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近年来,为促进我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大力开展,我院与湘西花垣县教育局启动2017年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项目“关爱湘西留守学生,创建大学生德育基地,培养大学生德育品质”。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思想认识、服务能力及培养留守儿童自信心,素质拓展能力为目的的学生活动。从行动、课堂、社会实践、文化教育、素质拓展、自信心培养出发,构建“六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实践范本。
关键词:教育基地;留守儿童;思想教育
1用行动去感动别人,让更多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实实在在的帮助行动中来
以特色教育课程为主,在通识教育课程、文化课程、环节中融入多元化教育内容,构建多元化理论课程体系,由多元化课堂向内在思想转变,强化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重点抓好思想课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提高大学生及教师沟通水平,让留守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围绕培养学生哲学思维、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素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发挥好其他课堂的育人功能,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精神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既培养留守学生思想教育,也培养学生合作、守纪律等素养。
2做好的调查研究工作
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由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构成,通过开展以实地调研为主线,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一次走访、一次调研、一次体验、一次寻访等实践调研,以及校园服务类、特殊群体服务类等,出台调查报告,通过报告运行机制,实行项目化运作,引导大学生及教师在实践中工作能力提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3采取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一一结对的方式,做长期的联络与帮扶
结对的方式由固定式转变为常态化,依托微信、QQ、微博等信息工具实现结对方式常态化。帮扶留守学生心理辅导,对有心理问题学生做备案,做思想解脱工作。开展爱国、爱家开放成果展、“中国梦、大学梦、未来梦”等系列主题成果展览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赴实践育人基地为留守儿童开展“在线交流”
组织湖南机电大学生及教师到教育实践基地实地在线交流,引导学生修身立德、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挥学生组织在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纠正留守学生不良作息习惯,学风建设,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打造“学习型、高效型、服务型、责任型、团结型”的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素质拓展包括室内拓展和室外拓展,室内简单的智力竞答、心理测试、智力游戏等比赛性质的活动,以分组的形式展开,加强孩子们的团结协作能力,锻炼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激发他们的团结意识,使他们和志愿者能够更加融洽的相处。室外拓展包括各类体育活动,如趣味篮球赛、踢毽子比赛、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等。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开展,保证孩子们动脑与动手的结合,得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他们学习、运动的兴趣。
6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6.1孩子缺乏自信,更多是源于父母的自卑
如果父母总是喜欢比较,喜欢攀比,眼里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多么优秀,别人家生活质量多么多么好,孩子也会被感染,这种自卑是会传染的。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学习好、能力强的孩子会比较自信,在教师和伙伴面前他们敢说敢做,不怕困难,留守儿童也是如此,一些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他们的“问题”就会相对的较少。因此,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和科学知识、多种能力结合起来,使留守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形式来丰富孩子的知识,引导孩子学常识引导孩子动手动脑,手、眼、脑、口,协调并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留守学生的信心的建立与能力并进、与科学知识并进,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才會得到长期的开发和保持,教学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落到实处。
6.2想培养孩子的自信,也需要父母从我做起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需要拿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多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自信是通过一些小小的成功积累起来的。
7总结
通过项目实施,将机电与花垣县乡村小学互动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系统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课上课下有机衔接、校内校外相互补充、学校社会联合互动的长效育人机制,建立起可示范、可引领、可推广的动力系统、激励机制和实践模式。经过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实施,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道德更加高尚,更加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通过参加国内研讨会、论坛、撰写发表论文等将成果推广应用到其他中高职院校中,为其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为其育人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芮松.高职院体育生从事社会扶贫工作的可行性研究[J].发现,2016,10.
[2]芮松.高职院在校大学生“育人”教育现状及分析[J].青春岁月,2017,11.
[3]陈卫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加快推进学生思政教育工作[J].湖南系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作者简介
芮松(1982—),硕士,副教授,现任职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阳光体育教学与学生德育教育。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项目:《关爱湘西留守学生,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培养大学生德育品质》编号:ZY201705。
关键词:教育基地;留守儿童;思想教育
1用行动去感动别人,让更多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实实在在的帮助行动中来
以特色教育课程为主,在通识教育课程、文化课程、环节中融入多元化教育内容,构建多元化理论课程体系,由多元化课堂向内在思想转变,强化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重点抓好思想课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提高大学生及教师沟通水平,让留守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围绕培养学生哲学思维、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素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发挥好其他课堂的育人功能,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精神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既培养留守学生思想教育,也培养学生合作、守纪律等素养。
2做好的调查研究工作
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由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构成,通过开展以实地调研为主线,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一次走访、一次调研、一次体验、一次寻访等实践调研,以及校园服务类、特殊群体服务类等,出台调查报告,通过报告运行机制,实行项目化运作,引导大学生及教师在实践中工作能力提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3采取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一一结对的方式,做长期的联络与帮扶
结对的方式由固定式转变为常态化,依托微信、QQ、微博等信息工具实现结对方式常态化。帮扶留守学生心理辅导,对有心理问题学生做备案,做思想解脱工作。开展爱国、爱家开放成果展、“中国梦、大学梦、未来梦”等系列主题成果展览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赴实践育人基地为留守儿童开展“在线交流”
组织湖南机电大学生及教师到教育实践基地实地在线交流,引导学生修身立德、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挥学生组织在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纠正留守学生不良作息习惯,学风建设,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打造“学习型、高效型、服务型、责任型、团结型”的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素质拓展包括室内拓展和室外拓展,室内简单的智力竞答、心理测试、智力游戏等比赛性质的活动,以分组的形式展开,加强孩子们的团结协作能力,锻炼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激发他们的团结意识,使他们和志愿者能够更加融洽的相处。室外拓展包括各类体育活动,如趣味篮球赛、踢毽子比赛、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等。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开展,保证孩子们动脑与动手的结合,得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他们学习、运动的兴趣。
6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6.1孩子缺乏自信,更多是源于父母的自卑
如果父母总是喜欢比较,喜欢攀比,眼里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多么优秀,别人家生活质量多么多么好,孩子也会被感染,这种自卑是会传染的。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学习好、能力强的孩子会比较自信,在教师和伙伴面前他们敢说敢做,不怕困难,留守儿童也是如此,一些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他们的“问题”就会相对的较少。因此,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和科学知识、多种能力结合起来,使留守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形式来丰富孩子的知识,引导孩子学常识引导孩子动手动脑,手、眼、脑、口,协调并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留守学生的信心的建立与能力并进、与科学知识并进,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才會得到长期的开发和保持,教学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落到实处。
6.2想培养孩子的自信,也需要父母从我做起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需要拿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多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自信是通过一些小小的成功积累起来的。
7总结
通过项目实施,将机电与花垣县乡村小学互动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系统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课上课下有机衔接、校内校外相互补充、学校社会联合互动的长效育人机制,建立起可示范、可引领、可推广的动力系统、激励机制和实践模式。经过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实施,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道德更加高尚,更加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通过参加国内研讨会、论坛、撰写发表论文等将成果推广应用到其他中高职院校中,为其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为其育人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芮松.高职院体育生从事社会扶贫工作的可行性研究[J].发现,2016,10.
[2]芮松.高职院在校大学生“育人”教育现状及分析[J].青春岁月,2017,11.
[3]陈卫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加快推进学生思政教育工作[J].湖南系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作者简介
芮松(1982—),硕士,副教授,现任职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阳光体育教学与学生德育教育。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项目:《关爱湘西留守学生,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培养大学生德育品质》编号:ZY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