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院系作为高校的基层组织单位,担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然而,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当前我国高校院系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机制不完善和制度不健全的各种问题,因此要坚持“党政联席、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科学激励”的理念,不断健全院系管理体制,推动院系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校;院系;管理体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08-02
现代大学体制下,院系是高校运作的基石。现阶段,高校的院系管理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院系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的提升遇到了瓶颈,因此,改革与完善院系管理体制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院系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1.院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院系作为高校的基层组织单位,直接面向教师和学生,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其职责是:在学校总体部署下,负责教学计划编制和实施、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组织课堂教学等工作。可以说,院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其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院系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以学科为基础组建的院系是高校科学研究活动开展的基本单位,而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都是院系主学科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院系组织下,教师围绕学科特色,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因此,院系是落实高校科研工作目标的主要阵地,关系着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3.院系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先行军。一方面,院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院系教师的科研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院系可以发挥学科优势,通过产学研和协同创新等机制,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参谋者和智囊团,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二、当前高校院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然而,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高校院系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漏洞。表现在如下方面。
1.决策机制不完善。高校院系的领导和决策运行机制主要由党政联席会议、党委(党总支)会议、院务会议等形式组成。2010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政联席会议是高校院(系)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最高决策机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受传统认识影响,院长(系主任)“大权在握”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是通过党政联席会决定事项,也通常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党务同志的妥协和被边缘化,使得党政联席会议的作用大打折扣。
2.教授治学不健全。当前很多高校院系在管理体制中,忽视了教授治学的重要性,没有建立畅通教授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即使成立的由教授参与的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机构,在运行机制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其讨论和研究的范围也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参与院系长远规划、重大事项的决策。
3.民主管理被忽视。民主管理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当前,高校院系的管理者受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存在重学术轻人文、重集中轻民主、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在院务公开方面缺少制度保障,在公开内容、公开形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教职工缺少参与院系民主管理的机会,二级教代会的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不规范,导致教代会代表只能是“听会议”,评议监督权不能真正落实。
4.激励评价不科学。评价激励机制是高校院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激励的标准直接影响到院系管理的效果。然而目前,高校普遍缺少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表现在:评价理念混乱,评价内容简单,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导向偏差。
三、完善高校院系管理体制的对策
完善高校院系的管理体制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构建院系有效管理的各环节、各系统、各层面之间的关系,促进发展目标的成功实现。
1.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领导决策机制。党政联席会议作为院系的最高决策机构,本单位的重要事项都必须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应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议事范围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学院的贯彻实施的措施;本学院的长远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行政管理的重大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重要工作和事项等。在其中,书记、副书记应充分发挥政治保证和监督作用,积极参与院系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把握决策事项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另外,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总支)会、院务会等相关配套议事制度。
2.健全和完善以教授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教授治学机制。高校院系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教授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教授治学机制,一方面要严格教授委员会成员的遴选标准和程序,要充分考虑教授的意愿与管理能力,确保进入教授委员会的教授具备决策议事能力,并能够全身心投入。在成员结构上,“双肩挑”人员应控制在委员会成员的三分之一以下,淡化行政色彩,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其次,要进一步科学定位,使教授委员会职责清晰,权责明确。院系的领导班子也应给予教授委员会,特别是其下属的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充分授权,让他们在教学评估、科研申报、师资建设等方面充分行使决策权力。
3.健全和完善二级教代会、院务公开等民主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学院党委(总支)领导、校工会指导、学院行政支持、学院分工会主抓的二级教代会建设工作机制。二是要进一步规范二级教代会的议事规则和运作程序,避免二级教代会工作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三是要加强对教职工代表的遴选和培养,增强代表的广泛性、先进性、高层次性。四是要建立教代会后的追踪和质询机构,保障和督促政策的执行实施。另外,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院务公开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不断拓展公开渠道和平台。特别是,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4.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教职工考核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在考核类别方面,在以往根据职称来划分类别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根据教学科研的侧重不同,将教师分为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由此,研究制定更为细化,更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应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评价主体范围应采用包含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的360°的考评机制。另一方面,要将考核结果作为院系年终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院系在制定年终奖励分配时,要把教师考评结果与奖励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理念。
还有,要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通过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杨如安,知识管理视角下大学学院制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Z].2010-08.
[3]李宝国,高校院系有效管理机制探微[J].价值工程,2010,(7):179-180.
作者简介:岳峰(1977-),男,山西大同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校;院系;管理体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08-02
现代大学体制下,院系是高校运作的基石。现阶段,高校的院系管理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院系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的提升遇到了瓶颈,因此,改革与完善院系管理体制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院系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1.院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院系作为高校的基层组织单位,直接面向教师和学生,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其职责是:在学校总体部署下,负责教学计划编制和实施、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组织课堂教学等工作。可以说,院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其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院系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以学科为基础组建的院系是高校科学研究活动开展的基本单位,而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都是院系主学科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院系组织下,教师围绕学科特色,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因此,院系是落实高校科研工作目标的主要阵地,关系着高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3.院系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先行军。一方面,院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院系教师的科研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院系可以发挥学科优势,通过产学研和协同创新等机制,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参谋者和智囊团,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二、当前高校院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然而,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高校院系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漏洞。表现在如下方面。
1.决策机制不完善。高校院系的领导和决策运行机制主要由党政联席会议、党委(党总支)会议、院务会议等形式组成。2010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政联席会议是高校院(系)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最高决策机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受传统认识影响,院长(系主任)“大权在握”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是通过党政联席会决定事项,也通常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党务同志的妥协和被边缘化,使得党政联席会议的作用大打折扣。
2.教授治学不健全。当前很多高校院系在管理体制中,忽视了教授治学的重要性,没有建立畅通教授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即使成立的由教授参与的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机构,在运行机制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其讨论和研究的范围也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参与院系长远规划、重大事项的决策。
3.民主管理被忽视。民主管理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当前,高校院系的管理者受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存在重学术轻人文、重集中轻民主、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在院务公开方面缺少制度保障,在公开内容、公开形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教职工缺少参与院系民主管理的机会,二级教代会的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不规范,导致教代会代表只能是“听会议”,评议监督权不能真正落实。
4.激励评价不科学。评价激励机制是高校院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激励的标准直接影响到院系管理的效果。然而目前,高校普遍缺少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表现在:评价理念混乱,评价内容简单,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导向偏差。
三、完善高校院系管理体制的对策
完善高校院系的管理体制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构建院系有效管理的各环节、各系统、各层面之间的关系,促进发展目标的成功实现。
1.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领导决策机制。党政联席会议作为院系的最高决策机构,本单位的重要事项都必须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应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议事范围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学院的贯彻实施的措施;本学院的长远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行政管理的重大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重要工作和事项等。在其中,书记、副书记应充分发挥政治保证和监督作用,积极参与院系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把握决策事项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另外,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总支)会、院务会等相关配套议事制度。
2.健全和完善以教授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教授治学机制。高校院系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教授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教授治学机制,一方面要严格教授委员会成员的遴选标准和程序,要充分考虑教授的意愿与管理能力,确保进入教授委员会的教授具备决策议事能力,并能够全身心投入。在成员结构上,“双肩挑”人员应控制在委员会成员的三分之一以下,淡化行政色彩,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其次,要进一步科学定位,使教授委员会职责清晰,权责明确。院系的领导班子也应给予教授委员会,特别是其下属的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充分授权,让他们在教学评估、科研申报、师资建设等方面充分行使决策权力。
3.健全和完善二级教代会、院务公开等民主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学院党委(总支)领导、校工会指导、学院行政支持、学院分工会主抓的二级教代会建设工作机制。二是要进一步规范二级教代会的议事规则和运作程序,避免二级教代会工作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三是要加强对教职工代表的遴选和培养,增强代表的广泛性、先进性、高层次性。四是要建立教代会后的追踪和质询机构,保障和督促政策的执行实施。另外,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院务公开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不断拓展公开渠道和平台。特别是,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4.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教职工考核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在考核类别方面,在以往根据职称来划分类别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根据教学科研的侧重不同,将教师分为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由此,研究制定更为细化,更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应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评价主体范围应采用包含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的360°的考评机制。另一方面,要将考核结果作为院系年终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院系在制定年终奖励分配时,要把教师考评结果与奖励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理念。
还有,要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通过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杨如安,知识管理视角下大学学院制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Z].2010-08.
[3]李宝国,高校院系有效管理机制探微[J].价值工程,2010,(7):179-180.
作者简介:岳峰(1977-),男,山西大同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