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隆安中学合作课堂模式已经实行了三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合作课堂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学生很喜欢这种课堂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用去研究教材,设计课堂步骤了。其实,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课堂中学生即时生成的问题更多,教师更要读透教材,随时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始终注意设计精彩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每天都在憧憬着语文课,在惊喜中学会知识。
一、播放电视电影,让课堂妙趣横生
高中语文有很多课文已经改编成电视电影或话剧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电影《杜十娘》、话剧《茶馆》《雷雨》、古代戏曲《窦娥冤》《西厢记》等,学生很喜欢在课堂中穿插播放这些电视电影片段。在观看电视电影过程中让学生穿插讲解,如解说剧中主人公的性格,或介绍剧情等,让学生在观看中掌握课文内容。有了影视的帮助,语文课堂生动形象,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自然异常活跃。
二、适时播放歌曲,让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都有自己的主题曲,把这些主题曲播放给学生听,他们兴奋得不得了。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讲到宝黛的爱情时可放《葬花吟》给学生听,让学生进入林黛玉的内心世界,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又如,教学闻一多先生的《死水》时,我用《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导入,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进而感悟到闻一多先生在《死水》中表达的爱国情感。在课堂中适时播放歌曲,可以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尽快进入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达到教学目的。
三、穿插其他学科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语文课文有很多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论述其他一些学科的知识,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讲解。如第六册课文《数学与文化》《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都可结合数学、化学等科目来讲解,学生很感兴趣。
语文知识有时也必须要用别的学科知识来分析。如古代的“阳”和“阴”。“阳”,山南水北为“阳”,为什么呢?可以结合地理知识来解释,因为古中国都是在北回归线以北,只有山的南面受到太阳直射,所以称为“阳”。“阴”是山北水南,因为山的北面不能得到太阳直射,所以称为“阴”。在课堂上,边画地图边讲解,学生兴趣很浓,既学会了语文知识又巩固了地理知识。
四、让对联走进课堂,弘扬民族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形式多样,音律和谐,应用广泛。学生寒假回家都会帮家里贴对联,上对联课因为贴近生活,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对联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所以每个学期都有必要开对联课。
我在对联课上除了讲一些贴对联的相关知识外,还会让学生展示收集来的对联并试着对对联,然后教他们如何贴对联。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尤为活跃。对联课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
五、设计表演环节,表演课本剧
高中语文课文有很多小说和戏剧,这本身就是可以表演的剧本。所以一学习这些课文,我就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兴趣很浓,课外积极排练,并做好各种道具,课堂上精心表演给大家看。如《药》这篇课文,我把课文分成几个片段让学生表演。学生很兴奋,早就准备好了道具,如灯笼、人血馒头等,做得惟妙惟肖,非常逼真。表演时台上演员专注表演,卖力模仿,倾尽全力;台下观众全神贯注,紧张揪心,不时又爆笑如雷。演完后,我又让学生评出最佳演员,并列出理由,让大家评论演员们是否演绎到位,诠释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又归纳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文章主题,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六、利用多媒体学习语文,与现代化、信息化时代接轨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现代化的媒体也不断冲击并影响着新世纪的学生。语文教学也必须与现代化、信息化时代接轨,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和方式来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首先,我每晚七点都会让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提醒他们注意看时事,看时代英模,特别是央视评选出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和近期的奥运会节目。这些都是写作素材,让学生多多收集,有利于写作。
其次,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课件,结合课文内容来展示,或者把学生的练习或作文直接放在展示台下,学生都会很兴奋。
还有很多关于语文学习的光碟,既有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方面的,也有很多古汉语精品。这些光碟都是经过高科技处理的文学精品,以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出现,很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电脑光碟来学习语文,既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又达到了学习语文的目的。
七、引相关文章挖掘情感因素,感染学生
如教学《我与地坛》时,可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读给学生听,把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引到课文中来,并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自己的母亲,让他们及时行孝。不过寻找这类文章时最好是教师自己先被感动过的,这样在朗读时才能读出情感来感染学生。读完后再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他们会很新奇,也会跟着感动的。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教师的感情倾向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诱发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朗读相关文章,让学生把真情实感倾注于课文中,进入“情融融,意切切”的情感熏陶中,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以读激情,融情入文”的方法,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从而在教材内容的感召下,引起文体意识的觉醒,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
八、引导学生质疑,在一问一答中擦出思想火花
我校的合作课堂模式里有一个板块是“质疑”。如何让合作课堂更精彩,我认为应该在质疑上下工夫,所以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在一组学生展示完后,引导别的学生对他们提出问题,让展示的学生回答。假如回答不出,可让他们求助“现场观众”即同学们,集全组甚至全班的智慧解答问题。我鼓励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你有水平;能够提出难倒同学的问题或者能够回答出难题,说明你有高水平!多问几个问题,多得出几个不同的答案,思想的火花在碰撞,各种思想汇集在一起,就形成知识的海洋。
九、积极创新,举办各种活动让教学更灵活多样
合作课堂开展久了,形式单一,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要积极创新,大胆尝试,让课堂教学灵活多样。我除了上合作课、阅读课、表演课、讨论课等,还举办了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完诗歌单元后,我就举行了一次班级诗歌朗诵比赛,让全班学生都走上讲台感受诗歌的美。在教学完说明文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向大家介绍社会、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事物、知识、学说、现象等,甚至可以在开完运动会后举办一次“运动员新闻发布会”。在复习漫画作文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找到的漫画,再分析立意,学生对自己画出的东西更感兴趣。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只要肯动脑筋,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形式很多,语文课堂可以上得丰富多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美,并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责任编辑陈剑平)
一、播放电视电影,让课堂妙趣横生
高中语文有很多课文已经改编成电视电影或话剧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电影《杜十娘》、话剧《茶馆》《雷雨》、古代戏曲《窦娥冤》《西厢记》等,学生很喜欢在课堂中穿插播放这些电视电影片段。在观看电视电影过程中让学生穿插讲解,如解说剧中主人公的性格,或介绍剧情等,让学生在观看中掌握课文内容。有了影视的帮助,语文课堂生动形象,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自然异常活跃。
二、适时播放歌曲,让学生进入课文角色
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都有自己的主题曲,把这些主题曲播放给学生听,他们兴奋得不得了。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讲到宝黛的爱情时可放《葬花吟》给学生听,让学生进入林黛玉的内心世界,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又如,教学闻一多先生的《死水》时,我用《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导入,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进而感悟到闻一多先生在《死水》中表达的爱国情感。在课堂中适时播放歌曲,可以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尽快进入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达到教学目的。
三、穿插其他学科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语文课文有很多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论述其他一些学科的知识,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讲解。如第六册课文《数学与文化》《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都可结合数学、化学等科目来讲解,学生很感兴趣。
语文知识有时也必须要用别的学科知识来分析。如古代的“阳”和“阴”。“阳”,山南水北为“阳”,为什么呢?可以结合地理知识来解释,因为古中国都是在北回归线以北,只有山的南面受到太阳直射,所以称为“阳”。“阴”是山北水南,因为山的北面不能得到太阳直射,所以称为“阴”。在课堂上,边画地图边讲解,学生兴趣很浓,既学会了语文知识又巩固了地理知识。
四、让对联走进课堂,弘扬民族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形式多样,音律和谐,应用广泛。学生寒假回家都会帮家里贴对联,上对联课因为贴近生活,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对联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所以每个学期都有必要开对联课。
我在对联课上除了讲一些贴对联的相关知识外,还会让学生展示收集来的对联并试着对对联,然后教他们如何贴对联。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尤为活跃。对联课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
五、设计表演环节,表演课本剧
高中语文课文有很多小说和戏剧,这本身就是可以表演的剧本。所以一学习这些课文,我就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兴趣很浓,课外积极排练,并做好各种道具,课堂上精心表演给大家看。如《药》这篇课文,我把课文分成几个片段让学生表演。学生很兴奋,早就准备好了道具,如灯笼、人血馒头等,做得惟妙惟肖,非常逼真。表演时台上演员专注表演,卖力模仿,倾尽全力;台下观众全神贯注,紧张揪心,不时又爆笑如雷。演完后,我又让学生评出最佳演员,并列出理由,让大家评论演员们是否演绎到位,诠释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又归纳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文章主题,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六、利用多媒体学习语文,与现代化、信息化时代接轨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现代化的媒体也不断冲击并影响着新世纪的学生。语文教学也必须与现代化、信息化时代接轨,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和方式来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首先,我每晚七点都会让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提醒他们注意看时事,看时代英模,特别是央视评选出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和近期的奥运会节目。这些都是写作素材,让学生多多收集,有利于写作。
其次,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课件,结合课文内容来展示,或者把学生的练习或作文直接放在展示台下,学生都会很兴奋。
还有很多关于语文学习的光碟,既有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方面的,也有很多古汉语精品。这些光碟都是经过高科技处理的文学精品,以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出现,很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电脑光碟来学习语文,既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又达到了学习语文的目的。
七、引相关文章挖掘情感因素,感染学生
如教学《我与地坛》时,可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读给学生听,把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引到课文中来,并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自己的母亲,让他们及时行孝。不过寻找这类文章时最好是教师自己先被感动过的,这样在朗读时才能读出情感来感染学生。读完后再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他们会很新奇,也会跟着感动的。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教师的感情倾向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诱发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朗读相关文章,让学生把真情实感倾注于课文中,进入“情融融,意切切”的情感熏陶中,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以读激情,融情入文”的方法,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从而在教材内容的感召下,引起文体意识的觉醒,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
八、引导学生质疑,在一问一答中擦出思想火花
我校的合作课堂模式里有一个板块是“质疑”。如何让合作课堂更精彩,我认为应该在质疑上下工夫,所以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在一组学生展示完后,引导别的学生对他们提出问题,让展示的学生回答。假如回答不出,可让他们求助“现场观众”即同学们,集全组甚至全班的智慧解答问题。我鼓励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你有水平;能够提出难倒同学的问题或者能够回答出难题,说明你有高水平!多问几个问题,多得出几个不同的答案,思想的火花在碰撞,各种思想汇集在一起,就形成知识的海洋。
九、积极创新,举办各种活动让教学更灵活多样
合作课堂开展久了,形式单一,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要积极创新,大胆尝试,让课堂教学灵活多样。我除了上合作课、阅读课、表演课、讨论课等,还举办了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完诗歌单元后,我就举行了一次班级诗歌朗诵比赛,让全班学生都走上讲台感受诗歌的美。在教学完说明文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向大家介绍社会、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事物、知识、学说、现象等,甚至可以在开完运动会后举办一次“运动员新闻发布会”。在复习漫画作文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找到的漫画,再分析立意,学生对自己画出的东西更感兴趣。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只要肯动脑筋,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形式很多,语文课堂可以上得丰富多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美,并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