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浙江”全球朋友圈越来越大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新年伊始,来自浙江的新晋世界文化遗产、“网红”—良渚古城遗址,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推特和脸书上掀起一波热潮:运营帖仅发布一周就覆盖了15万人次.rn不仅是巴黎,1月1日起,“云上泽国—良渚文明线上主题展”在全球43个中国文化中心平台同步启动,为浙江文旅的传播、推广打开一扇窗.通过先进的交互技术和沉浸式体验,一幅五千年前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让良渚这张“金名片”走向国际.如今,生活在欧洲主要城市的人们,可以在浙江旅游VR虚拟体验点通过情景交互体验、现实场景再现等方式,在家门口“云游”浙江.
其他文献
《史记·项羽本纪》“烹太公”章有一个通假字“其”、两处衍文“命”和“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文义的理解,掩盖了司马迁所述局面的复杂性.回到早期的文本则可以看到,太
杭州孤山脚下有一座典型的江南楼阁,熟悉它的杭州人都知道,那里曾是为存放国宝《四库全书》而建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四库全书》是当年乾隆下诏编纂的,囊括了乾隆之前中国历史上所有最主要的典籍,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卷帙最为浩大的一套丛书。当时乾隆只命人抄写了四部藏于内廷,后  来又一纸诏令建造了江南三阁各存一部,杭州的文澜阁便由此而来。从此,一座城与一部书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如今七部抄本(编者注:
期刊
玉海楼,坐落在浙江瑞安市区道院前街,是我国江南的著名藏书楼之一,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太仆寺卿孙衣言所创建,孙氏因慕宋王应麟博极群书,遂以其巨著《玉海》名斯楼。衣言子诒让为清末朴学大师,在此潜心著述垂三十年。玉海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海楼原有图书八九万卷,均系孙氏父子大力搜求所得,其中多乡邦文献、珍籍善本。现藏书三万多册,其中珍善本四千册,以富名家批校本、乡邦文献和珍善本闻名于世
期刊
中国私家藏书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古人把文字写在竹木条(称为“简”)上,编成简册束之楼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缴天下藏书并设置专门的藏书机构。至汉代,中国藏书制度逐步确立,刘邦开国之初,修建了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三座国家藏书楼,收藏从秦丞相府、御史府收集的书籍。  在管理上,西汉时由御史中臣、太常、太史等兼管图书。从东汉桓帝时开始,国家藏书设置了专门管理机构——秘书监,职官有兰台令史、东观郎、校书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