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呼吸管理专家共识(2022版)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本文特指5q-SMA,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征为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和神经肌肉接头发育异常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SMA常累及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导致低通气、咳嗽减弱、痰液堵塞等一系列呼吸问题。呼吸衰竭是SMA患儿最常见的致死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内外SMA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的相继发表和新药上市,SMA呼吸管理策略将会转变。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学组组织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总结国内外指南/共识和相关临床研究,结合中国人群实际临床情况,最终达成共识,以促进SMA患儿规范呼吸管理。“,”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5q-SMA) includes a group of 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degeneration of alpha motor neurons in the spinal cord and abnormalities of neuromuscular junction which can develop myasthenia and amyotrophy.The respiratory system is also involved with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such as hypoventilation, impaired cough, poor airway clearance.Respiratory failur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mong children with SMA.Recently, with the advent of published standard multidisciplinary care consensuses on SMA and approved new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SMA, pulmonary management strategy of SMA will be changed.This consensus is organized by the Pediatrician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and Subspecialty Group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Pediatrician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to summariz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consensuses as well as related clinical studies by relevant experts,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nd finally reached a consensus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pulmonary management of SMA patients.
其他文献
随着新型呼吸道病毒的出现,群体抵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脆弱性更明显。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已成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此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也显著降低了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住院率。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具有其特殊性和挑战,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进而保护易感儿童,减少儿童健康系统的疾病负担。现对病毒的气溶胶传播、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NPIs的特殊性及呼吸道病毒感染NPIs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改善
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青霉菌中唯一的温度双相型真菌,可引起全身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儿童PM感染多见于有免疫缺陷的宿主,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肺组织胞浆菌病、肺结核或侵袭肺曲霉病等。播散性的PSM进展快,并发症多,如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死亡率高,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诊断主要包括免疫功能检测、血清标志物、病原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目前尚未有标准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主要的一线用药包括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等。现就儿童PM感染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Penicillium marn
目的:分析1例由n UBA5基因突变导致的早发性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n 方法:对2020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内科的1例n UBA5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n 结果:1.患儿,女,4月龄出现痉挛发作,脑电图提示高度失律,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伴严重认知、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减退、小头畸形。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n UBA5基因复
NKX6-2编码一种涉及少突胶质细胞发生和发育的转录因子。近年来,n NKX6-2基因突变被证实与一种严重的低髓鞘化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痉挛型共济失调8型(SPAX8)有关。截至2020年3月24日,已有36例共涉及11种n NKX6-2基因突变类型的SPAX8病例报道,但尚未见中国病例。本研究回顾性报道2019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第1例SPAX8中国患儿(男,2岁7个月),其携带一种新的纯合n NKX6-2移码突变c.234dup(p.Leu79Alafs*?
糖皮质激素(GCs)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尤其近年来,随着免疫性及炎症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长,GCs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GCs的不良反应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剖析GCs作用机制,找到新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配体,使其既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且不伴不良反应是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就GR配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Glucocorticoids have been applied to clinical treatment of aut
在针对暂无妊娠意愿或正在备孕的子宫腺肌病女性的孕前健康保健(preconception care,PCC)中,如何评估并减少生殖高危因素,尚无任何循证医学的证据。在子宫腺肌病影响子宫体50%以上时,或虽然影响子宫体25%~50%,但是伴有子宫腔明显变形、内膜菲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问题时,生殖功能严重受损,可以视为严重的生殖高危因素。尽早妊娠和分娩是最理想的生育力保护方案。对子宫肌层区域性解剖结构和子宫内肌层机能的揭示,有助于评估子宫腺肌病对生殖功能的影响。“,”Currently,there is no
既往特应性疾病被认为是环境与遗传易感性共同作用的复杂多基因病,但近年来一些单基因变异所致的原发性特应性疾病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现对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Atopic diseases used to be considered as complex polygenic diseases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genetic susceptibility.In recent yea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AARS)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KD的住院患儿资料,合并AARS(脱位组)及未发生AARS(对照组)各60例,并采用n χ2检验及n t检验比较2组临床特点。n 结果:KD患儿8 365例中合并AARS共60例(0.72%),好发于急性期,好发年龄为3~6岁(n P0.05)。n 结论:颈淋巴结大、唇红皲裂、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增高和颈
对2017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ICF综合征)2型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患儿,女,13月龄,因“反复感染1年”入院。体格检查发现鼻梁低平,眼距宽。体液免疫示免疫球蛋白G(IgG)、IgA和IgM均减少。基因检测发现该患儿存在n ZBTB24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6号染色体上c.1237_1247del移码突变及c.460A>T无义突变。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8月)以“IC
目的:探讨绝经激素治疗对40~65岁女性绝经综合征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0年4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更年期门诊40~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绝经期评分表(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评价患者的绝经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评估时间分别为绝经激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12个月。结果:在接受绝经激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MRS总分分别为9.25、5.25、4.67和4.25。与基线水平比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