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常规教育理论不同的是,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学生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实施的是“脖颈”以上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具身性”。因此,本文拟从具身认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小学英语情景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具身认知;情景构建;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马赪瑜,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
所谓“具身认知”,是语言认知领域的重要认知范式,其核心在于,身体运动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存在重要的影响,甚至将直接影响个体对外界的认知体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大多使用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的具身认知体验,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本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对小学英语情景构建策略展开深入论述。
一、创设教学情境,驱动具身学习
具身学习是从具身认知理论而来,而具身认知理论不仅引领了新一代的认知科学思潮,并在小学教育领域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所谓“具身认知”,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范式,强调了身体對整个认知活动的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掌握某一个知识点,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活动和身体体验,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创设情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情境是激发学生认知的重要因素,通过创设情境将激发学生的具身认知动机。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时,在Story time部分,主要展示了一个义卖场景,两个女孩儿向路人兜售umbrella(雨伞) 、shoes(鞋子)、socks(袜子)、a fan(扇子)等物品,旨在让学生学习asking about the price(询问价格)、和服装相关的词汇、整十的基数词以及“Can I help you?”等句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很难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不妨结合具身认知理论,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内容。首先,在教学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如shoe、sock等时,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了一些真实的物品,并在教室里组织了一次真实的sale of work(义卖活动)。之后,教师为学生示范,先取出一双实物鞋(上附价格标签)进行现场展示:“I have a pair of shoes. These shoes are fashionable,and I really love these. Who wants these ones?(指着标签)”,继续补充“It's twenty dollars”。接着,教师再结合其他服装或图片进行相关的展示(可以结合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want to buy?Do you like this one?”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快沉浸在义卖的氛围里,并如法炮制,积极参与义卖活动,开展对话:“How much are these socks?”“I like your shoes,I want to buy them.”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再加上学生的亲身参与,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早期的教学中,教师虽然积极地创设情境,却只是一个“形式化”工程,并没有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自然收效甚微。只有让情境和学习者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关联,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唤醒学生身体,拓展认知方式
在早期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坚持“身心二元论”思想,认为学生的认知行为只和其心智、大脑相关,和学生的身体体验无关。正因教师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才会导致“教”与“学”呈现“两张皮”现象,教学效果自然差强人意、难以保障。事实上,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推广和普及,英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认知行为不仅和心智有关,也和他们的感官体验相关。这意味着,教师既需要关注学生认知层面的理解,还需要唤醒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看、触、做、玩等方式中体会英语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时,这一单元的Story time部分,主要展示了四位学生询问彼此“Do you have bananas/apples(水果名称可替换)?”(请问你有香蕉、苹果吗)。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教师会要求学生反复演练Story time部分的对话,但这种教学和“填鸭”无异,自然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印象,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yogurt(酸奶)、fruits(水果)带到课堂上,然后利用PPT功能向学生展示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沙拉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明白,沙拉是一种由酸奶和各样水果制作而成的健康绿色食品。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沙拉的制作视频,鼓励学生说一说制作沙拉需要的食材和工具,教师适时加以补充,还可以让学生顺势学习mix(混合)等词。在学生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以后,教师可以在课上开展一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份水果沙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并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等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检验自己的制作程序是否正确。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体验后,让他们借助自己亲手制作的不同风味的沙拉以及核心词汇“cut、grape、mango”进行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随机邀请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自己的制作过程,要求学生用英语来解说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连同教师制作的沙拉一同分享给全班学生品尝。通过亲手制作沙拉、品尝沙拉,学生不仅有了理论知识,还有了实践层面的认知,很好地巩固了学生的课程所学。
传统的认知教学相对单一,教师只看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认知。但是,在具身认知理论普及的当下,教师应当拓展认知方式,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体验知识,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关键词】小学英语;具身认知;情景构建;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马赪瑜,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
所谓“具身认知”,是语言认知领域的重要认知范式,其核心在于,身体运动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存在重要的影响,甚至将直接影响个体对外界的认知体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大多使用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的具身认知体验,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本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对小学英语情景构建策略展开深入论述。
一、创设教学情境,驱动具身学习
具身学习是从具身认知理论而来,而具身认知理论不仅引领了新一代的认知科学思潮,并在小学教育领域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所谓“具身认知”,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范式,强调了身体對整个认知活动的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掌握某一个知识点,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活动和身体体验,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创设情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情境是激发学生认知的重要因素,通过创设情境将激发学生的具身认知动机。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时,在Story time部分,主要展示了一个义卖场景,两个女孩儿向路人兜售umbrella(雨伞) 、shoes(鞋子)、socks(袜子)、a fan(扇子)等物品,旨在让学生学习asking about the price(询问价格)、和服装相关的词汇、整十的基数词以及“Can I help you?”等句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很难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不妨结合具身认知理论,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内容。首先,在教学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如shoe、sock等时,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了一些真实的物品,并在教室里组织了一次真实的sale of work(义卖活动)。之后,教师为学生示范,先取出一双实物鞋(上附价格标签)进行现场展示:“I have a pair of shoes. These shoes are fashionable,and I really love these. Who wants these ones?(指着标签)”,继续补充“It's twenty dollars”。接着,教师再结合其他服装或图片进行相关的展示(可以结合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want to buy?Do you like this one?”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快沉浸在义卖的氛围里,并如法炮制,积极参与义卖活动,开展对话:“How much are these socks?”“I like your shoes,I want to buy them.”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再加上学生的亲身参与,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早期的教学中,教师虽然积极地创设情境,却只是一个“形式化”工程,并没有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自然收效甚微。只有让情境和学习者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关联,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唤醒学生身体,拓展认知方式
在早期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坚持“身心二元论”思想,认为学生的认知行为只和其心智、大脑相关,和学生的身体体验无关。正因教师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才会导致“教”与“学”呈现“两张皮”现象,教学效果自然差强人意、难以保障。事实上,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推广和普及,英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认知行为不仅和心智有关,也和他们的感官体验相关。这意味着,教师既需要关注学生认知层面的理解,还需要唤醒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看、触、做、玩等方式中体会英语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时,这一单元的Story time部分,主要展示了四位学生询问彼此“Do you have bananas/apples(水果名称可替换)?”(请问你有香蕉、苹果吗)。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教师会要求学生反复演练Story time部分的对话,但这种教学和“填鸭”无异,自然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印象,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yogurt(酸奶)、fruits(水果)带到课堂上,然后利用PPT功能向学生展示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沙拉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明白,沙拉是一种由酸奶和各样水果制作而成的健康绿色食品。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沙拉的制作视频,鼓励学生说一说制作沙拉需要的食材和工具,教师适时加以补充,还可以让学生顺势学习mix(混合)等词。在学生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以后,教师可以在课上开展一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份水果沙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并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等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检验自己的制作程序是否正确。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体验后,让他们借助自己亲手制作的不同风味的沙拉以及核心词汇“cut、grape、mango”进行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随机邀请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自己的制作过程,要求学生用英语来解说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连同教师制作的沙拉一同分享给全班学生品尝。通过亲手制作沙拉、品尝沙拉,学生不仅有了理论知识,还有了实践层面的认知,很好地巩固了学生的课程所学。
传统的认知教学相对单一,教师只看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认知。但是,在具身认知理论普及的当下,教师应当拓展认知方式,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体验知识,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