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正印证了BMW M公司对高性能轿车的全新诠释
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印证了BMW M公司对高性能轿车的全新诠释。第四代BMW M3双门轿跑车共生产了超过40000辆,现在,宝马的期望是BMW M4双门轿跑车延续这一辉煌成就。“M4”徽标是该车型系列的标志,这也是双门轿跑车首次与其四门车型同时亮相,后者从逻辑上将被命名为BMWM3。
BMW M4双门轿跑车开发的高转速直列6缸发动机搭配BMW M双涡轮增压技术,可产生最大约430hps的输出功率。其峰值扭矩超过500Nm,比前代BMW M3高30%。此外,发动机的油耗值和排放量也减少了25%左右。整车重量低于1500kg,有助于实现出色的驾驶动态表现和燃油效率。
整合到车身各部位的众多空气动力学措施
正是众多元素完美搭配、相互协调,提供了出色的性能、精确度和灵活性。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拥有低而宽的底盘,以实现良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突显M高性能跑车带来的强劲动力。前部宽大的进气口采用增强型碳纤维(CFRP)部件,车尾底部的空气扩散器也绝非华而不实;它们在空气动力学、冷却性和减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BMW M公司的空气动力学概念已成为其产品开发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工程师需要引导车辆周围的空气流动,以便为卓越的动态性创造最佳条件,还要确保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在极大负荷条件下获得充足的冷却。同时,车辆还应具有良好的Cd值(风阻系数1,尤其是在车速较高时,这是一个影响燃油效率的关键指标。
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的种种细节,例如强劲有力的前保险杠、平稳的底部和风格鲜明的尾翼,在同等程度上降低了前后桥的升力,实现了最佳的操控特性。这些例子以人们熟悉的方式彰显了MI程师在平衡日常实用性和赛道性能方面所获得的成功。前轮后部的空气帘和带一体式通风孔的M格栅等元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前轮拱罩中的紊流。结合线条流畅的外部后视镜,体现了BMW M4双门轿跑车独一无二的设计特点。
全新直列6缸发动机
发动机的高转速特性与涡轮增压技术相得益彰。BMW M公司打造的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见证了直列6缸发动机的回归,该发动机曾在第二代和第三代M3车型中使用。这款全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转速可超过7500rpm,完美结合了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高转速设计实现了快速响应性、宽发动机转速区间内的线性功率输出以及鲜明独特的输出风格;另一反面,BMW双涡轮增压技术可在宽转速区间内提供最大扭矩。该发动机的另一项显著特点是其出色的高效性。
全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比前代V8发动机略有增加,约为430hps,峰值扭矩提高了30%,远远超过500Nm,并具有更宽的转速范围。该发动机还拥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比前代车型的数据降低了25%以上,排放也完全符合EU6标准。
BMW M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包括两个涡轮增压器、高精度直喷系统、Valvetronic电子气和Double-VANOS无级可变双凸轮轴正时系统。可无级调节的气门和凸轮轴正时系统实现了完全可变的进气门升程控制,从而使发动机能够平稳高效地输出动力,降低了油耗和排放。同时,节气门的响应比以往更加快速、精准。
直列6缸发动机采用“闭板式”曲轴箱设计,增加了刚度,并使得气缸压力的提升能够令功率输出最大化。此外,缸径采用双线电弧喷涂涂层,从而取代了缸套,显著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其他技术亮点包括铸造曲轴,提升了扭矩负载能力,重量也更轻。其旋转质量的减轻也提升了节气门响应性和加速性能。
精确的热管理系统
BMW M4双门轿跑车的卓越性能还得益于针对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提供的极为精密的热量管理系统。为了在日常的市内短途驾驶以及在赛道上全力冲刺时均确保最佳的工作温度,M工程师开发出一套高效冷却系统,其中包括用于高温和低温回路、涡轮增压器和变速器的主散热器以及附加散热器,稳温电动水泵则确保发动机能够始终发挥其最大性能。
发动机机油供应系统也彰显了BMW M公司丰富的赛车运动经验。例如,轻质镁铝合金油底壳采用特制护盖,以便在强大的动态横向加速度下限制机油流动。在极端纵向加速和减速的条件下,靠近涡轮增压器的吸油泵和先进的机油回流系统也有助于保持油液的不间断循环。因此,无论是日常驾驶还是在严酷的赛道上,系统均可持续向所有发动机组件供给机油。
两侧双尾管排气系统中创新的风门布置为BMW M4打造出媲美赛车的发动机轰鸣声。这些电控式风门位于后消音器正前方,能够在整个发动机转速范围内减少排气背压,并发出BMW M特有的声音,鲜明而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还可精准反馈发动机的负荷情况。
进一步挖掘发动机潜能
一台连续运转的高转速发动机必然需要更出色的温度控制系统,以保证发动机的运行环境。BMW M4双门轿跑车拥有非同一般的高性能潜力,因此也需要将极为严苛的要求建立在对发动机及外围组件的温度控制方面。为在日常使用、短途旅行以及赛道驾驶中确保最佳的工作温度,BMW MI程师开发出了极为高效的冷却系统。例如,6缸发动机的进气系统配备了一个可冷却进气的间接冷却器,最大程度地增加了进气量和发动机输出功率。除了配有一个主散热器之外,赛车式冷却概念还包括一个附加散热器,用于冷却高温和低温水回路、涡轮增压器和变速器油。这就确保在严苛的驾驶条件下也能实现温度的恒定平衡和不受限制的性能。辅助电动冷却液泵还可在车辆停止时冷却涡轮增压器轴承。
带起步控制功能的7速M双离合器变速器
选装带Drivelogic系统的7速M双离合器变速器,将纯粹的运动性与舒适性这两个看似对立的特性完美融合。除了自动换挡之外,变速器手动模式也可实现迅捷的换挡操作,同时不会中断动力传输。一体式起步控制功能确保了最佳的起步加速性能,其加速表现甚至超过了手动变速器。M双离合器变速器还为驾驶者提供了其他功能,例如可以选择令BMW M4更舒适、更节油甚至更动感的模式。带起步控制功能的7速M双离合器变速器带来了更运动的效果。 动力传输系统的革命
工程师根据碳材料的属性,在制造驱动轴时采用了全新方法,该部件负责将发动机扭矩从变速器传递至后差速器。CFRP增强型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和低重量使驱动轴能够被制造成一个整体装置,而不单独设置中央轴承。除了重量比前代车型减轻40%之外,旋转质量也更轻,从而对油门动作的响应更迅速,动态性更高。
另一项装置是后桥主动式M差速锁,为BMW M4双门轿跑车的性能表现注入了新鲜活力。该电动执行元件可根据需要不断改变锁止效果,从而实现更佳的牵引力,提高车辆的动态适应性,出弯时的转向不足现象得以修正,效果显著。M动态模式是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的一项子功能,可满足驾驶者对超强动力的渴望。通常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根据需要进行干预,以抵消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而M动态模式允许更大程度的车轮滑转,因此车辆漂移更容易。热衷于运动风格和动态驾驶的驾驶者可以尽情享受此项功能,即使车辆达到极限,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仍将介入,除非其被完全关闭。无论选择怎样的设置,驾驶者都应当对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承担责任。
全面采用轻量化设计
并不是一味蛮干地减负,而是恰到好处地减轻重量。智能化轻量设计是BMW M4开发过程中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旨在最大程度地减轻整车质量,令两款车型获得出色的动态性能和堪称典范的高效率。这些措施均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BMW M4的整车质量已降至1500kg以下,这意味着新车型比同等装备的前代车型减少约80kg质量,这对提升驾驶动态和燃油经济性均十分有利。
CFRP增强型碳纤维车顶使BMWM4的重量得以减轻6Kg以上。而此外,该项措施还降低了车辆重心,对提升动态性能具有积极作用。在M4双门轿跑车上,全新开发的后行李厢盖不仅具有个性化的尾部造型,同时其几何形状也针对空气动力学表现而精准优化,碳纤维材质的使用也进一步减轻了重量。
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还采用了CFRP传动轴。CFRP的高刚度和低重量意味着可以将传动轴制造成为单件式整体部件,而无须中央轴承,从而比前代车型减轻了40%,旋转质量的减轻令节气门响应更加快速精准。发动机舱中的CFRP减振支柱支承进一步减轻了车辆重量,大大提升了动态性能。与铝质部件相比,重量仅为1.5kg的减振支柱支承可提供强大的硬度,对这款车型无与伦比的转向响应性和准确性起到关键作用。
铝质悬架到底好在哪里
BMW M公司的核心技术在于,确保车辆提供极为精确的转向性、极强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无与伦比的牵引力和出色的方向稳定性,同时也非常注重日常实用性。为了将这些特性与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显著增强的性能相结合,设计师对前代BMW M3的车桥进行了进一步研发,所有相关部件均经过全新设计或构造。
低重量和高强度结构是确保车辆能够提供非凡动态驾驶体验的基本条件。仅就双球节减振支柱前桥来说,其铝质结构部件(如控制臂、车轮支架和车桥副车架)的使用就比传统的钢制设计减轻了5Kg重量。
专门为BMW M4双门轿跑车开发的无游隙球形万向节和弹性轴承可确保在横向和纵向均实现最佳且直接的作用力传递。铝质加强板、CFRP前减振支柱和车桥副车架之间的附加螺栓接头均有助于增强前部结构的刚性。
比前代BMW M3更轻的结构还有新款5连杆式后桥。所有控制臂和车轮支架均采用铸铝材质,与前代车型相比,车轮定位部件的非弹簧支撑质量减轻了约3kg。后桥副架与车身之间的刚性连接未使用弹性橡胶元件,其设计源于赛车,可进一步改善车轮定位和方向稳定性。
轮圈的开发从一开始便与车桥的构造过程相结合。对于像BMW M4双门轿跑车这样的高性能车辆而言,除了横向稳定性和制动力之外,转向感与精确性在前桥轮圈的开发中也尤为重要。同时,后桥牵引力、横向稳定性和方向稳定性电是设计师关注的焦点。因此,这两款车型在出厂时将配备轻质铸造轮圈,专门开发的铸造车轮对于减轻汽车的非弹簧支撑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而优化了动态性和高效性。
更胜一筹的操控效果
BMW M4双门轿跑车中采用的电动机械式转向系统是BMW M公司的一项全新开发成果。该系统经过专门调校,可辅助动态驾驶,同时提供直接的转向体验和精确的反馈。集成的电子伺服式助力转向系统可基于车速对转向辅助程度进行电子调节,在任何速度下都能提供最佳的转向特性。BMW M4双门轿跑车的转向系统还为驾驶者提供(Spengler)和蒂莫·格洛克(TimoGlock)在纽博格林赛道对M4进行了反复测试,一步步将M4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的开发中,BMW MZ程师不仅采用了源自赛道的技术,而且从身经百战的赛车手那里获取了丰富经验。举例来说,BMW DTM车手布鲁诺·斯潘格勒和蒂莫·格洛克参与了大量测试工作,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反复试验,其评估重点涉及汽车悬架、轮胎和动力传动系统的所有部件。当原型车通过极为严酷的传奇赛道考验之后,这两位专业级赛车手为BMW M开发团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反馈。
“很荣幸能够为这两款车的开发工作尽一份力”,DTM冠军车手斯潘格勒说到,“开发工作可能还未完全结束,但驾驶体验确实非同一般。悬架设置极具运动性,前桥反馈极为直接,后桥的抓地力同样无与伦比。发动机也令人印象深刻。输出功率如你所愿,即使在低转速下,也能感受到极宽转速区间内强大的马力和扭矩输出。我期待再次驾驶它们,但我更期待2014年驾驶BMW M4 DTM赛车开始首场比赛。”前F1车手,现役BMWDTM车手蒂莫·格洛克对此同样赞不绝口:“这两款车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离心力。”
丰富的赛车经验为动力传动系统增添砝码
BMW MI程师将多年来从赛车运动中获得的经验都应用到了打造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的传动系统中。例如,发动机的强大扭矩通过具有较高抗扭刚度的铸造曲轴进行传递,其较轻的重量也使旋转质量显著减轻。因此,曲轴有助于优化发动机的响应性和加速性,从而对其高速运转特性起到重要作用。
发动机通过6速手动变速器(对于手动挡车型)将动力传递至车轮。该变速器明显比前代更紧凑,并且重量减轻12kg,同时有助于车辆实现最佳的重量分配(几乎为50:50)。作为增强换挡舒适性,手动变速器在其同步器环中采用了创新型碳摩擦衬片。干式油底壳润滑可为变速器的所有部件高效提供润滑油。新款变速器的工作噪声更小,并且能够在降挡时给油门发出信号,这曾是M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一项功能。该接合速度控制功能有助于增强稳定性,这也是最初由赛车工程师开发的。
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印证了BMW M公司对高性能轿车的全新诠释。第四代BMW M3双门轿跑车共生产了超过40000辆,现在,宝马的期望是BMW M4双门轿跑车延续这一辉煌成就。“M4”徽标是该车型系列的标志,这也是双门轿跑车首次与其四门车型同时亮相,后者从逻辑上将被命名为BMWM3。
BMW M4双门轿跑车开发的高转速直列6缸发动机搭配BMW M双涡轮增压技术,可产生最大约430hps的输出功率。其峰值扭矩超过500Nm,比前代BMW M3高30%。此外,发动机的油耗值和排放量也减少了25%左右。整车重量低于1500kg,有助于实现出色的驾驶动态表现和燃油效率。
整合到车身各部位的众多空气动力学措施
正是众多元素完美搭配、相互协调,提供了出色的性能、精确度和灵活性。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拥有低而宽的底盘,以实现良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突显M高性能跑车带来的强劲动力。前部宽大的进气口采用增强型碳纤维(CFRP)部件,车尾底部的空气扩散器也绝非华而不实;它们在空气动力学、冷却性和减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BMW M公司的空气动力学概念已成为其产品开发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工程师需要引导车辆周围的空气流动,以便为卓越的动态性创造最佳条件,还要确保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在极大负荷条件下获得充足的冷却。同时,车辆还应具有良好的Cd值(风阻系数1,尤其是在车速较高时,这是一个影响燃油效率的关键指标。
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的种种细节,例如强劲有力的前保险杠、平稳的底部和风格鲜明的尾翼,在同等程度上降低了前后桥的升力,实现了最佳的操控特性。这些例子以人们熟悉的方式彰显了MI程师在平衡日常实用性和赛道性能方面所获得的成功。前轮后部的空气帘和带一体式通风孔的M格栅等元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前轮拱罩中的紊流。结合线条流畅的外部后视镜,体现了BMW M4双门轿跑车独一无二的设计特点。
全新直列6缸发动机
发动机的高转速特性与涡轮增压技术相得益彰。BMW M公司打造的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见证了直列6缸发动机的回归,该发动机曾在第二代和第三代M3车型中使用。这款全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转速可超过7500rpm,完美结合了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高转速设计实现了快速响应性、宽发动机转速区间内的线性功率输出以及鲜明独特的输出风格;另一反面,BMW双涡轮增压技术可在宽转速区间内提供最大扭矩。该发动机的另一项显著特点是其出色的高效性。
全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比前代V8发动机略有增加,约为430hps,峰值扭矩提高了30%,远远超过500Nm,并具有更宽的转速范围。该发动机还拥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比前代车型的数据降低了25%以上,排放也完全符合EU6标准。
BMW M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包括两个涡轮增压器、高精度直喷系统、Valvetronic电子气和Double-VANOS无级可变双凸轮轴正时系统。可无级调节的气门和凸轮轴正时系统实现了完全可变的进气门升程控制,从而使发动机能够平稳高效地输出动力,降低了油耗和排放。同时,节气门的响应比以往更加快速、精准。
直列6缸发动机采用“闭板式”曲轴箱设计,增加了刚度,并使得气缸压力的提升能够令功率输出最大化。此外,缸径采用双线电弧喷涂涂层,从而取代了缸套,显著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其他技术亮点包括铸造曲轴,提升了扭矩负载能力,重量也更轻。其旋转质量的减轻也提升了节气门响应性和加速性能。
精确的热管理系统
BMW M4双门轿跑车的卓越性能还得益于针对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提供的极为精密的热量管理系统。为了在日常的市内短途驾驶以及在赛道上全力冲刺时均确保最佳的工作温度,M工程师开发出一套高效冷却系统,其中包括用于高温和低温回路、涡轮增压器和变速器的主散热器以及附加散热器,稳温电动水泵则确保发动机能够始终发挥其最大性能。
发动机机油供应系统也彰显了BMW M公司丰富的赛车运动经验。例如,轻质镁铝合金油底壳采用特制护盖,以便在强大的动态横向加速度下限制机油流动。在极端纵向加速和减速的条件下,靠近涡轮增压器的吸油泵和先进的机油回流系统也有助于保持油液的不间断循环。因此,无论是日常驾驶还是在严酷的赛道上,系统均可持续向所有发动机组件供给机油。
两侧双尾管排气系统中创新的风门布置为BMW M4打造出媲美赛车的发动机轰鸣声。这些电控式风门位于后消音器正前方,能够在整个发动机转速范围内减少排气背压,并发出BMW M特有的声音,鲜明而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还可精准反馈发动机的负荷情况。
进一步挖掘发动机潜能
一台连续运转的高转速发动机必然需要更出色的温度控制系统,以保证发动机的运行环境。BMW M4双门轿跑车拥有非同一般的高性能潜力,因此也需要将极为严苛的要求建立在对发动机及外围组件的温度控制方面。为在日常使用、短途旅行以及赛道驾驶中确保最佳的工作温度,BMW MI程师开发出了极为高效的冷却系统。例如,6缸发动机的进气系统配备了一个可冷却进气的间接冷却器,最大程度地增加了进气量和发动机输出功率。除了配有一个主散热器之外,赛车式冷却概念还包括一个附加散热器,用于冷却高温和低温水回路、涡轮增压器和变速器油。这就确保在严苛的驾驶条件下也能实现温度的恒定平衡和不受限制的性能。辅助电动冷却液泵还可在车辆停止时冷却涡轮增压器轴承。
带起步控制功能的7速M双离合器变速器
选装带Drivelogic系统的7速M双离合器变速器,将纯粹的运动性与舒适性这两个看似对立的特性完美融合。除了自动换挡之外,变速器手动模式也可实现迅捷的换挡操作,同时不会中断动力传输。一体式起步控制功能确保了最佳的起步加速性能,其加速表现甚至超过了手动变速器。M双离合器变速器还为驾驶者提供了其他功能,例如可以选择令BMW M4更舒适、更节油甚至更动感的模式。带起步控制功能的7速M双离合器变速器带来了更运动的效果。 动力传输系统的革命
工程师根据碳材料的属性,在制造驱动轴时采用了全新方法,该部件负责将发动机扭矩从变速器传递至后差速器。CFRP增强型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和低重量使驱动轴能够被制造成一个整体装置,而不单独设置中央轴承。除了重量比前代车型减轻40%之外,旋转质量也更轻,从而对油门动作的响应更迅速,动态性更高。
另一项装置是后桥主动式M差速锁,为BMW M4双门轿跑车的性能表现注入了新鲜活力。该电动执行元件可根据需要不断改变锁止效果,从而实现更佳的牵引力,提高车辆的动态适应性,出弯时的转向不足现象得以修正,效果显著。M动态模式是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的一项子功能,可满足驾驶者对超强动力的渴望。通常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根据需要进行干预,以抵消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而M动态模式允许更大程度的车轮滑转,因此车辆漂移更容易。热衷于运动风格和动态驾驶的驾驶者可以尽情享受此项功能,即使车辆达到极限,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仍将介入,除非其被完全关闭。无论选择怎样的设置,驾驶者都应当对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承担责任。
全面采用轻量化设计
并不是一味蛮干地减负,而是恰到好处地减轻重量。智能化轻量设计是BMW M4开发过程中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旨在最大程度地减轻整车质量,令两款车型获得出色的动态性能和堪称典范的高效率。这些措施均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BMW M4的整车质量已降至1500kg以下,这意味着新车型比同等装备的前代车型减少约80kg质量,这对提升驾驶动态和燃油经济性均十分有利。
CFRP增强型碳纤维车顶使BMWM4的重量得以减轻6Kg以上。而此外,该项措施还降低了车辆重心,对提升动态性能具有积极作用。在M4双门轿跑车上,全新开发的后行李厢盖不仅具有个性化的尾部造型,同时其几何形状也针对空气动力学表现而精准优化,碳纤维材质的使用也进一步减轻了重量。
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还采用了CFRP传动轴。CFRP的高刚度和低重量意味着可以将传动轴制造成为单件式整体部件,而无须中央轴承,从而比前代车型减轻了40%,旋转质量的减轻令节气门响应更加快速精准。发动机舱中的CFRP减振支柱支承进一步减轻了车辆重量,大大提升了动态性能。与铝质部件相比,重量仅为1.5kg的减振支柱支承可提供强大的硬度,对这款车型无与伦比的转向响应性和准确性起到关键作用。
铝质悬架到底好在哪里
BMW M公司的核心技术在于,确保车辆提供极为精确的转向性、极强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无与伦比的牵引力和出色的方向稳定性,同时也非常注重日常实用性。为了将这些特性与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显著增强的性能相结合,设计师对前代BMW M3的车桥进行了进一步研发,所有相关部件均经过全新设计或构造。
低重量和高强度结构是确保车辆能够提供非凡动态驾驶体验的基本条件。仅就双球节减振支柱前桥来说,其铝质结构部件(如控制臂、车轮支架和车桥副车架)的使用就比传统的钢制设计减轻了5Kg重量。
专门为BMW M4双门轿跑车开发的无游隙球形万向节和弹性轴承可确保在横向和纵向均实现最佳且直接的作用力传递。铝质加强板、CFRP前减振支柱和车桥副车架之间的附加螺栓接头均有助于增强前部结构的刚性。
比前代BMW M3更轻的结构还有新款5连杆式后桥。所有控制臂和车轮支架均采用铸铝材质,与前代车型相比,车轮定位部件的非弹簧支撑质量减轻了约3kg。后桥副架与车身之间的刚性连接未使用弹性橡胶元件,其设计源于赛车,可进一步改善车轮定位和方向稳定性。
轮圈的开发从一开始便与车桥的构造过程相结合。对于像BMW M4双门轿跑车这样的高性能车辆而言,除了横向稳定性和制动力之外,转向感与精确性在前桥轮圈的开发中也尤为重要。同时,后桥牵引力、横向稳定性和方向稳定性电是设计师关注的焦点。因此,这两款车型在出厂时将配备轻质铸造轮圈,专门开发的铸造车轮对于减轻汽车的非弹簧支撑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而优化了动态性和高效性。
更胜一筹的操控效果
BMW M4双门轿跑车中采用的电动机械式转向系统是BMW M公司的一项全新开发成果。该系统经过专门调校,可辅助动态驾驶,同时提供直接的转向体验和精确的反馈。集成的电子伺服式助力转向系统可基于车速对转向辅助程度进行电子调节,在任何速度下都能提供最佳的转向特性。BMW M4双门轿跑车的转向系统还为驾驶者提供(Spengler)和蒂莫·格洛克(TimoGlock)在纽博格林赛道对M4进行了反复测试,一步步将M4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的开发中,BMW MZ程师不仅采用了源自赛道的技术,而且从身经百战的赛车手那里获取了丰富经验。举例来说,BMW DTM车手布鲁诺·斯潘格勒和蒂莫·格洛克参与了大量测试工作,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反复试验,其评估重点涉及汽车悬架、轮胎和动力传动系统的所有部件。当原型车通过极为严酷的传奇赛道考验之后,这两位专业级赛车手为BMW M开发团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反馈。
“很荣幸能够为这两款车的开发工作尽一份力”,DTM冠军车手斯潘格勒说到,“开发工作可能还未完全结束,但驾驶体验确实非同一般。悬架设置极具运动性,前桥反馈极为直接,后桥的抓地力同样无与伦比。发动机也令人印象深刻。输出功率如你所愿,即使在低转速下,也能感受到极宽转速区间内强大的马力和扭矩输出。我期待再次驾驶它们,但我更期待2014年驾驶BMW M4 DTM赛车开始首场比赛。”前F1车手,现役BMWDTM车手蒂莫·格洛克对此同样赞不绝口:“这两款车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离心力。”
丰富的赛车经验为动力传动系统增添砝码
BMW MI程师将多年来从赛车运动中获得的经验都应用到了打造全新BMW M4双门轿跑车的传动系统中。例如,发动机的强大扭矩通过具有较高抗扭刚度的铸造曲轴进行传递,其较轻的重量也使旋转质量显著减轻。因此,曲轴有助于优化发动机的响应性和加速性,从而对其高速运转特性起到重要作用。
发动机通过6速手动变速器(对于手动挡车型)将动力传递至车轮。该变速器明显比前代更紧凑,并且重量减轻12kg,同时有助于车辆实现最佳的重量分配(几乎为50:50)。作为增强换挡舒适性,手动变速器在其同步器环中采用了创新型碳摩擦衬片。干式油底壳润滑可为变速器的所有部件高效提供润滑油。新款变速器的工作噪声更小,并且能够在降挡时给油门发出信号,这曾是M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一项功能。该接合速度控制功能有助于增强稳定性,这也是最初由赛车工程师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