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教育行为和学校教育活动行为来实现的。学校教育活动行为是学校校长和教师在各种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校长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活动内容的理解、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合理组织、对教育活动中与学生交往的行为把持等诸教育活动因素内在的动态表现。在教师施教和学校教育活动中,时常出现教育行为不当或教育活动行为失当的现象,导致了教育失败或影响了教育活动效果。教育活动实施行为不当,有的是缺乏对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的认识,因而不能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缺乏教育实效性。教育耀眼之处在于育人,培养未来人,有它特有的教育规律。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优化教育活动行为,尊重教育规律,科学育人。
一、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学校面对的是年龄不同、智力和个性不同的活生生的学生,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禀赋、特长和环境条件施以不同的教育。审视我们一些学校的教育,表现出的教育活动却是“齐步走”,教育内容要求是“一刀切”,教育方式是“成人化”,从而导致教育行为与教育效果发生了偏差,教育实效性不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而学生身心发展是有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的,教育活动必须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特点,要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才能有效,而不能硬灌和强加。
学生身心发展是有心理年龄特征期的,大致分为小学生童年心理发展转折期、初中生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少年期、高中生身体心理趋于成熟的青年期。三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个性心理也存在着差异。学生年龄不同,教育目标要求则不同;学生心理特征不同,教育方式则不同;学生天赋、个性不同,教育行为表现方法则不同。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主要的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依据心理年龄特征、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品质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一要了解学生知其心,懂得学生的内心世界;二要把握好势明其策,依据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趋势施以不同的教育策略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三是因势利导求其巧,组织教育活动,不主观臆断,不牵强附会,不生拉硬拽,做到适时、适当、适合和适度。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对小学生重在引领,对初中生重在引导,对高中生重在指导。具体来说,对小学生尊敬师长、好好学习、团结友爱、爱护公物、集体观念、遵守纪律等方面进行教育,要求不宜过急过高,教育要循序渐进。教师要有童心、耐心、细心,切忌粗暴、含糊、反常、放任,注重引领,培养自觉性。对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心理特点的特殊矛盾期的初中生来说,应注重道德情操的常规教育和训练,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重在培养自律和自我教育能力。在教育上注重激励、引导、帮助、尊重、亲和、活泼,切忌有生硬、斥责、说教、体罚等不良教育行为。高中青年期学生生理心理逐渐成熟,有鲜明的独立性、自觉性,向往未来,应注重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在教育行为方式上,多一些信任、尊重和指导,少一些管、卡、压,指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优化教育活动行为、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尊重人的成长规律,育人育心
人的成长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内在的联系,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揭示的是处于生态性的人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而人的成长规律,主要指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受教育者接受适合的教育而健康成长的规律,或者说教育者通过适合的教育途径,促使受教育者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而健康成长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教育,是对创新人才的人格基础素质的教育,也就是塑造学生的思想灵魂。
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行为只有激起学生主动感受、思考、体验、领悟和内化,学生的思想才能变化。人的思维之花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开放,学生心理安全,师生关系和谐美丽,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教育需要了解学生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科学育人、育心。实践证明,以告诉、命令、管束、灌输等单靠外力一股脑等强制办法是难以奏效的,因为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亲和力,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育人在于育心。
教育需要实现被动接受教育模式的转变,创新科学育人的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人的生命成长是主动的过程,人的成长只能是个体的主动成长,外在的束缚、压抑、改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教师的思想替代不了学生的思想,单靠外力硬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会形成。尊重人的成长规律,转变育人行为方式,就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尊重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重要的是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生成长需要,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摈弃生硬强制的方式方法,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沟通式、激励式、防范式等教育活动形式。教育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优化了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才能收到教育实效,从而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人格素质基础。
三、尊重教育活动规律,优化教育过程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体现和实现的,如,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举行读书报告会、英模人物事迹报告会、主题班校会、演讲会、表彰会,举行升旗仪式、文体竞赛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师生谈话活动,等等。教育活动是由系列性的教师教育行为要素构成的,即由一系列教育要素构成的,具体到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呈现出一定的教育活动结构要素。优化教育行为,必须优化教育活动结构,优化教育活动过程,而不能从某单一方面来解决问题。
教育活动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统一性,共同构成教育活动科学规律。教育活动规律反映的是教育活动结构各要素内在的联系性、统一性和一致性。具体到每一项教育活动,无论是大型的集体组织活动,还是教师与学生的单独谈话,都有一个活动过程,都是由若干教育活动要素构成的。教育活动有它基本的流程公式:教育活动目的→教育活动内容→通过教育者(教师)→教育活动方式→对受教育者(学生)施加影响=教育效果。从上述教育活动基本流程公式可以看出,教育活动过程同课堂教学一样,具有动态的结构复杂性,甚至比课堂教学还要复杂,比让受教育者理解、领会、感悟知识学习还不易。从教育活动各种因素来看,教育活动主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关系。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把握好教育活动流程内在联系的一致性。主要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理解把握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关系,使教育活动与教育活动目的具有一致性。教育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教育活动目的来实现的,确定好具体的教育活动目的很重要。教育活动目的主导影响着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活动效果。任何教育活动都具有本质而具体的教育目的,并由相关结构要素所组成,由此形成教育活动的支撑点、操作点和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教育活动目的并不是凭主观臆想而定,而是由具体的教育活动背景、教育情境条件、学生教育成长需要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教育活动目的的确定,受教育活动组织者的教育思想水平、教育知识水平影响制约。如,教师内心存有报复、解气、压制等不良动机和心理,对学生的教育谈话行为必有不妥,教育活动就适得其反。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确定教育活动目的,既要明确又要正确,首要的是以人为本,端正教育动机;既要适合教育活动情境,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教育活动行为具有教育性特点。当然,任何具体的教育活动目的也具有多维性结构特点,由若干个有机因素组成,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排列组合的结构性特点,这同课堂教学的情感、知识、技能三维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道理。
二是把握好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内容安排上要科学设计,统筹安排,使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活动目的具有一致性;优化教育活动内容要素,使教育活动内容既与教育活动目的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又适合受教育者年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而不是不相干或相悖。
三是正确运用教育活动行为方式,与教育内容、学生成长需要具有一致性。在教育活动目的和内容确定之后,如何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教师的活动行为方式就起着关键作用。教育活动行为方式方法的选择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要受教育活动目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成长需要等因素制约。教育活动形式表现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需要依据教育活动目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和成长需要而选择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不是与之相违和相悖。
学校教育活动达到上述三个一致性,即教育活动目的与教育活动内容具有了一致性,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活动方式具有了一致性,教育活动内容方法与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学生成长规律具有了一致性,教育活动结构诸要素就达到了和谐统一,优化了教育活动行为和教育活动过程,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活动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学校面对的是年龄不同、智力和个性不同的活生生的学生,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禀赋、特长和环境条件施以不同的教育。审视我们一些学校的教育,表现出的教育活动却是“齐步走”,教育内容要求是“一刀切”,教育方式是“成人化”,从而导致教育行为与教育效果发生了偏差,教育实效性不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而学生身心发展是有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的,教育活动必须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特点,要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才能有效,而不能硬灌和强加。
学生身心发展是有心理年龄特征期的,大致分为小学生童年心理发展转折期、初中生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少年期、高中生身体心理趋于成熟的青年期。三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个性心理也存在着差异。学生年龄不同,教育目标要求则不同;学生心理特征不同,教育方式则不同;学生天赋、个性不同,教育行为表现方法则不同。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主要的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依据心理年龄特征、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品质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一要了解学生知其心,懂得学生的内心世界;二要把握好势明其策,依据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趋势施以不同的教育策略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三是因势利导求其巧,组织教育活动,不主观臆断,不牵强附会,不生拉硬拽,做到适时、适当、适合和适度。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对小学生重在引领,对初中生重在引导,对高中生重在指导。具体来说,对小学生尊敬师长、好好学习、团结友爱、爱护公物、集体观念、遵守纪律等方面进行教育,要求不宜过急过高,教育要循序渐进。教师要有童心、耐心、细心,切忌粗暴、含糊、反常、放任,注重引领,培养自觉性。对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心理特点的特殊矛盾期的初中生来说,应注重道德情操的常规教育和训练,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重在培养自律和自我教育能力。在教育上注重激励、引导、帮助、尊重、亲和、活泼,切忌有生硬、斥责、说教、体罚等不良教育行为。高中青年期学生生理心理逐渐成熟,有鲜明的独立性、自觉性,向往未来,应注重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在教育行为方式上,多一些信任、尊重和指导,少一些管、卡、压,指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优化教育活动行为、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尊重人的成长规律,育人育心
人的成长规律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内在的联系,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揭示的是处于生态性的人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而人的成长规律,主要指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受教育者接受适合的教育而健康成长的规律,或者说教育者通过适合的教育途径,促使受教育者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而健康成长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教育,是对创新人才的人格基础素质的教育,也就是塑造学生的思想灵魂。
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行为只有激起学生主动感受、思考、体验、领悟和内化,学生的思想才能变化。人的思维之花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开放,学生心理安全,师生关系和谐美丽,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教育需要了解学生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科学育人、育心。实践证明,以告诉、命令、管束、灌输等单靠外力一股脑等强制办法是难以奏效的,因为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亲和力,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育人在于育心。
教育需要实现被动接受教育模式的转变,创新科学育人的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人的生命成长是主动的过程,人的成长只能是个体的主动成长,外在的束缚、压抑、改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教师的思想替代不了学生的思想,单靠外力硬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会形成。尊重人的成长规律,转变育人行为方式,就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尊重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重要的是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生成长需要,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摈弃生硬强制的方式方法,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沟通式、激励式、防范式等教育活动形式。教育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优化了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才能收到教育实效,从而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人格素质基础。
三、尊重教育活动规律,优化教育过程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体现和实现的,如,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举行读书报告会、英模人物事迹报告会、主题班校会、演讲会、表彰会,举行升旗仪式、文体竞赛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师生谈话活动,等等。教育活动是由系列性的教师教育行为要素构成的,即由一系列教育要素构成的,具体到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呈现出一定的教育活动结构要素。优化教育行为,必须优化教育活动结构,优化教育活动过程,而不能从某单一方面来解决问题。
教育活动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统一性,共同构成教育活动科学规律。教育活动规律反映的是教育活动结构各要素内在的联系性、统一性和一致性。具体到每一项教育活动,无论是大型的集体组织活动,还是教师与学生的单独谈话,都有一个活动过程,都是由若干教育活动要素构成的。教育活动有它基本的流程公式:教育活动目的→教育活动内容→通过教育者(教师)→教育活动方式→对受教育者(学生)施加影响=教育效果。从上述教育活动基本流程公式可以看出,教育活动过程同课堂教学一样,具有动态的结构复杂性,甚至比课堂教学还要复杂,比让受教育者理解、领会、感悟知识学习还不易。从教育活动各种因素来看,教育活动主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关系。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把握好教育活动流程内在联系的一致性。主要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理解把握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关系,使教育活动与教育活动目的具有一致性。教育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教育活动目的来实现的,确定好具体的教育活动目的很重要。教育活动目的主导影响着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活动效果。任何教育活动都具有本质而具体的教育目的,并由相关结构要素所组成,由此形成教育活动的支撑点、操作点和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教育活动目的并不是凭主观臆想而定,而是由具体的教育活动背景、教育情境条件、学生教育成长需要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教育活动目的的确定,受教育活动组织者的教育思想水平、教育知识水平影响制约。如,教师内心存有报复、解气、压制等不良动机和心理,对学生的教育谈话行为必有不妥,教育活动就适得其反。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确定教育活动目的,既要明确又要正确,首要的是以人为本,端正教育动机;既要适合教育活动情境,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教育活动行为具有教育性特点。当然,任何具体的教育活动目的也具有多维性结构特点,由若干个有机因素组成,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排列组合的结构性特点,这同课堂教学的情感、知识、技能三维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道理。
二是把握好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内容安排上要科学设计,统筹安排,使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活动目的具有一致性;优化教育活动内容要素,使教育活动内容既与教育活动目的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又适合受教育者年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而不是不相干或相悖。
三是正确运用教育活动行为方式,与教育内容、学生成长需要具有一致性。在教育活动目的和内容确定之后,如何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教师的活动行为方式就起着关键作用。教育活动行为方式方法的选择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要受教育活动目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成长需要等因素制约。教育活动形式表现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需要依据教育活动目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和成长需要而选择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不是与之相违和相悖。
学校教育活动达到上述三个一致性,即教育活动目的与教育活动内容具有了一致性,教育活动内容与教育活动方式具有了一致性,教育活动内容方法与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学生成长规律具有了一致性,教育活动结构诸要素就达到了和谐统一,优化了教育活动行为和教育活动过程,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活动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