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程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实效性一直以来是教育者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教学具有价值特殊性和教育方法的独特性,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其独特性,实现教学的实效性,突出表现在对“基础”课程教学的规范性向度把握和差异性运用中。
一“基础”课教学的规范性向度
“基础”课的规范性来源于该课程性质、目的的特殊性。作为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所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基础”课教学不能偏离这个基本方向。
(一)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社会功能中,政治功能是显而易见,尤为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进行政治思想的传播、对政治意识的培养、引导政治行为等方式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引导社会主义思潮、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基础”课的教学中,也必须以此为教学目标,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首先必须坚持的规范性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尤其对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优越性比较”、“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与集体”、“民主与自由”等问题要有清晰的解答。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内涵、理解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只有在对这些问题讲解清晰的前提下,课程教学围绕此展开的其他内容才能得到认同,形成心里认同趋势。
(二)符合提升思想境界的要求
“基础”课教学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开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因此,“基础”课的内容必须符合人类先进的思想,要站在推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高度向学生介绍先进思想,与学生共同分析形态各异的思潮的进步与落后,使学生认识到选择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思想是人的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条件。
(三)符合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有在经济方面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同时在精神层面是人的自由思想的发展。“基础”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思想意识的灌输,更多的是正确思想的引导、先进思想的启迪。教学中既要有对伟大思想的指引,同时也要防止由此引发的假、大、空的不信任情绪,既要有对正确思想的坚持与弘扬,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真伪、追寻真理。所有的教育只有在主动接受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教育效果,“基础”课的教学做人的思想工作,也应该坚持这样的教育原则,思想上的自由是为思想的引导打开心扉,而自由思想的正确选择是教师教学的努力方向。唯有此,才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思想信念上的坚定、可靠。
二“基础”课教学的差异性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是从受教者主体接受到行为实施的过程。主体接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转变的过程,每一个受教主体由于身体、性别、学识、理解、经验等多方的差异而存在对教育的不同认同、接受心理,因此,“基础”课程教学应认识这些差异、了解教育对象,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1性别差异展现的气质差异
气质是个性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曾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就性别而言,男生多属于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的胆汁质、多血质,女生多属安静、稳重、耐力强、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的抑郁质、粘液质。不同的人,不同的气质,表现在课程学习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程度就会有不同,即教育心理学上所谓的选择性接受。对自己感兴趣的、观念上能引起共鸣的就能引起心理上的接受。为实现教育效果,“基础”课教学必须关注学生选择性接受的现实,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既要有男生较为关注的社会热点、时事、历史等内容来吸引人,又要能运用女生颇感兴趣的动情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精彩的案例来打动人。
2成长经历形成的理解差异
“基础”课程教学常常是面对上百学生进行群体授课,然而这样的群体首先是每个单独的个体,课程教学往往需要认真思考课堂讲授的理论如何被多数单一个体接受、理解的问题。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独立性格、敏捷活跃的思维、对老师不盲从,甚至带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有自己的主见。然而,由于多数大学生在小学、中学的学习中多在课堂完成,校外活动、实践极少。从小在父母呵护下、学校管束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往往简单、冲动、固执。尤其受社会多元思潮影响、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熏陶各异,在理解、接受教育上,常有不相信、不认同、或者消极接受、敷衍完成的现象。例如:对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怀疑、对集体主义思想的抵触、对弘扬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不理解等。这种种现状,使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深感担忧,同时亦觉得责任重大,“基础”课要能走进学生心里、带领同学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上的误会、隔阂,对这些理解上的差异要想到、看清、并想办法消除。
3专业结构引发的兴趣差异
“教育对象的思想是一个自觉活动着的系统,能对教育者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加以认识、选择和接受。”[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教育对象的兴趣是完成教育信息选择、接受的关键所在。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基础”课的兴趣、配合、关注、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普遍来说,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对该课程更感兴趣,理科生相对来讲兴趣淡然。而不同专业的同学兴趣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的差异。譬如,在讲述职业道德中,对医学专业的同学,增加医学伦理的思想、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更具有吸引力。针对文学专业同学,在讲述传统道德时,增加一些古代优秀人物、思想、故事的串讲,更能引起学生共鸣。
(二)教学方式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了解不同的教育对象,还要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认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是教育实效性实现的基础,而教育方式的灵活运用才是实现教育效果的桥梁。
1灌输与讨论的结合
灌输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引导,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列宁曾明确指出理论灌输的重要,他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对于处于生理、心理发育逐渐成熟的青年来说,大学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思想理论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内心的迫切需求,然而青年人的思想不稳定、不成熟、任何思想都可能对它们形成诱惑、造成影响。教育者要抓住大学时期这一青年人思想形成的黄金时期,要充分运用理论灌输的各种方法、途径,使正确思想在大学生心里扎下根。
然而,理论灌输在教育中,尤其是面对大学生这样的有独立个性的特殊教育对象时,一定要使用适当,过分的说教反而会引起反感。因此,对大学生的理论灌输要充分关注主体的自觉接受,通过采取讨论、辨析等方式进行引导,让大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引发思考、自觉发现问题、自觉加以选择、自觉进行思想改造,特别是通过运用理论到现实实践,用科学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对教育对象来讲更具有说服力。
2自教与他教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4]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二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提升。两者都蕴含了一种内在的要求,即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对自我的审视、教育、改造。教育的目的最终要在自我教育、改造中才能得以实现,亦即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所以“基础”课教学要完成教育任务,必须既有以教师为主体的他教的实施,也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教的推行。他教的时间、地点、内容是有限的,而自教却是可以跟随教育对象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教育者若能启发学生的自教观念,培养自教习惯的形成,教育的效果也将显而易见。
3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专门性、针对性的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环境的影响亦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但是课外环境的好坏却既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也能使它功亏一篑。“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譬如配合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进行正面宣传,组织学生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宣传优秀典型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健康、活泼、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可以结合当地社会的优势资源,帮助学生搭建走入社会的实践平台,譬如参观革命老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进行社会调查,参与企事业单位实习、见习等。开通课外教育渠道,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
(三)教育目标与思想实际的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方向、状态的期望和规定。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现,符合统治阶级意志,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阶级统治实现的需求;二是教育目标一般高于普遍的现实思想状态,是一种对思想发展的理想状态的勾画,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轨迹、方向起指导作用。显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认识教育目标和思想实际的差异,承认这种差异,便于教育工作者分析差异,尊重思想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以针对性教育促进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1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认同与教学内容的调整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意识为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受主观认识、社会环境等影响,学生对教育的相关内容在理解、认知、接受等层面均有不同的反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更高,法律意识的培养自觉性更强,求知欲望更强;而道德部分的学习明显兴趣减少,态度漠然。很明显,学生在选择知识接受时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而这种功利性来源于学生自身所理解的对将来生存的是否有利。在其心中,法律可以为自己权利的维护起作用,而道德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为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讲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喜欢,教师轻松,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不配合,教师吃力。但教育者不能因一味迎合学生兴趣而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所兼顾。特别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更要精心组织、设计,以生动的内容感染学生、以清晰的思辨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2关注学生思想层次的差异,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提升思想境界,逐步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向期望的目标发展。学生思想层次性的客观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是实现思想境界由低向高的转变。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层次不同,涉及到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价值取向、政治觉悟、理想信念等诸多内容。比如:对待他人和个人利益面前所呈现的道德素质表现就有以下层次:
类似上表的不同思想层次还有很多,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认识到这些层次的存在,尤其是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作为教育者要分析产生层次的主客观原因,在教育中要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不能简单强行灌输,要以理服人,否则只会让教师疲惫失望,学生表面接受,内心抵触。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作为我国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担负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其特殊价值决定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正确的规范性向度。而其课程性质的为人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为人服务,为塑造高素质人才服务,而人的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施以差异的方法以实现教育实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
[2]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139.
[3]列宁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317.
[4]陈万柏,万美容,李东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0.
一“基础”课教学的规范性向度
“基础”课的规范性来源于该课程性质、目的的特殊性。作为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所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基础”课教学不能偏离这个基本方向。
(一)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社会功能中,政治功能是显而易见,尤为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进行政治思想的传播、对政治意识的培养、引导政治行为等方式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引导社会主义思潮、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基础”课的教学中,也必须以此为教学目标,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首先必须坚持的规范性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尤其对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优越性比较”、“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与集体”、“民主与自由”等问题要有清晰的解答。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内涵、理解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只有在对这些问题讲解清晰的前提下,课程教学围绕此展开的其他内容才能得到认同,形成心里认同趋势。
(二)符合提升思想境界的要求
“基础”课教学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开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因此,“基础”课的内容必须符合人类先进的思想,要站在推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高度向学生介绍先进思想,与学生共同分析形态各异的思潮的进步与落后,使学生认识到选择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思想是人的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条件。
(三)符合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有在经济方面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同时在精神层面是人的自由思想的发展。“基础”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思想意识的灌输,更多的是正确思想的引导、先进思想的启迪。教学中既要有对伟大思想的指引,同时也要防止由此引发的假、大、空的不信任情绪,既要有对正确思想的坚持与弘扬,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真伪、追寻真理。所有的教育只有在主动接受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教育效果,“基础”课的教学做人的思想工作,也应该坚持这样的教育原则,思想上的自由是为思想的引导打开心扉,而自由思想的正确选择是教师教学的努力方向。唯有此,才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思想信念上的坚定、可靠。
二“基础”课教学的差异性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是从受教者主体接受到行为实施的过程。主体接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转变的过程,每一个受教主体由于身体、性别、学识、理解、经验等多方的差异而存在对教育的不同认同、接受心理,因此,“基础”课程教学应认识这些差异、了解教育对象,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1性别差异展现的气质差异
气质是个性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曾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就性别而言,男生多属于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的胆汁质、多血质,女生多属安静、稳重、耐力强、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的抑郁质、粘液质。不同的人,不同的气质,表现在课程学习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程度就会有不同,即教育心理学上所谓的选择性接受。对自己感兴趣的、观念上能引起共鸣的就能引起心理上的接受。为实现教育效果,“基础”课教学必须关注学生选择性接受的现实,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既要有男生较为关注的社会热点、时事、历史等内容来吸引人,又要能运用女生颇感兴趣的动情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精彩的案例来打动人。
2成长经历形成的理解差异
“基础”课程教学常常是面对上百学生进行群体授课,然而这样的群体首先是每个单独的个体,课程教学往往需要认真思考课堂讲授的理论如何被多数单一个体接受、理解的问题。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独立性格、敏捷活跃的思维、对老师不盲从,甚至带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有自己的主见。然而,由于多数大学生在小学、中学的学习中多在课堂完成,校外活动、实践极少。从小在父母呵护下、学校管束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往往简单、冲动、固执。尤其受社会多元思潮影响、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熏陶各异,在理解、接受教育上,常有不相信、不认同、或者消极接受、敷衍完成的现象。例如:对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怀疑、对集体主义思想的抵触、对弘扬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的不理解等。这种种现状,使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深感担忧,同时亦觉得责任重大,“基础”课要能走进学生心里、带领同学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上的误会、隔阂,对这些理解上的差异要想到、看清、并想办法消除。
3专业结构引发的兴趣差异
“教育对象的思想是一个自觉活动着的系统,能对教育者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加以认识、选择和接受。”[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教育对象的兴趣是完成教育信息选择、接受的关键所在。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基础”课的兴趣、配合、关注、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普遍来说,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对该课程更感兴趣,理科生相对来讲兴趣淡然。而不同专业的同学兴趣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的差异。譬如,在讲述职业道德中,对医学专业的同学,增加医学伦理的思想、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更具有吸引力。针对文学专业同学,在讲述传统道德时,增加一些古代优秀人物、思想、故事的串讲,更能引起学生共鸣。
(二)教学方式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了解不同的教育对象,还要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认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是教育实效性实现的基础,而教育方式的灵活运用才是实现教育效果的桥梁。
1灌输与讨论的结合
灌输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引导,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列宁曾明确指出理论灌输的重要,他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对于处于生理、心理发育逐渐成熟的青年来说,大学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思想理论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内心的迫切需求,然而青年人的思想不稳定、不成熟、任何思想都可能对它们形成诱惑、造成影响。教育者要抓住大学时期这一青年人思想形成的黄金时期,要充分运用理论灌输的各种方法、途径,使正确思想在大学生心里扎下根。
然而,理论灌输在教育中,尤其是面对大学生这样的有独立个性的特殊教育对象时,一定要使用适当,过分的说教反而会引起反感。因此,对大学生的理论灌输要充分关注主体的自觉接受,通过采取讨论、辨析等方式进行引导,让大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引发思考、自觉发现问题、自觉加以选择、自觉进行思想改造,特别是通过运用理论到现实实践,用科学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对教育对象来讲更具有说服力。
2自教与他教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4]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二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提升。两者都蕴含了一种内在的要求,即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对自我的审视、教育、改造。教育的目的最终要在自我教育、改造中才能得以实现,亦即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所以“基础”课教学要完成教育任务,必须既有以教师为主体的他教的实施,也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教的推行。他教的时间、地点、内容是有限的,而自教却是可以跟随教育对象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教育者若能启发学生的自教观念,培养自教习惯的形成,教育的效果也将显而易见。
3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专门性、针对性的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环境的影响亦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但是课外环境的好坏却既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也能使它功亏一篑。“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譬如配合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进行正面宣传,组织学生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宣传优秀典型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健康、活泼、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可以结合当地社会的优势资源,帮助学生搭建走入社会的实践平台,譬如参观革命老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进行社会调查,参与企事业单位实习、见习等。开通课外教育渠道,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
(三)教育目标与思想实际的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方向、状态的期望和规定。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现,符合统治阶级意志,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阶级统治实现的需求;二是教育目标一般高于普遍的现实思想状态,是一种对思想发展的理想状态的勾画,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轨迹、方向起指导作用。显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认识教育目标和思想实际的差异,承认这种差异,便于教育工作者分析差异,尊重思想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以针对性教育促进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1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认同与教学内容的调整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意识为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受主观认识、社会环境等影响,学生对教育的相关内容在理解、认知、接受等层面均有不同的反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更高,法律意识的培养自觉性更强,求知欲望更强;而道德部分的学习明显兴趣减少,态度漠然。很明显,学生在选择知识接受时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而这种功利性来源于学生自身所理解的对将来生存的是否有利。在其心中,法律可以为自己权利的维护起作用,而道德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为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讲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喜欢,教师轻松,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不配合,教师吃力。但教育者不能因一味迎合学生兴趣而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所兼顾。特别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更要精心组织、设计,以生动的内容感染学生、以清晰的思辨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2关注学生思想层次的差异,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提升思想境界,逐步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向期望的目标发展。学生思想层次性的客观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是实现思想境界由低向高的转变。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层次不同,涉及到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价值取向、政治觉悟、理想信念等诸多内容。比如:对待他人和个人利益面前所呈现的道德素质表现就有以下层次:
类似上表的不同思想层次还有很多,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认识到这些层次的存在,尤其是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作为教育者要分析产生层次的主客观原因,在教育中要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不能简单强行灌输,要以理服人,否则只会让教师疲惫失望,学生表面接受,内心抵触。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作为我国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担负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其特殊价值决定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正确的规范性向度。而其课程性质的为人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为人服务,为塑造高素质人才服务,而人的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施以差异的方法以实现教育实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
[2]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139.
[3]列宁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317.
[4]陈万柏,万美容,李东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