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到记忆,许多人就会把它与死记硬背等同起来,其实这是对记忆的误解。记忆可以说是学习的基础或条件,没有记忆就不可能有学习活动,没有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无法使用,甚至连情感意志也没有。
既然记忆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科学记忆,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轻松愉快地记住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这是我们广大生物教师不断探求的目标。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谈谈笔者的几点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记忆的重要意义 通过主观努力提高记忆效果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保证学习活动的必备条件,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前人积累的大量文化知识,离开了良好的记忆力是不行的,如果像猴子掰玉米,掰一根丢一根,那就什么也没学到。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来说,假若你连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解释生命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一点也没有记住,那么你的生物知识就等于空白。应该让学生明白,由于我们人类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可以储存千万个信息单位,相当于5亿多本书的信息量,所以人类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不仅记忆的容量十分巨大,而且能保持的时间也很长。因此,只要大家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记忆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
明确记忆的重要性及具体的任务,能充分调动主观努力,将直接影响记忆的方法、过程和效果。
二、巧用比喻 激发兴趣 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记忆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本趣味性强的书籍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读起来省劲儿,像做游戏一样,潜移默化地增进了记忆,获得了知识。如果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设法使枯燥的材料变得饶有趣味,使呆板的材料变得活泼生动,那将是极有助于记忆的。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新课教学时,我们可以边结合下面的示意图(如图1)(或用多媒体)边板画边用下列比喻给学生讲解。(最好让学生在白纸上边听边画,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
叶绿素分子本来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后来受到了光的支持一下成了一个暴发户,于是他开了两家化工厂,一家以水为原料,生产出的产品为O2和还原剂[H],另一家以ADP和Pi为原料,生产出一种高能化合物ATP,两家工厂很是兴旺,终于成立了一家以叶绿素分子为董事长的光反应公司,公司地址设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公司的产品ATP和[H]被另一家地址设在叶绿体基质的暗反应公司看中,这时,暗反应公司的董事们——多种酶正在开圆桌会议,研究决定开两家工厂,一家为CO2固定工厂,主要以C5固定CO2生成C3,另一家为C3的还原工厂,充分利用邻近的光反应公司提供的ATP和[H]生产出储藏稳定化学能的糖类等有机化合物。两家公司生意红红火火,由于他们均在叶绿体中,于是决定“强强联手”成立一家竞争力很强的光合作用总公司,公司遍布全球各地。
通过上述讲解,学生对新课内容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而兴趣能使脑神经细胞敏锐灵活,使脑功能保持最佳状态,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促使学生注意观察、认真思考。显然,这样的结果对增强学生的记忆是大有裨益的。
三、多感官同时刺激是提高记忆的有效方法
从生理学的观点看,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是提高识记的重要条件。多感官获得的信息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就能识记—保持—再现。因此,教师在讲解某一概念或规律时,不仅要自己讲、学生听、自己板书、画图给学生看,也要求学生参与读、看、写、画等活动,使学生的脑、手、口、眼、耳等各个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来增强记忆的效果。如上文提到的让学生边听边画就是这个目的。
但是,心理学知识表明,各种感官获取信息的能力却是有明显不同的。例如,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记住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教学中需尽量让学生多看,对重要的概念、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看书,也要再板书一遍,让学生在黑板上再看,能演示的实验一定要演示。对学生实验尽可能做到人人参与,通过具体操作,学生更好地记住了实验原理和方法,通过统计表格的设计,生物实验图和曲线的绘制和规范语言的描述,学生在记住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如果像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一堂课黑板上也写不了几个字,那么即使他讲得十分清楚、明白,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不会很多。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所起的作用,同时紧紧抓住视觉的主要作用,以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最佳方法
从识记方面分析,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好,费力少。从保持、再现的方面分析可知,意义记忆记起来的事物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长,且容易再认或再现。因此,从心理学知识可知,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教学实践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笔者在进行“核酸中有关碱基比例”方面的教学时,如果一下子将一些计算规律提供给学生,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加以记忆效果很不理想。后来,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下面一组开拓性问题:①已知DNA分子一条单链上(A C)/(T G)的比例为2,则另一条单链上和整个DNA分子上的该比例各为多少?(答案为0.5和1)②已知DNA分子一条单链上(A T)/(C G)的比例为0.6,则另一条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上的该比例各为多少?由该DNA分子上一条单链转录形成的 mRNA上的(A U)/(C G)又为多少?(答案均为0.6)③根据问题②,能否得到下列规律:(A T)%双链=(A T)%单链=(A U)%mRNA;(C G)%双链=(C G)%单链=(C G)%mRNA?(答案:能)④已知DNA分子中C%=30%,试根据问题③求出由该DNA转录形成的mRNA中U的最大百分含量(答案为40%)。通过教师步步设疑和循循善诱,学生演算推导和相互讨论,真正理解了所提供规律的来龙去脉和深刻内涵,记忆起来牢固而深刻,遇到问题时能得心应手地加以解决。 五、对记忆材料加工整理 有所简化才能有所强化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怎样才能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尽量多的知识呢?爱因斯坦有名言相告“抓住那些导致深邃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可有可无的东西撇开不管”。这是一条宝贵的治学经验,也是一个重要的记忆原则。
为了捕到更多的鱼,渔民们巧妙地运用撒网的技术;为了记忆更多的知识,我们也应该掌握几种选精华、抓纲要的记忆方法。
(一)概括记忆法
就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的记忆方法。概括有多种形式,比如对八种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的记忆常取每个氨基酸的一个字,借助谐音概括记忆为“甲来借一本蓝色书”,这样的记忆赋予一定的意义,能收到简便易记而经久难忘的效果;再如对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可用数字概括为“二次加水、三次过滤、一次提纯、一次鉴定”。
(二)列表比较记忆法
利用列表对易混淆的或相似的概念加以比较和分类,从特征上掌握识记材料。例如,如何判断细胞分裂图,可紧紧抓住两个关键:①看有无同源染色体;②看有无联会或四分体。可列表如下:
(三)口诀记忆法
把一些零散难记忆的知识内容编成简单、精练的口诀,具有一定的音韵和节奏感,简明扼要,抓住了知识重点。例如,对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记忆口诀为:间期“染质复制作准备”;前期“膜仁两消两体现”;中期“染体均列赤道板”;后期“丝断体分去两极”;末期“两消两现建新壁”。
(四)提纲记忆法
所谓提纲,实际上就是一本书的每章每节的主要脉络。编写提纲,就是对识记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概括。
(五)图示记忆法
就是通过对图形的识记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例如,通过图2,我们对图上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很好的把握。
六、合理安排复习是巩固记忆的重要手段
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记忆力超群,人们曾询问他的记忆经验,他回答:“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为了巩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遗忘的原因及规律,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减少遗忘。
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识记后缺乏巩固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且在识记后第二、第三天遗忘最多。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安排学生复习。第一,及时复习,即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例如,在学习某一新概念或规律时,教师除了讲明意义外,还要完整复述文字叙述的内容,也要求学生复述、背诵、课尾小结复习、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过一段时间又要组织单元复习等;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最初识记时各次复习时间分布密一些,以后各次间隔的时间逐步加长。当然,这种复习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机械重复,也不是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而要在抓住本质的情况下,改变题型,设计新情景、多角度、多层次的复习。笔者认为这种有效的“重复”是合乎认知规律的,是巩固记忆、提高记忆效果的有力举措。
既然记忆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科学记忆,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轻松愉快地记住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这是我们广大生物教师不断探求的目标。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谈谈笔者的几点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记忆的重要意义 通过主观努力提高记忆效果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保证学习活动的必备条件,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前人积累的大量文化知识,离开了良好的记忆力是不行的,如果像猴子掰玉米,掰一根丢一根,那就什么也没学到。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来说,假若你连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解释生命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一点也没有记住,那么你的生物知识就等于空白。应该让学生明白,由于我们人类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可以储存千万个信息单位,相当于5亿多本书的信息量,所以人类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不仅记忆的容量十分巨大,而且能保持的时间也很长。因此,只要大家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记忆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
明确记忆的重要性及具体的任务,能充分调动主观努力,将直接影响记忆的方法、过程和效果。
二、巧用比喻 激发兴趣 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记忆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本趣味性强的书籍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读起来省劲儿,像做游戏一样,潜移默化地增进了记忆,获得了知识。如果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设法使枯燥的材料变得饶有趣味,使呆板的材料变得活泼生动,那将是极有助于记忆的。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新课教学时,我们可以边结合下面的示意图(如图1)(或用多媒体)边板画边用下列比喻给学生讲解。(最好让学生在白纸上边听边画,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
叶绿素分子本来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后来受到了光的支持一下成了一个暴发户,于是他开了两家化工厂,一家以水为原料,生产出的产品为O2和还原剂[H],另一家以ADP和Pi为原料,生产出一种高能化合物ATP,两家工厂很是兴旺,终于成立了一家以叶绿素分子为董事长的光反应公司,公司地址设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公司的产品ATP和[H]被另一家地址设在叶绿体基质的暗反应公司看中,这时,暗反应公司的董事们——多种酶正在开圆桌会议,研究决定开两家工厂,一家为CO2固定工厂,主要以C5固定CO2生成C3,另一家为C3的还原工厂,充分利用邻近的光反应公司提供的ATP和[H]生产出储藏稳定化学能的糖类等有机化合物。两家公司生意红红火火,由于他们均在叶绿体中,于是决定“强强联手”成立一家竞争力很强的光合作用总公司,公司遍布全球各地。
通过上述讲解,学生对新课内容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而兴趣能使脑神经细胞敏锐灵活,使脑功能保持最佳状态,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促使学生注意观察、认真思考。显然,这样的结果对增强学生的记忆是大有裨益的。
三、多感官同时刺激是提高记忆的有效方法
从生理学的观点看,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是提高识记的重要条件。多感官获得的信息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就能识记—保持—再现。因此,教师在讲解某一概念或规律时,不仅要自己讲、学生听、自己板书、画图给学生看,也要求学生参与读、看、写、画等活动,使学生的脑、手、口、眼、耳等各个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来增强记忆的效果。如上文提到的让学生边听边画就是这个目的。
但是,心理学知识表明,各种感官获取信息的能力却是有明显不同的。例如,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记住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教学中需尽量让学生多看,对重要的概念、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看书,也要再板书一遍,让学生在黑板上再看,能演示的实验一定要演示。对学生实验尽可能做到人人参与,通过具体操作,学生更好地记住了实验原理和方法,通过统计表格的设计,生物实验图和曲线的绘制和规范语言的描述,学生在记住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如果像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一堂课黑板上也写不了几个字,那么即使他讲得十分清楚、明白,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不会很多。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所起的作用,同时紧紧抓住视觉的主要作用,以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最佳方法
从识记方面分析,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好,费力少。从保持、再现的方面分析可知,意义记忆记起来的事物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长,且容易再认或再现。因此,从心理学知识可知,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教学实践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笔者在进行“核酸中有关碱基比例”方面的教学时,如果一下子将一些计算规律提供给学生,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加以记忆效果很不理想。后来,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下面一组开拓性问题:①已知DNA分子一条单链上(A C)/(T G)的比例为2,则另一条单链上和整个DNA分子上的该比例各为多少?(答案为0.5和1)②已知DNA分子一条单链上(A T)/(C G)的比例为0.6,则另一条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上的该比例各为多少?由该DNA分子上一条单链转录形成的 mRNA上的(A U)/(C G)又为多少?(答案均为0.6)③根据问题②,能否得到下列规律:(A T)%双链=(A T)%单链=(A U)%mRNA;(C G)%双链=(C G)%单链=(C G)%mRNA?(答案:能)④已知DNA分子中C%=30%,试根据问题③求出由该DNA转录形成的mRNA中U的最大百分含量(答案为40%)。通过教师步步设疑和循循善诱,学生演算推导和相互讨论,真正理解了所提供规律的来龙去脉和深刻内涵,记忆起来牢固而深刻,遇到问题时能得心应手地加以解决。 五、对记忆材料加工整理 有所简化才能有所强化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怎样才能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尽量多的知识呢?爱因斯坦有名言相告“抓住那些导致深邃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可有可无的东西撇开不管”。这是一条宝贵的治学经验,也是一个重要的记忆原则。
为了捕到更多的鱼,渔民们巧妙地运用撒网的技术;为了记忆更多的知识,我们也应该掌握几种选精华、抓纲要的记忆方法。
(一)概括记忆法
就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的记忆方法。概括有多种形式,比如对八种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的记忆常取每个氨基酸的一个字,借助谐音概括记忆为“甲来借一本蓝色书”,这样的记忆赋予一定的意义,能收到简便易记而经久难忘的效果;再如对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可用数字概括为“二次加水、三次过滤、一次提纯、一次鉴定”。
(二)列表比较记忆法
利用列表对易混淆的或相似的概念加以比较和分类,从特征上掌握识记材料。例如,如何判断细胞分裂图,可紧紧抓住两个关键:①看有无同源染色体;②看有无联会或四分体。可列表如下:
(三)口诀记忆法
把一些零散难记忆的知识内容编成简单、精练的口诀,具有一定的音韵和节奏感,简明扼要,抓住了知识重点。例如,对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记忆口诀为:间期“染质复制作准备”;前期“膜仁两消两体现”;中期“染体均列赤道板”;后期“丝断体分去两极”;末期“两消两现建新壁”。
(四)提纲记忆法
所谓提纲,实际上就是一本书的每章每节的主要脉络。编写提纲,就是对识记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概括。
(五)图示记忆法
就是通过对图形的识记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例如,通过图2,我们对图上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很好的把握。
六、合理安排复习是巩固记忆的重要手段
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记忆力超群,人们曾询问他的记忆经验,他回答:“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为了巩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遗忘的原因及规律,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减少遗忘。
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识记后缺乏巩固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且在识记后第二、第三天遗忘最多。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安排学生复习。第一,及时复习,即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例如,在学习某一新概念或规律时,教师除了讲明意义外,还要完整复述文字叙述的内容,也要求学生复述、背诵、课尾小结复习、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过一段时间又要组织单元复习等;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最初识记时各次复习时间分布密一些,以后各次间隔的时间逐步加长。当然,这种复习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机械重复,也不是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而要在抓住本质的情况下,改变题型,设计新情景、多角度、多层次的复习。笔者认为这种有效的“重复”是合乎认知规律的,是巩固记忆、提高记忆效果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