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爽爽的秋风吹过村头时,一朵朵白云正在高远的天空中悄悄地行走,一缕缕炊烟正在深黛的屋顶上悠悠地散开,一圈圈涟漪正在茂密的菱塘边轻轻地追逐。
而那些曾经给春夏两季带来过优雅生气的大雁们呢,开始扑棱棱离开湖滩水岸,然后,扇动强劲而柔美的翅膀,演绎奇幻而流畅的队形,吟唱依恋而哀怨的号子,浩浩荡荡地飞向南方。
我和村里的孩子们默默地仰首目送,直到大雁们的影子化作茫茫苍穹里的一粒粒黑芝麻。
随后,我们会带着淡淡的惆怅,站在高高的板桥上,凝神眺望村西头的大片芦苇。
秋阳里,修长连绵的芦苇一片橙黄,花白的穗子们垂挂在芦梢头,左摇右晃,一副无所事事的模样。
我们禁不住感叹:去夏日的芦苇滩边捉螃蟹、采芦叶、挖芦根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尔后,我们的目光被一位渔夫所吸引。
渔夫手持一柄长齿渔叉,神情专注地蹲守在临水竹台上。
我们蹑手蹑脚趋近竹台时,但见清凌凌的河水里闪烁着一对猎鹰般敏锐的眼睛,游弋着两条被尼龙细绳系住脊鳍的大鲤鱼。
当然,这种名为“漾鲤鱼”的捕鱼方法对于我们水乡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以那俩鲤鱼为“诱饵”,把潜藏在河水各处的其他鲤鱼们招引过来,然后……
果然有趣。我们都幽幽地想:“渔夫太狡猾了!”
没过几天,大人们摇出一条条大船,带上一把把宽大锋利的镰刀和大捆大捆的草绳,将村西头的芦苇们割倒、捆扎,装上船运回村里。最后,会在芦桩密布、枯叶狼藉的滩涂上点上一把名曰“烧野”的火,让熊熊烈焰将残留其间的害虫烧光焚绝,让一堆堆灰烬化作来年的肥力。每每这时,我们孩子们是必到的看客。看长长的火龙如何在赤裸空旷的芦苇滩上带着噼噼啪啪的爆响,顺着无遮无拦的西风,呼啸而过,翻滚向前。唯一不忍心见的,是那些正急于储存过冬能量而来不及逃跑的蛇、鼠、蛙等小动物们。
不久,村头的大场上会堆起一个个小山似的芦苇垛。大人们带着很富足的样子,站在垛底下,看了又看。因为这些坚韧又柔顺的芦苇,准会唤醒大人们一冬的手艺:劈芦爿,编芦席,摘芦花,织草鞋,搓草绳,缠芦帘……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我们也乐,趁大人们不在时,机灵小猴一般爬上颤巍巍的垛顶,然后,在蓝天白云底下痛痛快快地玩摔跤“擂台赛”,玩“狼牙山五壮士英雄跳山崖”,等等。
金灿灿的秋阳静静地照着挨挨挤挤的农舍,连同青砖黛瓦的款款情调和凤首脊马头墙的道道装饰。
大人们借用割稻播麦前的空闲,将杂草疯长的场地收拾整齐,将泥浆斑驳的衣衫洗净晾干,然后,望着一望无际的庄稼,伴着如梦如幻的憧憬,沏上一壶香浓爽口的大麦茶,坐在屋檐边,啧啧有声地呷着、品着。
鸡鸭猪羊等“六畜”们也是悠闲得很,安静得很。或愣头愣脑地走在树影斑驳的篱笆边,或不声不响地躺在凉爽爽的圈棚里,或荡荡悠悠地游在清凌凌的小河里。在这样一个丰盈而殷实的季节,它们是用不着担心挨饥受饿的,也用不着通过焦急的嗓门和粗野的扑腾赢得主人的同情与施舍。
田野里没有了种子播撒时的犁响牛哞,也没有了庄稼生长时的车吟轮唱。其实这时,无论是水田里的庄稼,还是旱地里的蔬果,早已晒够了太阳,汲足了水分和肥力,然后,心满意足地站在主人给选定的位置上,任凭秋风一点点地将鲜嫩浅青吹成墨绿,吹成殷红,吹成金黄,吹成沉甸甸的模样。最后,心怀感恩地盼望着,让辛勤栽培它们的主人们,用银镰、麻绳、藤筐之类的工具,将它们带回谷场,储入仓廪。
这时的秋野,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宁静——当我们凝神屏息倾听时,依然会有一些轻微得若有若无的细声碎响不时进入耳朵,譬如风吹叶子的沙沙声,鱼儿觅食的嘬嘬声,谷果胀大的叽叽声,毛毛虫将屎拉在哪片叶子上的咯咯声,等等。
但这些,纯粹是用来陪衬宁静,陪伴寂寞的。
我们忍受不了这过于宁静的乡村。于是想着法子,非要弄出点什么声响来——
站在村道上,拉开嗓子,对着天空,来一阵歇斯底里的尖叫。但这样做近乎无聊,除了吓走树枝上的几只麻雀,引来哪家场头的几声犬吠,还有别的意义吗?
从哪家菜园里采得一片片翠绿的叶子,放在由拇指和食指钩成的一个铜钱般大小的圈里,往下压出一个小小的凹陷,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掌使劲拍打叶子凹陷处。这时,拍打声与破叶声汇成“嘭”的一声脆响。我们乐了,仿佛过了一把放鞭炮的瘾。但这样做会糟蹋菜叶,只能偶尔为之。
最方便廉价的,是将弯曲成熟虾形状的食指放进嘴里,“呼呼”地吹出一声声口哨。口哨清脆而富有旋律,尤其是飘在芬芳弥漫的秋风里时,会越发地委婉动听,令人陶醉。
但话要说回来,在制造声响方面,我们是比不过大人们的。
大人们会在司空见惯的劳作过程中漫不经心地弄出这样那样的奇妙声响来,包括咿咿呀呀的橹桨声、叮叮当当的锅勺声、嘭嘭嚓嚓的弹棉声、吱吱呜呜的纺车声和哗哗啦啦的豆浆声等。
而且神奇,大人们弄出的这些声响,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入奇妙无比的想象天空,最后,仿佛让我们在他们的劳作声中,望见晃悠悠行进在清波里的一叶扁舟,嗅到一缕缕由哪家妈妈煮开的饭菜香,触摸到那一床温柔洁白的棉被。
明月当空,村庄寂静。
一串蟋蟀的弹唱把我的梦境陪衬得无比兴奋,无比美妙。
那定然是蛰伏在我家老屋墙脚里的“铁头将军”。赶快抓住它,让村里所有喜欢蟋蟀的伙伴羡慕不已,自叹不如。
哦,对了,明天还得从木柜里取出往年用过的蟋蟀罐,还得去秋野里拔几棵柔软好使的蟋蟀草。
而那些曾经给春夏两季带来过优雅生气的大雁们呢,开始扑棱棱离开湖滩水岸,然后,扇动强劲而柔美的翅膀,演绎奇幻而流畅的队形,吟唱依恋而哀怨的号子,浩浩荡荡地飞向南方。
我和村里的孩子们默默地仰首目送,直到大雁们的影子化作茫茫苍穹里的一粒粒黑芝麻。
随后,我们会带着淡淡的惆怅,站在高高的板桥上,凝神眺望村西头的大片芦苇。
秋阳里,修长连绵的芦苇一片橙黄,花白的穗子们垂挂在芦梢头,左摇右晃,一副无所事事的模样。
我们禁不住感叹:去夏日的芦苇滩边捉螃蟹、采芦叶、挖芦根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尔后,我们的目光被一位渔夫所吸引。
渔夫手持一柄长齿渔叉,神情专注地蹲守在临水竹台上。
我们蹑手蹑脚趋近竹台时,但见清凌凌的河水里闪烁着一对猎鹰般敏锐的眼睛,游弋着两条被尼龙细绳系住脊鳍的大鲤鱼。
当然,这种名为“漾鲤鱼”的捕鱼方法对于我们水乡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以那俩鲤鱼为“诱饵”,把潜藏在河水各处的其他鲤鱼们招引过来,然后……
果然有趣。我们都幽幽地想:“渔夫太狡猾了!”
没过几天,大人们摇出一条条大船,带上一把把宽大锋利的镰刀和大捆大捆的草绳,将村西头的芦苇们割倒、捆扎,装上船运回村里。最后,会在芦桩密布、枯叶狼藉的滩涂上点上一把名曰“烧野”的火,让熊熊烈焰将残留其间的害虫烧光焚绝,让一堆堆灰烬化作来年的肥力。每每这时,我们孩子们是必到的看客。看长长的火龙如何在赤裸空旷的芦苇滩上带着噼噼啪啪的爆响,顺着无遮无拦的西风,呼啸而过,翻滚向前。唯一不忍心见的,是那些正急于储存过冬能量而来不及逃跑的蛇、鼠、蛙等小动物们。
不久,村头的大场上会堆起一个个小山似的芦苇垛。大人们带着很富足的样子,站在垛底下,看了又看。因为这些坚韧又柔顺的芦苇,准会唤醒大人们一冬的手艺:劈芦爿,编芦席,摘芦花,织草鞋,搓草绳,缠芦帘……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我们也乐,趁大人们不在时,机灵小猴一般爬上颤巍巍的垛顶,然后,在蓝天白云底下痛痛快快地玩摔跤“擂台赛”,玩“狼牙山五壮士英雄跳山崖”,等等。
金灿灿的秋阳静静地照着挨挨挤挤的农舍,连同青砖黛瓦的款款情调和凤首脊马头墙的道道装饰。
大人们借用割稻播麦前的空闲,将杂草疯长的场地收拾整齐,将泥浆斑驳的衣衫洗净晾干,然后,望着一望无际的庄稼,伴着如梦如幻的憧憬,沏上一壶香浓爽口的大麦茶,坐在屋檐边,啧啧有声地呷着、品着。
鸡鸭猪羊等“六畜”们也是悠闲得很,安静得很。或愣头愣脑地走在树影斑驳的篱笆边,或不声不响地躺在凉爽爽的圈棚里,或荡荡悠悠地游在清凌凌的小河里。在这样一个丰盈而殷实的季节,它们是用不着担心挨饥受饿的,也用不着通过焦急的嗓门和粗野的扑腾赢得主人的同情与施舍。
田野里没有了种子播撒时的犁响牛哞,也没有了庄稼生长时的车吟轮唱。其实这时,无论是水田里的庄稼,还是旱地里的蔬果,早已晒够了太阳,汲足了水分和肥力,然后,心满意足地站在主人给选定的位置上,任凭秋风一点点地将鲜嫩浅青吹成墨绿,吹成殷红,吹成金黄,吹成沉甸甸的模样。最后,心怀感恩地盼望着,让辛勤栽培它们的主人们,用银镰、麻绳、藤筐之类的工具,将它们带回谷场,储入仓廪。
这时的秋野,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宁静——当我们凝神屏息倾听时,依然会有一些轻微得若有若无的细声碎响不时进入耳朵,譬如风吹叶子的沙沙声,鱼儿觅食的嘬嘬声,谷果胀大的叽叽声,毛毛虫将屎拉在哪片叶子上的咯咯声,等等。
但这些,纯粹是用来陪衬宁静,陪伴寂寞的。
我们忍受不了这过于宁静的乡村。于是想着法子,非要弄出点什么声响来——
站在村道上,拉开嗓子,对着天空,来一阵歇斯底里的尖叫。但这样做近乎无聊,除了吓走树枝上的几只麻雀,引来哪家场头的几声犬吠,还有别的意义吗?
从哪家菜园里采得一片片翠绿的叶子,放在由拇指和食指钩成的一个铜钱般大小的圈里,往下压出一个小小的凹陷,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掌使劲拍打叶子凹陷处。这时,拍打声与破叶声汇成“嘭”的一声脆响。我们乐了,仿佛过了一把放鞭炮的瘾。但这样做会糟蹋菜叶,只能偶尔为之。
最方便廉价的,是将弯曲成熟虾形状的食指放进嘴里,“呼呼”地吹出一声声口哨。口哨清脆而富有旋律,尤其是飘在芬芳弥漫的秋风里时,会越发地委婉动听,令人陶醉。
但话要说回来,在制造声响方面,我们是比不过大人们的。
大人们会在司空见惯的劳作过程中漫不经心地弄出这样那样的奇妙声响来,包括咿咿呀呀的橹桨声、叮叮当当的锅勺声、嘭嘭嚓嚓的弹棉声、吱吱呜呜的纺车声和哗哗啦啦的豆浆声等。
而且神奇,大人们弄出的这些声响,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入奇妙无比的想象天空,最后,仿佛让我们在他们的劳作声中,望见晃悠悠行进在清波里的一叶扁舟,嗅到一缕缕由哪家妈妈煮开的饭菜香,触摸到那一床温柔洁白的棉被。
明月当空,村庄寂静。
一串蟋蟀的弹唱把我的梦境陪衬得无比兴奋,无比美妙。
那定然是蛰伏在我家老屋墙脚里的“铁头将军”。赶快抓住它,让村里所有喜欢蟋蟀的伙伴羡慕不已,自叹不如。
哦,对了,明天还得从木柜里取出往年用过的蟋蟀罐,还得去秋野里拔几棵柔软好使的蟋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