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小儿麻醉诱导期意识消失(LOC)时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EC)变化,了解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45例患儿择期接受手术.年龄3~8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S1、S2组分别输注舒芬太尼0.01、0.02 μg·kg-1·min-1;C 组,生理盐水持续输注。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入室后开放静脉,稳定5 min 后分别输注舒芬太尼或生理盐水。输注30min 后,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所有患儿的丙泊酚起始 EC 设定为 1 μg/ml,以后再逐渐递增至2、3、4 μg/ml。分别于基础时点、舒芬太尼输注30 min 后、丙泊酚每次达到预设 EC 稳定1 min 后以及 LOC 即刻记录 BIS、丙泊酚 EC、OAA/S 评分、HR、SBP及 MAP。结果患儿 LOC 时 S1组丙泊酚 EC50[1.28 μg/ml,95%可信区间(CI):0.99~1.53μg/m1]和 S2组丙泊酚 EC50(0.98 μg/ml,95%CI:0.52~1.33 μg/ml)均显著低于 C 组(2.02 μg/ml,95%CI:1.70~2.28 μg/ml)(P<0.05),S2组 BIS50(83,95%CI:78.7~92.9)明显高于 C 组(74,95%CI:70.2~79.8)(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可以降低患儿意识消失所需要的丙泊酚效应窒浓度,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舒芬太尼可以加强丙泊酚的镇静作用。
其他文献
我是谁?户口本说:“周子楚,女,汉族,2008年9月10日出生,在校二年级学生。”
我的爸爸长着一双小眼睛,一对大耳朵,圆圆的脸,身材高大。看起来他一点也不帅,可是在我的心中他是最帅的爸爸。爸爸有一个优点,特别爱听我的话。不信?我给你讲讲。  爸爸只要在家就爱睡懒觉,我也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多瞌睡。星期一的早上,我快要吃完妈妈给我做好的早餐了,爸爸还睡着没起床呢。这时,妈妈接起了电话,“嗯嗯”了几句后,冲爸爸直喊:“快起!快起!我有事出去一下,一会儿你送嘉嘉上学。”妈妈临出门还反复嘱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SF)对心肺转流(CPB)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48例择期行心内直视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SF组)应用SF500ml(-250ml于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小蜗牛们都跑出来呼吸新鲜空气。我在蒲公英的叶子上找到了一只漂亮的小蜗牛,小心翼翼把它带回家,放在了一个精美的小盒子里。
目的了解胸腺肽α1对神经外科肿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神经外科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麻醉前用胸腺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