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错了时代的天才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卷曲的头发,清瘦的面容,忧郁的眼睛——这就是埃德加·爱伦·坡,一个身世凄凉、命运多舛的“颓废诗人”,一个著述丰盛、颇多创见的天才作家。
  生前,爱伦·坡没能得到同代人的理解和赏识;死后,竟然还常常遭到歪曲和攻讦。1848年秋,他在点评平克尼的一首诗时曾讲过:“不幸的是,平克尼先生出生在遥远的南方,不然他早就……成了美国的头号抒情诗人。”于是后人有此一论:如果说平克尼真是生错了地方的话,那么爱伦·坡则是生错了时代。这位怪才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写道:“我不在乎我的作品是现在被人读还是由子孙后代来读。我可以花一个世纪来等待读者……”
  爱伦·坡的的确确等到了这一天。
  如今,人们一般把爱伦·坡看作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他创作的《莫格街谋杀案》《金甲虫》《失窃的信》等作品,确立了整个西方侦探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神秘的环境和紧张的场面、曲折严密的情节、固定的人物、特定的故事背景等,并作了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尝试。
  在诗歌、短篇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方面,爱伦·坡也颇有建树。他主张写“纯小说”、“纯诗歌”,认为艺术就是创造美,其本源是人类对美的渴望,美是艺术的基调和本质。他还曾为诗下过定义,如:“诗之所以是诗,仅仅是因为它可在启迪心灵的同时对其施予强烈的刺激”;再如:“诗是有韵律的美之创造”。
  爱伦·坡的文学观颇为另类。他极端厌恶所谓的“文以载道”,激烈地反对“说教和训诲”。他一生都在强调,他的写作就是要通过精心构筑的文字来“唤起”或“传递”一种情绪“效应”。为此,他常常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再为追求这种效果而思考创作。简言之,他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美和趣味,即“为艺术而艺术”。
  人们通常把爱伦·坡创作的小说归纳为三类:推理严密的侦探小说、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小说和想象奇特的科幻小说。他对科幻创作最大的贡献和影响在于提出了一条规则,即对所有超乎寻常的现象,都必须进行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解释。虽然这位身处变革时代的作家也有过不少迷惑和彷徨,但对于科学,他抱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一种“怀疑的认识论”,并能不带偏见地对待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成果。
  在爱伦·坡看来,由于时空和人类理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现实被荒唐地歪曲了,许多自然现象不能合理解释、自圆其说。于是他尝试着完善“一种以科学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思辩故事”,在掺和着科学内容的作品中融入自己所想象的一些玄奥观念或见解。这样,爱伦·坡的科幻故事也就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色彩的调色板,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幻的认识:科幻是对科学现象所作的形而上学的思辩故事。
  1818年,玛丽·雪莱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发表时,爱伦·坡年方9岁。此时欧美小说中已开始描绘电力及医学等一些新发明与新发现。随之而来的热气球的技术发明、催眠术的科学发现,以及新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出现,则成了后来爱伦·坡创作科幻小说的灵感来源。如《汉斯·普法尔不平凡的探险》《荒凉山的传说》《瓦尔德马尔先生病例真相》等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均与当时的科技进展密切相关。在1849年发表的《我发现了》(副标题为“关于物质及精神之宇宙的随笔”)中,爱伦·坡更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超强的“直觉”推理,描述了宇宙的诞生和消亡原理,其中的假说被认为与“大爆炸”“热寂说”等当代宇宙学理论不谋而合。
  爱伦·坡的作品内容大多是写死亡、怪异和幻灭,他的创作形式精美,注重细节描写和推理分析,善于营造气氛,常常也表现出一种忧郁和恐怖情调。他自己曾称其小说的特点是“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可怕发展成恐怖,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上升到怪异和神秘。”除了前述他的文学观,这恐怕跟其身世和经历也有所关联。
  爱伦·坡1809年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流浪艺人家庭,3岁时双亲过世,由一对烟草商夫妇收养。1826年爱伦·坡进入弗吉尼亚大学,但仅念了11个月便因酗酒、赌博恶习而被停学,同时跟继父的关系也宣告破裂。
  次年,爱伦·坡离家出走,应募参加了美国陆军,并于1830年进入西点军校进修,8个月后又因故意“抗命”而被校方除名。此后,他正式开始了孤独的文学生涯,其间担任过报刊的编辑工作。
  孤独而又倔强的爱伦·坡在情感上也屡受挫折。还在少年时代,他就深深迷恋于一个同学的母亲。15岁那年,这尊“心中美的偶像”病故,令他悲痛万分、神思恍惚——也正是这种“失美之痛”,激发他写出了著名的《致海伦》一诗。26岁那年,他娶了14岁的表妹弗吉尼亚。可12年后弗却因肺结核病而撒手人寰,爱伦·坡曾一度引起精神错乱。其后两年,他在爱情方面,亦是无言的结局。
  1849年10月3日,有人在巴尔的摩发现这位衣着寒伧的文坛怪杰倒卧在街头路边,已经气息奄奄。4天后,爱伦·坡在医院里溘然长逝,年仅40岁。据目击者称,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愿上帝保佑我可怜的灵魂。”
  (摘自《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足。  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窗外两棵垂柳在皎洁的月光下,楚楚可人,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窗台上的两朵盆景也悄悄地长出了细嫩的绿叶,翠而美。浓浓的泥土气息伴随着春天里的芳香在静谧的夜晚令人陶醉,思绪在泥土味儿里遐想。许久许久。  微风乍起,吹醒了那泥土,吹醒了那土地,吹动了那长长的思绪。  三月的季节,那土地上已孕育着新的生命,新的未来。金灿灿的
期刊
1.富家女:见过名牌儿么?我这包上写着LV!  我:学过拼音,读“驴”是吧?  2.煮饭时,一只螃蟹顶出锅盖,对你说:“我热!”答曰:想红就忍着!  3.历史老师说: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可以记为“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全场汗颜……  4.和同事的开车出去吃饭,到了吃的地方没有停车位,只好停在了路边。问之朋友会不会被贴罚单。他说没事,从箱里拿出来了一张罚单,自己贴在了车窗上。吃完饭回来果然平
期刊
李安,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大导演,在刚刚结束的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再次获得“最佳导演奖”,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成为颁奖礼上的最大赢家。可以说,李安是一个电影奇才,可他在高中时代并不突出,曾两次高考落榜。最后,他考上一所专科学校,走上了影视之路。  1954年10月23日,李安出生于中国台湾,家里有四个孩子,他是最顽皮的一个。父亲说,他从来都不闲着,不是出去乱跑就是在家里乱钻,身上经常受伤,青
期刊
所谓“影子教育”,是指利用校外时间对学校科目进行的私人补充教育。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影子教育”已作为一种显著的教育现象经历了几十年,而在另一些地区,则是在近几年才变得突出。“影子教育”在全球逐渐扩张,中国也不例外。它给政策制定者、教师、家庭和学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影子教育”在有些方面是有益的,但在有些方面却带来了问题。  之所以称其为“影子教育”,是因为其效仿主流教育。当主流教育的课程发生改变
期刊
2岁时,她和妈妈来到北京的姨妈家里玩。这天晚上,睡得正香的她被楼上的踢踏声吵醒了,于是,她顺着声音,光着脚,睡眼惺忪地爬到二楼。坐在地板上的她,看着姨妈翩翩起舞,那优美的舞姿深深地把她吸引住了。虽然妈妈一再下令不能偷看姨妈练舞,免得姨妈分心。但她无视命令,每天晚上照样爬上二楼,敛气屏声地欣赏着姨妈的舞蹈。  一个月过去了,妈妈说:“我们要回云南了,向姨妈说再见。”她嚎啕大哭:“我不想回去,我要跟姨
期刊
康熙年间,万州城内有一个卖核桃为生的老者,每天担着两筐核桃到集市上叫卖。  这天刚过晌午,老者的两筐核桃已经卖出一筐,他一边大声招揽生意,一边高兴地用青砖砸开几个核桃分给在摊前玩耍的小孩们吃。  突然,从街那边走过来一个虬髯大汉,停在老者摊前,指着筐里的核桃问道:“老头,你这核桃货色如何?”  老者瞄了一眼大汉,慢吞吞地说:“我的核桃货色上乘,整个集市都知道我的核桃好,不信,我给你砸开两个尝尝,觉
期刊
编辑动机  十年自主招生,改变了许多考生的命运、影响了许多家庭的选择。随着自主招生模式的不断改进,也对高中教学和教育培训市场产生了连带影响。我们沿着十年自主招生的轨迹,去体察自主招生给参与者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化。  考生从“状元”到“写手”人才在变化  回忆起七年前参加的自主招生考试,天津女生刘伦依旧记忆犹新。在2006年的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夺得本市理科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招生办)建筑系录取
期刊
第二部  序 言  敬爱的杉谷义人先生:  您能花费那么多宝贵的时间,耐着性子读完我那封断断续续写了二个月,为了省钱作为包裹寄出的长信,并且给了我那么多的鼓励和肯定,使我感动而歉疚。  让我感慨万端的是,我在信中提到的那位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平度城驻守的日军指挥官杉谷,竟是您的父亲。为此您代表已经过世的父亲向我的姑姑、我的家族以及我故乡人民谢罪,您正视历史的态度、敢于承担的精神,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们
期刊
李鸿章家族——外交大臣  晚清时期,这个家族对中国政坛的影响,与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各界的联系,故家旧族中鲜有能与之比拟者。因为李鸿章,这个家族从大红而大黑,大起又大落,然而在不同时代,李家人有着不同的生存法则,可谓一代有一代的活法。  李文安:进士及第 跻身京城官列  在安徽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有一片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这就是晚清军政重
期刊
波兰历史学家亚当·米奇尼克说:“如果要在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选择一个,我宁愿选择黛德丽。”正是这么一个文不对题的回答,让我开始对一代佳人黛德丽着迷。  黛德丽19岁时,还只是一个在柏林夜总会里讨人喜欢的歌女,21岁时她嫁给电影制片人鲁迪·萨博,然后走上了银幕。  1930年,她乘船从德国前往美国,好莱坞名导斯坦伯格向她抛出橄榄枝。她不断超越自我,在好莱坞的声望逐渐与葛丽泰·嘉宝平分秋色。  黛德丽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