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电台主持说,她曾接到一个求助电话,一对老人看到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这个食物有问题,那个添加剂非食用,还有农残、激素等,觉得现在吃什么都不安全,已经到了无食物可选的地步,心情非常焦虑。实际上,现实中有这种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也导致了有人一味追求天然、无添加,有人迷信自制食物,有人着迷于一切“有机食品”。其实,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与其惶恐不安,不如放平心态,用正确的态度来接纳不完美的食物。
有利也有害——食物本不完美
食物的作用是给人体提供各类营养素,满足机体基础代谢与生命活动所需,因此需要摄入尽可能多样的食物满足身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任何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再好的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这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说的“食物多样化”的原因之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食物也不例外——给人类提供营养,这是食物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含有一些人体不需要,甚至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这就是食物有害的一面。我们希望利用其有利方面,采取有效方法避免有害方面。前面提到老人觉得没有可选的安全食物,原因就在于太过关注食物有害的方面,导致对食物恐慌,心理压力过大,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与健康。
食物给人类带来的不利方面,常用风险来描述。风险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存在风险。食品风险可以用两个方面来描述:
1. 风险因子即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任何有毒有害物质都是需要剂量的,离开剂量谈毒性没有意义,例如铁具有重要生理作用,但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一种物质本身毒性很低或者剂量不足以对人身体造成伤害,我们就认为低风险或者没有风险。
2. 风险因子发生的概率。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存在概率,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低,我们也认为低风险或没有风险。
趋利避害——食物的选择与处理
现在大家比较关注农药、化肥残留问题,曾经有植保学家说他本人很少吃叶菜类,建议多吃根茎类蔬菜,因为所有蔬菜里叶菜类农药残留是最高的——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他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可以避免农药的过量摄入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但这只是从农药残留角度分析后作出的结论,完全忽略了营养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蔬菜日食用量是300~500 g,蔬菜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其中叶菜类蔬菜有“全能王”的称号,尤其是深色蔬菜,含有的营养素非常丰富。如果只是考虑农药残留就不去吃叶菜类蔬菜,必然失去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全能王”所带来的恩赐。
最佳做法就是享受叶菜类蔬菜给我们提供的营养,尽量减少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1. 消除恐惧心理:相信政府的能力、食品安全的现状,农药残留由农业部、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单位负责监管,经过层层把关,进入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是相对安全的,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可以适当选购绿色、有机蔬菜,但不要迷信“有机”的效果,也不要为普通食物担忧恐慌。
2. 正确的洗菜方法:未切的蔬菜在淡盐水或清水中浸泡,使用果蔬清洗剂,使用淀粉等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最重要的是保证适当的机械摩擦以及流动水的冲洗。机械摩擦指的是用手搓洗、刷子刷洗等,流动水冲洗保证残留物质的脱落以及防止二次污染。
3. 去皮:农药残留大部分集中在果蔬的表皮,去皮也是减少农药残留的可行方法,但去皮会导致营养素损失,比如苹果皮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要远远高于果肉。是不是去皮可根据个人选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中国消费者去皮食用苹果,但如果苹果来源可以保证的话,综合营养角度考虑,无需去皮。
其实,从土壤学家的角度考虑,吃根茎类蔬菜意味着风险高,因为根茎类蔬菜含有的硝酸盐含量要远远高于叶菜类。硝酸盐本身没有健康问题,但硝酸盐在经阳光暴晒或者蔬菜不新鲜时,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可导致中毒并有致癌作用。但从另一方面说,根茎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花青素、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摄入新鲜的食物,新鲜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很低,健康风险非常低,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
营养与安全是食物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的表现,需要我们去平衡。过分关注安全,会导致心理恐慌、营养摄入不足、心理压力过大,这都是影响健康的杀手。关注食品安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过分关注安全却损害了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保证营养素的充足供应、充足的运动与睡眠、良好的心情,了解一些营养去安全知识避免恐慌心理,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尽量降低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王道。
有利也有害——食物本不完美
食物的作用是给人体提供各类营养素,满足机体基础代谢与生命活动所需,因此需要摄入尽可能多样的食物满足身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任何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再好的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这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说的“食物多样化”的原因之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食物也不例外——给人类提供营养,这是食物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含有一些人体不需要,甚至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这就是食物有害的一面。我们希望利用其有利方面,采取有效方法避免有害方面。前面提到老人觉得没有可选的安全食物,原因就在于太过关注食物有害的方面,导致对食物恐慌,心理压力过大,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与健康。
食物给人类带来的不利方面,常用风险来描述。风险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存在风险。食品风险可以用两个方面来描述:
1. 风险因子即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任何有毒有害物质都是需要剂量的,离开剂量谈毒性没有意义,例如铁具有重要生理作用,但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一种物质本身毒性很低或者剂量不足以对人身体造成伤害,我们就认为低风险或者没有风险。
2. 风险因子发生的概率。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存在概率,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低,我们也认为低风险或没有风险。
趋利避害——食物的选择与处理
现在大家比较关注农药、化肥残留问题,曾经有植保学家说他本人很少吃叶菜类,建议多吃根茎类蔬菜,因为所有蔬菜里叶菜类农药残留是最高的——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他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可以避免农药的过量摄入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但这只是从农药残留角度分析后作出的结论,完全忽略了营养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蔬菜日食用量是300~500 g,蔬菜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其中叶菜类蔬菜有“全能王”的称号,尤其是深色蔬菜,含有的营养素非常丰富。如果只是考虑农药残留就不去吃叶菜类蔬菜,必然失去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全能王”所带来的恩赐。
最佳做法就是享受叶菜类蔬菜给我们提供的营养,尽量减少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1. 消除恐惧心理:相信政府的能力、食品安全的现状,农药残留由农业部、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单位负责监管,经过层层把关,进入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是相对安全的,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可以适当选购绿色、有机蔬菜,但不要迷信“有机”的效果,也不要为普通食物担忧恐慌。
2. 正确的洗菜方法:未切的蔬菜在淡盐水或清水中浸泡,使用果蔬清洗剂,使用淀粉等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最重要的是保证适当的机械摩擦以及流动水的冲洗。机械摩擦指的是用手搓洗、刷子刷洗等,流动水冲洗保证残留物质的脱落以及防止二次污染。
3. 去皮:农药残留大部分集中在果蔬的表皮,去皮也是减少农药残留的可行方法,但去皮会导致营养素损失,比如苹果皮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要远远高于果肉。是不是去皮可根据个人选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中国消费者去皮食用苹果,但如果苹果来源可以保证的话,综合营养角度考虑,无需去皮。
其实,从土壤学家的角度考虑,吃根茎类蔬菜意味着风险高,因为根茎类蔬菜含有的硝酸盐含量要远远高于叶菜类。硝酸盐本身没有健康问题,但硝酸盐在经阳光暴晒或者蔬菜不新鲜时,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可导致中毒并有致癌作用。但从另一方面说,根茎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花青素、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摄入新鲜的食物,新鲜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很低,健康风险非常低,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
营养与安全是食物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的表现,需要我们去平衡。过分关注安全,会导致心理恐慌、营养摄入不足、心理压力过大,这都是影响健康的杀手。关注食品安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过分关注安全却损害了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保证营养素的充足供应、充足的运动与睡眠、良好的心情,了解一些营养去安全知识避免恐慌心理,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尽量降低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