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5246568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结合所在高校实际情况,对野外实习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
  关键词: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40-02
  20世纪是人类研究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一个时代,伴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仪器的开发和使用,以往难以被了解的微观世界逐步呈现在人类面前,生命科学的研究也迅速深入到了细胞和分子水平。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的生命科学教学发生了重大改变,微观生物学教学课程比重增加,而一些传统课程中也加入了大量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确实为我国生命科学在微观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批人才,也推动了众多相关成果的开发和利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即宏观领域教学的忽视使不少学科的科研持续力不足,尤其是对学科发展具有综合把握能力和独特见解的人相对少了。因此,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目前迫切需要的内容。野外实习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更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机的融入生命科学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野外实习则是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野外实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植物学理论知识,让学生深刻了解观察和描述植物的方法,认识植物的形态,掌握植物标本的鉴定、采集和制作;另一方面,使学生亲身感受植物种类和形态的多样性,理解植物和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的综合生态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然而,野外实习在多年以来一直为固定的验证性教学模式所束缚,以野外标本采集和制作为主的传统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由于经费和人员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此,不少学校甚至采取了以参观、旅游为形式的野外实习教学。这样虽然让使得野外实习教学得到保留,但却从根本上背离了实践教学的目的,使野外实习流于形式。本文中,作者根据所在高校野外实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对野外实习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
  一、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野外实习教学活动中,目的往往定位在生物种类的辨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上,而有些教师由于实习目的的认识不够与时俱进,野外实习就成了一场单纯的植物认“种”比赛,实习考核也以此为基础。这种纯粹靠死记硬背获得植物辨别的实习,让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停留在一个非常浅的层次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至于学生很难做到主动探索进而有效吸收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中表现为短时记忆,由于缺乏归纳、分析、总结,离开实习地后一般又不怎么接触复习,学生的记忆会随着时间逐步淡忘,也就失去了野外实习教学的实际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具有丰富野外实习经验教师的缺少,在实习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教师带领数十学生,野外实习又通常要在山间小路上行进,能随时跟随在教师身边的学生仅有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同时,学生们为了能够听清教师讲解,常常争先恐后簇拥教师前进,以至于不少植物被随意踩踏;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学生无限制的剪、挖也对实习地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
  为培养高素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生物学科研人才,必须将德、智、体、美各方面整合入实习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热爱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野外实习教学活动,需要对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地点,实习手段和实习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考虑和探索,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内容
  对野外实习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把野外实习在生命科学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凸显出来,既要清晰的认识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又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培训活动来对待,而不仅仅是某一门或某几门功课的验证。同时,野外实习也是一项综合性素质教育项目,以实践活动促进理论学习,综合全面培养学生。
  (一)提前动员,提前安排,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野外实习是一项设计多方面合作的系统工程,必须在行动之前综合考虑。首先,在理论课教学中,就应当向学生逐步灌输野外实习的目的、技巧等内容,便于学生掌握和进一步吸收。在野外实习之前,还应当召集学生进行动员大会,全方位的布置实习任务,讲述实习要求,强调实习安全问题。其次,还应当在实习之前尽早制定实习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和任务,并按照计划对实习进行部署和调配。此外,还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综合考虑实习基地的物种丰富性,安全性,交通方便性,实习基地与学校的距离和时间花费,学校的经费情况。
  (二)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应当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满山遍野到处跑”的教学模式,而要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保证足够的经过专业野外实习训练的教师人数,使师生比能够达到1:20以内,确保学生在实习中知识的学习。采集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采集方法和技巧之后,让学生组成小组,引导他们独立进行。采集完毕之后首先由学生自己鉴定,在遇到争议物种时,再由教师集中讲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实习中尽量采取启发性教学,在鉴定一株植物时对学生先引导,让学生根据植物各个部位的特点,配合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植物进行鉴定。在辨认中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每一科植物和该物种的辨识特点,让学生既掌握植物所属科的共性,又掌握该植物的特性。实习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带队教师的科研方向,组成科研小组,并设计一些简单的科研项目,在采集标本的同时,分析实习基地的生态环境、物种分布等。还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教师的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三)采用先进实习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化的野外工作设备是顺利完成野外实习的根本保障之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数码照相摄像设备,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的使用,可以充分增加实习过程的方便性,便于教师和学生随时查阅资料,方便教师对当天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讲解,有效提高实习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减少不必要标本的制作和携带,尽可能保护实习基地的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
  (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护实习地生态环境
  传统的野外实习教学重点往往放在学生辨认植物物种多少上面,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则成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对于野外实习教学,应当尽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采集标本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辨识物种时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组成科研小组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其次,在野外实习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采集标本时选取有特色的植物进行采集,确保其代表性和完整性,突出该物种的鉴别特征,尽量减少标本制作的数量,注意对采集植物的保护。此外,还应教育学生保护实习地生态环境,个人产生的垃圾要收集整理,不要随意丢弃;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不要破坏实习地动物的栖息。
  (五)建立多元考核方式,做好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结束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根据情况,写出综合性的实习报告。报告可以科研论文形式书写,既可以是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总结,也可以是对生态环境或生物多样性的分析总结,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和态度。
  为全面考核实习效果,应避免以往仅仅在标本制作和物种辨识这两方面考核,而应当制定综合性的考核内容,全面考核学生的实习参与意识,实习纪律情况,团队合作态度,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习报告水平等,以全方位考察野外实习教学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打好基础。
  结束语:野外实习作为植物学教学中一门单独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涉及到了教学和管理多方面的综合情况。提高野外实习教学的课程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野外实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适应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科研人才。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作者简介:宋旸(1981— ),男,硕士,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于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研究。
  参考文献:
  [1]皮妍,林娟,朱厚泽野外实习与生命科学学科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38-140.
  [2]姚发兴.植物学野外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02-104.
  [3]沈显生,尹路明,李树美.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02,3:22-25.
  [4]曾小飚.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选择的探索[J].百色学院学报.2009,6:65-67.
  [5]张海军,张淑兰,王长宝.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145-148.
其他文献
采用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耦合求解的方法,开展了闪急沸腾条件下的乙醇气泡生长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过热水和三氟三氯乙烷气泡生长的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在此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障碍。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融资压力。如何在经济下行时期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今年以来,海门市委、市政府以“企业发展促进年”为抓手,以破解融资瓶颈为切入点,通过试点集体土地抵押融资,设立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和企业应急互助基金,发展贷款担保公司,搭建政银企互动平台,筹建农村小额贷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