了更好的动力效果,涡轮增压值得推荐。如果没有涡轮,可以想办法改一个,但要改装到位,马虎不得。如果可以选择,那么直列布置的气缸要好于V形。我们最终追求的是整车吨功率与吨扭矩,宝马z4的L63.0不错,但川崎Z1000的吨功率更诱人。
  
  规格尺寸
  轴距对车身规格起决定性作用,在赛道上既不宜小(如SMART),也不宜大(如君越),像130、超级维特拉和Z4都是较为适宜的。此外,前悬(车头到前轴的纵向距离)和后悬要尽量小,最好能做到“四轮四角”,这点吉姆尼做得不错。轮距可以稍微宽一些,但要和轴距相匹配,不然物极必反。最后当然是要足够矮,降低重心,超级维特拉就吃了这方面的亏。
  
  传动方式
  很多人崇拜后驱,特别是像吉姆尼那样的原始后驱(自行车与21000也是后驱),但是如果你驾驶技艺不是十分高超的话,四轮驱动更加靠谱,另外纵置发动机可以避免无端的传动损耗,这两点保证超级维特拉的圈速比肩轿车。机械式的变速器有助于提高传动效率,Z4的双离合比手动挡更快。
  
  悬架减振
  侧倾会带来重心转移,进而在过弯时增加离心力。好的减振可以在关键时刻支撑住车身,电磁减振的响应速度比液压和空气都要快,而且可调性强。悬架结构不太容易改装,所以选车时要一步到位。前悬架使用双叉臂可减少侧倾,多连杆的后悬架则有助于改善后轮在极限过弯时的贴地能力与循迹性,可惜Z4都没做到这一点。
  
  转向系统V
  1:1的转向最适合赛道,所以它有充足理由与大块头们合影。对多数人来说,适当转向助力介入可以改善操控难度。如果可能的话,还是推荐液压助力,它对路面与回正力的反馈更加真实,能做到随速变化就更好了。
  
  轮胎轮圈V
  车再好,轮胎不听话也不行。选胎不能光看花纹好看,能够牢牢抓住地面才是关键。要尽可能压低扁平比,避免因为轮胎所造成的侧倾。同时不要忽略轮圈性能,一定要选择质量分布均匀、个体重量轻的,通过降低非弹簧承载质量可以明显改善操控性能。开战之前,记得暖胎哦,别像×先生驾驶自己的思域那样。
  
  价格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贵的,100多万元的赛道车我们可消受不起。如果尽可能按照我们的要求来选择成品车,价位至少在20万元到30万元之间。这也是未来国产大众高尔夫GTI备受关注的原因,尽管它也无法满足我们的全部要求。当然,10万元以下的车型稍加改造,总价不超过15万元,就可以得到良好的赛道表现。之后每提升1秒的圈速,估计就是最少5万元的开销了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