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校车范例
美国的校车标准是在1939年制定的,制定者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富兰克林。70多年来,黄色的校车一直穿行在美国的大街小巷,成为学生上学的最重要交通工具。在一张网络流传的照片里,一辆与校车相撞的悍马汽车,被巨大的撞击力变成了一堆废铁,而校车安然无恙。校车多由政府进行监管并交付私人公司运营。
美国校车的生产标准由联邦政府统一制定,并且有指定的生产商,由于校车在设计中有很多特殊的安全保护措施,所以社会车辆不能充当校车。
例如每辆校车都有双色指示灯。当校车减速时,黄色灯光会闪动,提醒周边车辆减速慢行;而当校车停靠时,会有红色的灯光闪烁,提醒周边车辆注意;当学生在上下校车时,所有的车辆必须停车等待。这个半个多世纪前(1946年)就在美国大部分州立法中记录在案的条例,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校车司机的甄选方面,首先需要考取专门的校车驾照,即便通过了考试,也不意味着他们有资格驾驶校车。新驾驶员正式驾驶校车之前,还要在熟练驾驶员的指导下工作一段时间,合格之后才能独自驾驶。
在此以外,各州政府还会对校车司机进行一系列的背景调查,犯罪记录、不良行驶记录、身体状况甚至酗酒记录等因素,都将决定他们能否上岗。
民办学校不轻松
“前段时间发生的甘肃校车逆行、北京门头沟幼儿园聘请有10年吸毒史的人做校车司机等事件,就是没有安全观念的行为,把孩子的生命当儿戏。”中山大学现代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在“广州教育半月谈之校车安全沙龙”上说起这个问题就痛心疾首。他觉得,在中国,安全教育必须要纳入到全民教育中去,除了对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还要向全社会灌输安全观念。
最近10年,国内很多小学校因为出生率下降,出现了合并学校的现象,因为学生不能就近入学,所以校车开始出现,而频发的校车事故,使校车安全成为市民热议的社会话题:有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就近上学的难度……摆在这些问题前的质疑是:校车问题都没解决,怎么能够搞好教育呢?
在冯增俊发言的“广州教育半月谈之校车安全沙龙”上,本刊记者看到了引发讨论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而在会场里最引发争议的地方在于:草案规定,学校未做好6类工作让校车出现学生伤亡事故的,将责令暂停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这让出席沙龙的广州民办学校领导感到了不小压力。
投入不足才是绊脚石
有意思的是,当谈到广州校车的现状时,与会代表们都将矛头直指资金的紧缺。广州真光中学副校长艾连娣说:“我们每月都要为每个学生倒贴50元—80元。”据了解,民办学校真光中英文小学共有学生800余人,除去住校的100位左右的学生只在周末回家外,学校向需要搭乘校车上下学的学生每人每月收取费用150元,但据学校的统计,每人至少须交200元才能有效维持校车服务的运行。
各级财政投入不足一直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校车)没有确定谁是权利主体,(校车安全)条例等于废纸一样。谁该为校车买单,美国校车是政府买单,我国用校车是最穷的单位,好学校根本不用校车。政府应该真正意义上成为政府,要用税款帮助有需要的人。”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说。
他建议,在广州市,65岁以上老人能免费乘车,在校青少年是否能够全部免费乘公交车?他的观点是:校车接送学生应该成为公共教育服务的一部分,由政府买单而不是学校。
在即将出台的广州校车管理办法中,似乎会将临时校车纳入管理,符合标准的公交车、村巴、企业用车都能固定时段接送学生,并且享受和校车同样的优先权。但这似乎很难说是长久之计。而在与会的教育界人士看来,他们的讨论也好、质疑也罢,的确是真心希望国家各级部门和学校联合起来,使校车的管理更加制度化、系统化。
美国的校车标准是在1939年制定的,制定者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富兰克林。70多年来,黄色的校车一直穿行在美国的大街小巷,成为学生上学的最重要交通工具。在一张网络流传的照片里,一辆与校车相撞的悍马汽车,被巨大的撞击力变成了一堆废铁,而校车安然无恙。校车多由政府进行监管并交付私人公司运营。
美国校车的生产标准由联邦政府统一制定,并且有指定的生产商,由于校车在设计中有很多特殊的安全保护措施,所以社会车辆不能充当校车。
例如每辆校车都有双色指示灯。当校车减速时,黄色灯光会闪动,提醒周边车辆减速慢行;而当校车停靠时,会有红色的灯光闪烁,提醒周边车辆注意;当学生在上下校车时,所有的车辆必须停车等待。这个半个多世纪前(1946年)就在美国大部分州立法中记录在案的条例,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校车司机的甄选方面,首先需要考取专门的校车驾照,即便通过了考试,也不意味着他们有资格驾驶校车。新驾驶员正式驾驶校车之前,还要在熟练驾驶员的指导下工作一段时间,合格之后才能独自驾驶。
在此以外,各州政府还会对校车司机进行一系列的背景调查,犯罪记录、不良行驶记录、身体状况甚至酗酒记录等因素,都将决定他们能否上岗。
民办学校不轻松
“前段时间发生的甘肃校车逆行、北京门头沟幼儿园聘请有10年吸毒史的人做校车司机等事件,就是没有安全观念的行为,把孩子的生命当儿戏。”中山大学现代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在“广州教育半月谈之校车安全沙龙”上说起这个问题就痛心疾首。他觉得,在中国,安全教育必须要纳入到全民教育中去,除了对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还要向全社会灌输安全观念。
最近10年,国内很多小学校因为出生率下降,出现了合并学校的现象,因为学生不能就近入学,所以校车开始出现,而频发的校车事故,使校车安全成为市民热议的社会话题:有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就近上学的难度……摆在这些问题前的质疑是:校车问题都没解决,怎么能够搞好教育呢?
在冯增俊发言的“广州教育半月谈之校车安全沙龙”上,本刊记者看到了引发讨论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而在会场里最引发争议的地方在于:草案规定,学校未做好6类工作让校车出现学生伤亡事故的,将责令暂停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这让出席沙龙的广州民办学校领导感到了不小压力。
投入不足才是绊脚石
有意思的是,当谈到广州校车的现状时,与会代表们都将矛头直指资金的紧缺。广州真光中学副校长艾连娣说:“我们每月都要为每个学生倒贴50元—80元。”据了解,民办学校真光中英文小学共有学生800余人,除去住校的100位左右的学生只在周末回家外,学校向需要搭乘校车上下学的学生每人每月收取费用150元,但据学校的统计,每人至少须交200元才能有效维持校车服务的运行。
各级财政投入不足一直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校车)没有确定谁是权利主体,(校车安全)条例等于废纸一样。谁该为校车买单,美国校车是政府买单,我国用校车是最穷的单位,好学校根本不用校车。政府应该真正意义上成为政府,要用税款帮助有需要的人。”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说。
他建议,在广州市,65岁以上老人能免费乘车,在校青少年是否能够全部免费乘公交车?他的观点是:校车接送学生应该成为公共教育服务的一部分,由政府买单而不是学校。
在即将出台的广州校车管理办法中,似乎会将临时校车纳入管理,符合标准的公交车、村巴、企业用车都能固定时段接送学生,并且享受和校车同样的优先权。但这似乎很难说是长久之计。而在与会的教育界人士看来,他们的讨论也好、质疑也罢,的确是真心希望国家各级部门和学校联合起来,使校车的管理更加制度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