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关键。为此,我校借“课题研究”的东风,扎实抓好校本教研,紧紧围绕“课题研究”这个中心,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怎样做好课题研究
(1)问题(课题)。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能否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态度提问;教师能否以“当事人”而非“局外人”的角色提问,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改进程度。因此,我建议教师这次研究的课题是“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是在教室里发生的“真实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仅此还不够,还要把教师的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教室里发生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唯有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
(2)设计。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课题研究的实际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研究活动的直接依据,鼓励教师把日常的备课活动提升到教学设计的高度来认识,使各课与研究成为一件事而非两件事,这也正是“教学即研究”口号的本意。
(3)行动。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于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验证性,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能性。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总结(即结题)。它在校本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怎样实施?
(1)利用课题研究,抓教师专业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呢?这是不少年轻教师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这涉及到学习的策略。我向他们推荐的学习策略是:基本理论要认真学,本职业务要深入学,修身知识要勤奋学,急需知识要抢先学。
(2)专业知识是一位教师外在美的依托。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这些知识我建议教师要经常学,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经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所以我建议教师要系统地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好的文章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读后受益匪浅。
(3)搭建“三网”网络学习平台,获取课题研究的资料。a、“地网”,鼓励教师在互联网的知识海洋中邀游。b、“天网”鼓励教师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安康教育台及远程资源的节目,及时了解教育信息,为自己充电。c、人网,通过听课、评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切磋教艺。
(4)让读书成为好习惯,我们规定一个教师每学期读一本自己崇拜的教育专家的专著,读15篇以上的教育刊物的好文章。
(5)让课题研究在丰富教学实践中结硕果。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教师务必立足于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在听课时,我发现部分教师只会照搬教案,生硬乏味。学生一点不来劲,症结在哪里?关键是缺乏研究,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研究,就不能对教学文本深刻解读;没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没有研究,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反之,有了研究,必将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结出硕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应该坚信: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实践——让自己享受生活;反思——让自己更加聪明;研究——让自己拥有充实的教育人生。(作者单位陕西旬阳县刘店小学)
怎样做好课题研究
(1)问题(课题)。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能否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态度提问;教师能否以“当事人”而非“局外人”的角色提问,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改进程度。因此,我建议教师这次研究的课题是“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是在教室里发生的“真实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仅此还不够,还要把教师的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教室里发生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唯有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
(2)设计。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课题研究的实际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研究活动的直接依据,鼓励教师把日常的备课活动提升到教学设计的高度来认识,使各课与研究成为一件事而非两件事,这也正是“教学即研究”口号的本意。
(3)行动。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于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验证性,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能性。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总结(即结题)。它在校本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怎样实施?
(1)利用课题研究,抓教师专业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呢?这是不少年轻教师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这涉及到学习的策略。我向他们推荐的学习策略是:基本理论要认真学,本职业务要深入学,修身知识要勤奋学,急需知识要抢先学。
(2)专业知识是一位教师外在美的依托。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这些知识我建议教师要经常学,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经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所以我建议教师要系统地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好的文章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读后受益匪浅。
(3)搭建“三网”网络学习平台,获取课题研究的资料。a、“地网”,鼓励教师在互联网的知识海洋中邀游。b、“天网”鼓励教师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安康教育台及远程资源的节目,及时了解教育信息,为自己充电。c、人网,通过听课、评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切磋教艺。
(4)让读书成为好习惯,我们规定一个教师每学期读一本自己崇拜的教育专家的专著,读15篇以上的教育刊物的好文章。
(5)让课题研究在丰富教学实践中结硕果。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课堂是教师的试验田,教师务必立足于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在听课时,我发现部分教师只会照搬教案,生硬乏味。学生一点不来劲,症结在哪里?关键是缺乏研究,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研究,就不能对教学文本深刻解读;没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没有研究,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反之,有了研究,必将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结出硕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应该坚信: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实践——让自己享受生活;反思——让自己更加聪明;研究——让自己拥有充实的教育人生。(作者单位陕西旬阳县刘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