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发生破裂的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其对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预测作用。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夹闭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4例。其中28例为术中动脉瘤破裂组,56例为未破裂组。基于术前CT血管成像建模,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组动脉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对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预测作用。
结果动脉瘤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动脉瘤的最长径分别为(12.93±8.12)mm、(10.43±5.65)mm,体颈比值分别为1.71±0.59、1.25±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瘤破裂组和未破裂组的中位标准化表面最大剪切力(NWSSM)分别为0.56 (0.07~1.03)、0.73 (0.21~1.69),平均表面剪切力梯度分别为14.31±7.19、11.61±6.52,中位剪切力震荡指数(OSI)分别为0.006 8 (0.001 1~0.014 4)、0.002 4 (0.000 8~0.007 3),中位低剪切力面积比(LSAR)分别为0.39 (0.19~0.73)、0.28 (0.12~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颈比值(OR=3.92, 95% CI:1.18~12.99,P=0.030)、NWSSM(OR=0.44, 95% CI:0.31~0.63,P=0.001)、OSI(OR=14.84, 95% CI: 11.20~18.90,P=0.001)是动脉瘤术中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体颈比值、NWSSM及OSI判断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793、0.729(均P<0.01)。
结论体颈比值、NWSSM及OSI是动脉瘤在夹闭术中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术中动脉瘤破裂有较好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