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妖娆的闪电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只把闪电视为灾害,绝对是暴殄天物。复杂的多变空气环境中,闪电有很多类型,身姿各异,万分妖娆。为了一睹天光之美,敢于冒险的人愿意追逐闪电的脚步到天涯海角,这样的故事很多。笔者不想讲故事,还是来扒一扒那些仙子一般平日里少见的闪电吧。
红色精灵(Red Sprites)
红色精灵闪电是一种发生在积雨云之上的大规模放电现象,其大小形态变化很大。这种现象是由云层与地面间的正闪电引起的。
照片摄于美国中西部小镇雷德威洛(Red Willow County)
蓝色喷流(BlueJets)
蓝色喷流要比红色精灵稀少得多,通常呈细锥形,从积雨云的顶端一直延伸到离地面40公里~50公里的电离层,并非直接由闪电引起(但它们似乎与雷暴中的强冰雹现象有关)。蓝色喷流在1989年10月21日由一艘经过澳大利亚上空的航天飞机初次观测到。关于蓝色喷流的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在1994年阿拉斯加大学对红色精灵的一次研究中拍摄的。
球形闪电(Werner Burger)
照片摄于1978年奥地利福拉尔贝格地区
关于球形闪电,科学家们知之不多。它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直径从十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呈球状,能够钻进住宅,引起大火。也有人说它温度极低,飘过雪地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奥地利物理学家约瑟夫·皮尔(Joseph Peer)和亚历山大·肯德(Alexander Kendl)则认为球形闪电可能是频繁发生的闪电,致使磁场强大到让人产生幻觉。
迄今为止,自然界球形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来自于中国。 2012年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在青海省一个雷暴天气中绘制辐射地图时,意外记录下了一个球形闪电的光谱图。
火山闪电(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照片拍摄的是2010年冰岛Eyjafjallaj?kull火山爆发时伴生的雷电景观。
不只在雷雨天,闪电也出没于火山爆发时腾起的烟云中。关于火山闪电的成因有很多说法,地质学认为,火山烟云的电荷可能是来源于岩石的破碎和火山灰颗粒的摩擦,或者是由岩浆与火山口的摩擦产生。在气象学家看来,火山喷发出的烟云与雷暴云差不多,只不过里面还混杂着火山灰等杂质。两种说法的最大差别在于火山闪电的产生是否有水的参与,前者的解释被称为“干”的机制,后者叫“湿”的机制。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只把闪电视为灾害,绝对是暴殄天物。复杂的多变空气环境中,闪电有很多类型,身姿各异,万分妖娆。为了一睹天光之美,敢于冒险的人愿意追逐闪电的脚步到天涯海角,这样的故事很多。笔者不想讲故事,还是来扒一扒那些仙子一般平日里少见的闪电吧。
红色精灵(Red Sprites)
红色精灵闪电是一种发生在积雨云之上的大规模放电现象,其大小形态变化很大。这种现象是由云层与地面间的正闪电引起的。
照片摄于美国中西部小镇雷德威洛(Red Willow County)
蓝色喷流(BlueJets)
蓝色喷流要比红色精灵稀少得多,通常呈细锥形,从积雨云的顶端一直延伸到离地面40公里~50公里的电离层,并非直接由闪电引起(但它们似乎与雷暴中的强冰雹现象有关)。蓝色喷流在1989年10月21日由一艘经过澳大利亚上空的航天飞机初次观测到。关于蓝色喷流的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在1994年阿拉斯加大学对红色精灵的一次研究中拍摄的。
球形闪电(Werner Burger)
照片摄于1978年奥地利福拉尔贝格地区
关于球形闪电,科学家们知之不多。它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直径从十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呈球状,能够钻进住宅,引起大火。也有人说它温度极低,飘过雪地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奥地利物理学家约瑟夫·皮尔(Joseph Peer)和亚历山大·肯德(Alexander Kendl)则认为球形闪电可能是频繁发生的闪电,致使磁场强大到让人产生幻觉。
迄今为止,自然界球形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来自于中国。 2012年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在青海省一个雷暴天气中绘制辐射地图时,意外记录下了一个球形闪电的光谱图。
火山闪电(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照片拍摄的是2010年冰岛Eyjafjallaj?kull火山爆发时伴生的雷电景观。
不只在雷雨天,闪电也出没于火山爆发时腾起的烟云中。关于火山闪电的成因有很多说法,地质学认为,火山烟云的电荷可能是来源于岩石的破碎和火山灰颗粒的摩擦,或者是由岩浆与火山口的摩擦产生。在气象学家看来,火山喷发出的烟云与雷暴云差不多,只不过里面还混杂着火山灰等杂质。两种说法的最大差别在于火山闪电的产生是否有水的参与,前者的解释被称为“干”的机制,后者叫“湿”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