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是支持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供电压力的逐渐增加让发电设备面临巨大的安全问题。本文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意见,希望以下论述可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设备维护
引言
当下,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发电厂数量逐渐增加,其中各个发电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些发电设备往往结构复杂并且体积较大,一旦在运行中发生故障,那么这些设备的维修将会是一个庞大工程。所以就需要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做好设备管理与维护。
1 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1)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工业化发展实际情况,在电气设备生产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电厂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化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配置部分性能欠佳的电气设备,这样就造成存在着安全隐患,后期故障处理以及整体维护较为复杂,难以有效提升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
(2)结合电厂重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来看,为了保障电厂的平稳高效运行,则应全面保障合理控制相关设备。但从实际来看,大部分技术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偏低,在电气操作中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的情况,无法保障按照规范要求科学合理管理电气设备,影响到设备后续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在全面落实电气设备检修制度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只有保障稳定化的供电状态,方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电器运行设备。从实际来看,部分电厂并没重视设备检修工作,难以将设备检修制度落实到位,相应的岗位工作态度存在着敷衍了事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设备检修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所涉及到的检修技术培训、学习活动等难以全面展开,也不利于全面提升设备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影响到电厂中电气设备的正常化运行。
2 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2.1 深化电气设备管理意识
在全面推动电厂设备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障全面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应不断重视加强设备管理理念的创新,从各个方面认识到电气设备管理对于维系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并积极从整体开始有效的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同时,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从实际出发,积极总结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合理实现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划,不断落实岗位责任意识,全面保障管理维护水平的提升。发电厂在电气设备的管理实践中,可以专门成立管理小组,从实际运行状态出发,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的逐步完善,要求全面落实好制度的可行性内容。在此环节中,加强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人员的管理意识。另外,还应加强电气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全面开展规范化电气设备管理,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另外,管理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加强设备的监督、采购管理水平,全面维护好设备的稳定运行要求,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的目标。
2.2 加大设备维护管理力度
在发电厂的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全面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从电厂实际运行特点出发,合理化从整体明确电气设备维护管理的有效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技术进步带来了大量的新型电力设备,这就应引起发电厂的重视,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管理力度;二是,结合实际需求全面进行设备维护流程的优化。在具体维护电气设备的实践环节中,重视维护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积极构建正确的设备维护理念,有效保障满足维护技术和管理制度融合发展,结合故障特点选择合适的维修技术,明确相应的故障参数、图纸档案等信息的合理化应用,积极为保障高效的电力设备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技术人员应结合电厂的总体运行情况,结合经济性角度来实现设备维护方式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同时,应重视在规定时间内保障电气设备满足电厂运营要求,重点开展动态化的运行状态监测,落实弄清楚具体故障所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面降低故障生产率。
2.3 改进设备故障检修机制
针对电厂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一定要检修人员熟悉设备运行原理及特点,借助于合理化的检修技术,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要求,实现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全面延长。在具体的检修时间环节,应加强对于电厂运行中的变压器、电容器保护装置、电压互感器、主变开关柜等设备状态的监测工作。如果存在着老化设备的情况,以及异常化运行状态,应及时予以更换和检修,全面落实设备的正常化运行。另外,检修人员应重视故障检修机制的创新发展,落实具体的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所涉及到的湿度、温度、雷电等所造成的故障问题。最后,应坚持从细节入手,保障设备检修制度的逐步完善,合理化明确所涉及到的防潮、防火以及防雷接地等工作,落实好具体的设备检修制度内容,不断实现检修流程的规范化发展,积极为设备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健全设备维护体系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检修体系以及设备维护体系,应用评分制的方式维护设备健康运行。在维护评分过程中,如果设备运行分数达不到相关规定标注,就需要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并且在日常生产过程当中,还需要进一步重视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每次维护工作之后都需要将维护信息进行记录[1]。例如,设备维护人员需要将设备的断路原因、电压数值以及故障发生时间等内容进行记录,并加强对电力设备漏气、漏电以及绝缘性差等问题的分析。同时,为了让电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好发挥作用,在维护体系当中,将设备运行情况应用百分制的形式进行体现,当设备运行分数大于80分则可以不用进行维护检修,当分数为30~80之间,则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当分数小于30分,则必须立即对设备进行检修。
2.5 优化设备管理模式
结合发电厂的运行实际要求,为了全面保障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应在传统的设备检修工作基础上,积极保障实现管理模式及方式的创新,从电气设备的故障特点出发,有效实现检修措施的优化发展,也有助于全面推动电气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发展,实现预期的设备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实现设备管理模式的逐步优化环节,还应从实际出发来实现电气设备改造各方面的工作,重视一次及二次设备的改造,特别加强电压保护装置及主变压器等运行动态变化,全面实现高质量的设备维护效率。
总结
总而言之,发电厂电气设备具有很明显的复杂性,很容易因为操作失误发生故障,进而对整个发电厂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可以更好的让这些发电设备正常生产,必须要重视管理与维护工作。在实际管理与维护中,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制度,爭取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彦君.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视界,2021(04):92-93.
[2]毛健.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方法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03):21-22.
[3]赵晓林,肖文波.发电厂电气设备提高运行效率的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2016(25):44-45.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设备维护
引言
当下,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发电厂数量逐渐增加,其中各个发电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些发电设备往往结构复杂并且体积较大,一旦在运行中发生故障,那么这些设备的维修将会是一个庞大工程。所以就需要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做好设备管理与维护。
1 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1)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工业化发展实际情况,在电气设备生产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电厂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化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配置部分性能欠佳的电气设备,这样就造成存在着安全隐患,后期故障处理以及整体维护较为复杂,难以有效提升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
(2)结合电厂重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来看,为了保障电厂的平稳高效运行,则应全面保障合理控制相关设备。但从实际来看,大部分技术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偏低,在电气操作中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的情况,无法保障按照规范要求科学合理管理电气设备,影响到设备后续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在全面落实电气设备检修制度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只有保障稳定化的供电状态,方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电器运行设备。从实际来看,部分电厂并没重视设备检修工作,难以将设备检修制度落实到位,相应的岗位工作态度存在着敷衍了事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设备检修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所涉及到的检修技术培训、学习活动等难以全面展开,也不利于全面提升设备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影响到电厂中电气设备的正常化运行。
2 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2.1 深化电气设备管理意识
在全面推动电厂设备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障全面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应不断重视加强设备管理理念的创新,从各个方面认识到电气设备管理对于维系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并积极从整体开始有效的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同时,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从实际出发,积极总结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合理实现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划,不断落实岗位责任意识,全面保障管理维护水平的提升。发电厂在电气设备的管理实践中,可以专门成立管理小组,从实际运行状态出发,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的逐步完善,要求全面落实好制度的可行性内容。在此环节中,加强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人员的管理意识。另外,还应加强电气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全面开展规范化电气设备管理,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另外,管理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加强设备的监督、采购管理水平,全面维护好设备的稳定运行要求,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的目标。
2.2 加大设备维护管理力度
在发电厂的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全面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从电厂实际运行特点出发,合理化从整体明确电气设备维护管理的有效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技术进步带来了大量的新型电力设备,这就应引起发电厂的重视,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管理力度;二是,结合实际需求全面进行设备维护流程的优化。在具体维护电气设备的实践环节中,重视维护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积极构建正确的设备维护理念,有效保障满足维护技术和管理制度融合发展,结合故障特点选择合适的维修技术,明确相应的故障参数、图纸档案等信息的合理化应用,积极为保障高效的电力设备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技术人员应结合电厂的总体运行情况,结合经济性角度来实现设备维护方式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同时,应重视在规定时间内保障电气设备满足电厂运营要求,重点开展动态化的运行状态监测,落实弄清楚具体故障所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面降低故障生产率。
2.3 改进设备故障检修机制
针对电厂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一定要检修人员熟悉设备运行原理及特点,借助于合理化的检修技术,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要求,实现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全面延长。在具体的检修时间环节,应加强对于电厂运行中的变压器、电容器保护装置、电压互感器、主变开关柜等设备状态的监测工作。如果存在着老化设备的情况,以及异常化运行状态,应及时予以更换和检修,全面落实设备的正常化运行。另外,检修人员应重视故障检修机制的创新发展,落实具体的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所涉及到的湿度、温度、雷电等所造成的故障问题。最后,应坚持从细节入手,保障设备检修制度的逐步完善,合理化明确所涉及到的防潮、防火以及防雷接地等工作,落实好具体的设备检修制度内容,不断实现检修流程的规范化发展,积极为设备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健全设备维护体系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检修体系以及设备维护体系,应用评分制的方式维护设备健康运行。在维护评分过程中,如果设备运行分数达不到相关规定标注,就需要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并且在日常生产过程当中,还需要进一步重视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每次维护工作之后都需要将维护信息进行记录[1]。例如,设备维护人员需要将设备的断路原因、电压数值以及故障发生时间等内容进行记录,并加强对电力设备漏气、漏电以及绝缘性差等问题的分析。同时,为了让电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好发挥作用,在维护体系当中,将设备运行情况应用百分制的形式进行体现,当设备运行分数大于80分则可以不用进行维护检修,当分数为30~80之间,则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当分数小于30分,则必须立即对设备进行检修。
2.5 优化设备管理模式
结合发电厂的运行实际要求,为了全面保障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应在传统的设备检修工作基础上,积极保障实现管理模式及方式的创新,从电气设备的故障特点出发,有效实现检修措施的优化发展,也有助于全面推动电气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发展,实现预期的设备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实现设备管理模式的逐步优化环节,还应从实际出发来实现电气设备改造各方面的工作,重视一次及二次设备的改造,特别加强电压保护装置及主变压器等运行动态变化,全面实现高质量的设备维护效率。
总结
总而言之,发电厂电气设备具有很明显的复杂性,很容易因为操作失误发生故障,进而对整个发电厂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可以更好的让这些发电设备正常生产,必须要重视管理与维护工作。在实际管理与维护中,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制度,爭取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彦君.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视界,2021(04):92-93.
[2]毛健.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方法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03):21-22.
[3]赵晓林,肖文波.发电厂电气设备提高运行效率的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2016(2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