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小儿麻醉诱导期意识消失(LOC)时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EC)变化,了解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45例患儿择期接受手术.年龄3~8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S1、S2组分别输注舒芬太尼0.01、0.02 μg·kg-1·min-1;C 组,生理盐水持续输注。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入室后开放静脉,稳定5 min 后分别输注舒芬太尼或生理盐水。输注30min 后,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所有患儿的丙泊酚起始 EC 设定为 1 μg/ml,以后再逐渐递增至2、3、4 μg/ml。分别于基础时点、舒芬太尼输注30 min 后、丙泊酚每次达到预设 EC 稳定1 min 后以及 LOC 即刻记录 BIS、丙泊酚 EC、OAA/S 评分、HR、SBP及 MAP。结果患儿 LOC 时 S1组丙泊酚 EC50[1.28 μg/ml,95%可信区间(CI):0.99~1.53μg/m1]和 S2组丙泊酚 EC50(0.98 μg/ml,95%CI:0.52~1.33 μg/ml)均显著低于 C 组(2.02 μg/ml,95%CI:1.70~2.28 μg/ml)(P<0.05),S2组 BIS50(83,95%CI:78.7~92.9)明显高于 C 组(74,95%CI:70.2~79.8)(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可以降低患儿意识消失所需要的丙泊酚效应窒浓度,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舒芬太尼可以加强丙泊酚的镇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