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圈是地球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和生命系统,不仅涵盖了生物链及其生态环境、生态系统,还包括生物与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冰川冻土圈等的相互作用。
人类作为高级智慧生物,也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与其他各种生物共生共存。維持生物圈的稳定状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地球生物圈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参数发生变动,都会引起局域或全球性功能指标的变动,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不安全或不可持续,会影响甚至中断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进程。我们也许对这样一种情形习以为常——地球每天都会正常运转,太阳天天都是东升西落……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生物圈已经遭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果任其下去,地球生物圈可能会逐步消失!有研究指出,在未来的10—20年中,我们的生态与生存环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这种变化的规模、强度和速度将影响我们生活的全部领域。
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上了非常直接、严肃和残酷的一课。人类应该深刻反思了,应该警醒了,应该具备强烈的生存忧患意识,并真正地、深刻地、全方位地去改变自己。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酸雨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生长、损坏自然资源。水污染正在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影响水生动植物和其他动植物生长,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存,破坏工农业生产,阻碍经济持续增长;土壤污染导致生产能力退化,影响食品安全,引起大气、水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使土壤为生态系统和人类提供多种服务、抵御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功能衰退;快速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采掘,使岩石圈中的油气储量和矿产资源日趋枯竭;冰川冻土圈持续退缩,将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高、强度变大、影响范围变广。有研究指出,冰川融化会释放出冰封的很多远古细菌和病毒,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冰核样本中就发现了古老病毒存在的证据,其中有28种是新病毒。但人类对这些潜在的、威胁生命的自然因素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国家和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那样的价值理念、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反自然的,其造成的恶果已经显现并正在危及人类生命健康。
从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球生物圈现状看,人类将面临八大挑战与危机。
第一,粮食和人类维持生命系统的所有食物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15年以来,全球饥饿人口持续上升了3年;2018年,全球有超过8.2亿人营养不良。近几十年来,动物源性产品的高消费,加大了粮食生产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的压力,真正绿色健康的食物变得难以获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廉价的不健康食品,全球肥胖人口总计达到了10.1亿。其根源在于,全球气候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趋向“互联”化,加上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农业从业人口大量流失,全球粮食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科技的发展并没能真正解决世界粮食及其质量问题,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等等广泛用于农业种植养殖中,对粮食及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第二,能源危机。世界能源危机的本质是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一直在持续增长,2000—2010年的10年间,世界基础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增率为2.67%,亚太区(不包括独联体和中东)的这一数字达到了6.34%。以2010年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计,北美、欧洲和独联体共占47.53%,亚太区达38.34%。据估算,亚太区2010—2020年期间的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达45.7%。此间,世界能源生产速度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同步增长。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全球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量较上年增长2.9%,增幅创2010年以来、时隔8年的新高。因高温及寒流等极端天气较多,冷暖气需求增加,推高了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增加使温室气体排放势头增强,排放量增长2.0%,增幅达到7年来新高。其中,美国增长势头显著,2017年之前的3年内消费量基本持平,2018年突然发生变化,增长了3.5%,达到23亿吨,增速创1988年以来时隔30年的新高。从全球看,石油蕴藏量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有研究指出,资源将会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枯竭。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改变,就会发生能源危机。
第三,气候危机。科学研究认为,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按目前的发展趋势,在本世纪剩余时间里,地球平均升温将超过3℃。为了在10年内将温度升高控制在1.5℃内,必须每年减少排放7.6%。如果平均气温上升1.5℃—4.5℃,海平面将上升25—10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除了淹没沿海低地外,还会引起海底地震和海洋风暴,海洋潮汐也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目前生活在沿海60千米范围内的约11亿人口。世界上32%的大城市,将受到海潮的威胁,许多岛屿将从地图上消失。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的内部进程,可能是外部作用的强迫所致,也可能是人为持续对地球生物圈(包括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及地下资源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当然气候变暖会为人类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包括使中纬度地区出现作物增产的可能性;全球林区木材供应量可能会增加;一些缺水地区居民可用水量可能增加;暖冬将使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中高纬度地区居民被冻死的概率会降低等。但是从总体上说,地球升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负面的,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也非常明显,比如高温使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原更加活跃,以新病毒为首的公共卫生事件或将加剧,高温热浪将使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
第四,水资源危机。在全球环境问题中,水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水资源不足和水体污染构成的水危机,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等,都与水体污染和海洋污染相互关联。全球在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显不足。地球淡水资源尽管分布不均,也还说得上比较充足。但是,有的国家水资源管理利用不善、水环境恶化、保护修复投入不足,使得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第五,生物多样性问题。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地球过去40年中丧失了58%的生物多样性。如果全球温度升高2℃,则三分之一的动物和一半以上的植物可能会消失。有科学家已经在谈论第六次大灭绝,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栖息地丧失、过度开发、严重污染、入侵物种和气候变化。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由19世纪的55亿公顷减少到现在不足28亿公顷,每年减少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其中1100公顷是热带雨林。无数的动植物在人类还没认识它们之前就因各种原因在地球上消失了。原始森林和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及其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六,废弃物问题。据世界银行报告,世界每年产生超过20亿吨废物,到2050年废弃物将达到34亿吨。在线性生产方式及其系统下,使用的材料仅有五分之一得到回收。专家建议,将循环经济扩展到所有生产部门,但各国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差距很大。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其中,有的废弃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或微生物,有些难降解或处理,有些排放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如不能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全球固体废弃物产量增长迅速,增长速率往往超过处理设施和处理能力的增长速率,其后果是出现“垃圾围城”困境。
第七,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海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垃圾场,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800万吨塑料被扔入海洋,造成1亿只动物死亡,15%的废物漂浮在海面,70%的废物沉入海底。世界海洋专家建议,建立海洋保护区,到 2030 年让保护区覆盖30%的海洋,这个愿望很好,但要达到,须全球海洋国家共同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生境发生较大变化。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人类从海洋获取的海洋资源也逐渐减少。如果任由海洋污染恶化,海洋中的生态资源可能会成为人类的毒药。
第八,现代城市病日趋严重。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的61%左右将生活在城市。城市将占去地球表面的3%,但城市的排放总量将占到70%。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特别是全球3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增多,将会明显影响地球生物圈的平衡。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酸雨、光化学烟雾、雾霾等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建筑噪声和汽车噪声为主的各种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还有无形的电磁场、脉冲辐射、塑料污染、废弃电池污染等等。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挤已不堪重负,全球 73% 的运输排放来自城市中的各种汽车,要在2030年之前将排放量减少一半,就需要彻底改变出行方式。还有城市人口激增引起的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空气污染,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需求矛盾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张,导致大量农田被占,人地矛盾尖锐。有的城市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当等等。这样的城市不是生态的,而是病态的。
共同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稳定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支持功能,是全球各国的责任与义务。人类共享唯一的地球,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长期以来,人类以征服者自居,在“圈内”似乎太狂妄、太任性了,干了太多对地球生物圈不公平、不尊重的事情。对野生动物过度杀戮,占据他们的栖息地,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对某些野生植物也不放过,以“养生”为名义的陋习疯狂滋长;对矿产资源贪婪挖掘,把地球挖得千疮百孔。诸如此类破坏地球生物圈平衡的人类行为,已经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应。人类能以别的生物为食,有更神奇的生物也会以人类为“食”。出现威胁人类生命的各种瘟疫,可能不是无缘无故的。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不能超出大自然的承載力和修复能力去追求利益。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瘟疫,可能正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地球生物圈的系统平衡,从而造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保持生物圈的稳定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支持功能,再怎么强调生态安全的要素安全和功能安全都不为过。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臭氧层损耗和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南北极和喜马拉雅山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沙尘暴频繁、病毒导致的瘟疫蔓延等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全球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应该共同应对;面对国土生态安全、健康生态安全、城市生态安全、人口生态安全、贫困生态安全、核安全、生物安全、经济建设活动引发的生态安全等区域性生态安全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各扫门前雪的同时,还要通力合作。世界各国和地区要高度重视,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全球性生态环境类公约的制定与履行约束,重视周边相邻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积极参与消除全球异地污染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最终促进生态治理全球一体化结构的形成。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全球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休戚与共、紧密相连;全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病毒不管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也不分国界和种族,向全人类发起严重挑战。习近平主席多次向全球呼吁,“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而胜之。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好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这个星球,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摘自《中国生态文明》2020年第3期。作者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驻会副会长、研究员)
一、人类只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
人类作为高级智慧生物,也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与其他各种生物共生共存。維持生物圈的稳定状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地球生物圈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参数发生变动,都会引起局域或全球性功能指标的变动,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不安全或不可持续,会影响甚至中断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进程。我们也许对这样一种情形习以为常——地球每天都会正常运转,太阳天天都是东升西落……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生物圈已经遭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果任其下去,地球生物圈可能会逐步消失!有研究指出,在未来的10—20年中,我们的生态与生存环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这种变化的规模、强度和速度将影响我们生活的全部领域。
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上了非常直接、严肃和残酷的一课。人类应该深刻反思了,应该警醒了,应该具备强烈的生存忧患意识,并真正地、深刻地、全方位地去改变自己。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酸雨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生长、损坏自然资源。水污染正在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影响水生动植物和其他动植物生长,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存,破坏工农业生产,阻碍经济持续增长;土壤污染导致生产能力退化,影响食品安全,引起大气、水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使土壤为生态系统和人类提供多种服务、抵御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功能衰退;快速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采掘,使岩石圈中的油气储量和矿产资源日趋枯竭;冰川冻土圈持续退缩,将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高、强度变大、影响范围变广。有研究指出,冰川融化会释放出冰封的很多远古细菌和病毒,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冰核样本中就发现了古老病毒存在的证据,其中有28种是新病毒。但人类对这些潜在的、威胁生命的自然因素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国家和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那样的价值理念、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反自然的,其造成的恶果已经显现并正在危及人类生命健康。
二、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从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球生物圈现状看,人类将面临八大挑战与危机。
第一,粮食和人类维持生命系统的所有食物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15年以来,全球饥饿人口持续上升了3年;2018年,全球有超过8.2亿人营养不良。近几十年来,动物源性产品的高消费,加大了粮食生产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的压力,真正绿色健康的食物变得难以获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廉价的不健康食品,全球肥胖人口总计达到了10.1亿。其根源在于,全球气候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趋向“互联”化,加上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农业从业人口大量流失,全球粮食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科技的发展并没能真正解决世界粮食及其质量问题,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等等广泛用于农业种植养殖中,对粮食及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第二,能源危机。世界能源危机的本质是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一直在持续增长,2000—2010年的10年间,世界基础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增率为2.67%,亚太区(不包括独联体和中东)的这一数字达到了6.34%。以2010年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计,北美、欧洲和独联体共占47.53%,亚太区达38.34%。据估算,亚太区2010—2020年期间的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达45.7%。此间,世界能源生产速度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同步增长。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全球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量较上年增长2.9%,增幅创2010年以来、时隔8年的新高。因高温及寒流等极端天气较多,冷暖气需求增加,推高了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增加使温室气体排放势头增强,排放量增长2.0%,增幅达到7年来新高。其中,美国增长势头显著,2017年之前的3年内消费量基本持平,2018年突然发生变化,增长了3.5%,达到23亿吨,增速创1988年以来时隔30年的新高。从全球看,石油蕴藏量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有研究指出,资源将会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枯竭。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改变,就会发生能源危机。
第三,气候危机。科学研究认为,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按目前的发展趋势,在本世纪剩余时间里,地球平均升温将超过3℃。为了在10年内将温度升高控制在1.5℃内,必须每年减少排放7.6%。如果平均气温上升1.5℃—4.5℃,海平面将上升25—10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除了淹没沿海低地外,还会引起海底地震和海洋风暴,海洋潮汐也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目前生活在沿海60千米范围内的约11亿人口。世界上32%的大城市,将受到海潮的威胁,许多岛屿将从地图上消失。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的内部进程,可能是外部作用的强迫所致,也可能是人为持续对地球生物圈(包括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及地下资源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当然气候变暖会为人类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包括使中纬度地区出现作物增产的可能性;全球林区木材供应量可能会增加;一些缺水地区居民可用水量可能增加;暖冬将使取暖所需能源减少,中高纬度地区居民被冻死的概率会降低等。但是从总体上说,地球升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负面的,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也非常明显,比如高温使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原更加活跃,以新病毒为首的公共卫生事件或将加剧,高温热浪将使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
第四,水资源危机。在全球环境问题中,水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水资源不足和水体污染构成的水危机,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等,都与水体污染和海洋污染相互关联。全球在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显不足。地球淡水资源尽管分布不均,也还说得上比较充足。但是,有的国家水资源管理利用不善、水环境恶化、保护修复投入不足,使得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第五,生物多样性问题。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地球过去40年中丧失了58%的生物多样性。如果全球温度升高2℃,则三分之一的动物和一半以上的植物可能会消失。有科学家已经在谈论第六次大灭绝,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栖息地丧失、过度开发、严重污染、入侵物种和气候变化。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由19世纪的55亿公顷减少到现在不足28亿公顷,每年减少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其中1100公顷是热带雨林。无数的动植物在人类还没认识它们之前就因各种原因在地球上消失了。原始森林和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及其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六,废弃物问题。据世界银行报告,世界每年产生超过20亿吨废物,到2050年废弃物将达到34亿吨。在线性生产方式及其系统下,使用的材料仅有五分之一得到回收。专家建议,将循环经济扩展到所有生产部门,但各国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差距很大。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其中,有的废弃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或微生物,有些难降解或处理,有些排放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如不能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全球固体废弃物产量增长迅速,增长速率往往超过处理设施和处理能力的增长速率,其后果是出现“垃圾围城”困境。
第七,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海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垃圾场,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800万吨塑料被扔入海洋,造成1亿只动物死亡,15%的废物漂浮在海面,70%的废物沉入海底。世界海洋专家建议,建立海洋保护区,到 2030 年让保护区覆盖30%的海洋,这个愿望很好,但要达到,须全球海洋国家共同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生境发生较大变化。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人类从海洋获取的海洋资源也逐渐减少。如果任由海洋污染恶化,海洋中的生态资源可能会成为人类的毒药。
第八,现代城市病日趋严重。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的61%左右将生活在城市。城市将占去地球表面的3%,但城市的排放总量将占到70%。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特别是全球3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增多,将会明显影响地球生物圈的平衡。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酸雨、光化学烟雾、雾霾等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建筑噪声和汽车噪声为主的各种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还有无形的电磁场、脉冲辐射、塑料污染、废弃电池污染等等。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挤已不堪重负,全球 73% 的运输排放来自城市中的各种汽车,要在2030年之前将排放量减少一半,就需要彻底改变出行方式。还有城市人口激增引起的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空气污染,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需求矛盾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张,导致大量农田被占,人地矛盾尖锐。有的城市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当等等。这样的城市不是生态的,而是病态的。
三、保持地球生物圈稳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共同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稳定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支持功能,是全球各国的责任与义务。人类共享唯一的地球,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长期以来,人类以征服者自居,在“圈内”似乎太狂妄、太任性了,干了太多对地球生物圈不公平、不尊重的事情。对野生动物过度杀戮,占据他们的栖息地,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对某些野生植物也不放过,以“养生”为名义的陋习疯狂滋长;对矿产资源贪婪挖掘,把地球挖得千疮百孔。诸如此类破坏地球生物圈平衡的人类行为,已经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应。人类能以别的生物为食,有更神奇的生物也会以人类为“食”。出现威胁人类生命的各种瘟疫,可能不是无缘无故的。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不能超出大自然的承載力和修复能力去追求利益。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瘟疫,可能正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地球生物圈的系统平衡,从而造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保持生物圈的稳定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支持功能,再怎么强调生态安全的要素安全和功能安全都不为过。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臭氧层损耗和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南北极和喜马拉雅山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沙尘暴频繁、病毒导致的瘟疫蔓延等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全球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应该共同应对;面对国土生态安全、健康生态安全、城市生态安全、人口生态安全、贫困生态安全、核安全、生物安全、经济建设活动引发的生态安全等区域性生态安全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各扫门前雪的同时,还要通力合作。世界各国和地区要高度重视,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全球性生态环境类公约的制定与履行约束,重视周边相邻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积极参与消除全球异地污染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最终促进生态治理全球一体化结构的形成。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全球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休戚与共、紧密相连;全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病毒不管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也不分国界和种族,向全人类发起严重挑战。习近平主席多次向全球呼吁,“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而胜之。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好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这个星球,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摘自《中国生态文明》2020年第3期。作者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驻会副会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