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研究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z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降颅压及降糖、降压、降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的方法,治疗14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奥扎格雷钠;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栓
  脑梗死是目前非常普遍的急性脑血管病变之一,发生率逐年升高[1],而脑血栓又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分型。脑血栓的致病特点是发生速度快、致死致残率高。一旦发生此病,高昂的花费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本文主要研究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160例脑血栓患者。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1.58±6.60)岁;平均病程(7.74±3.27)d;病侧为左侧46例,右侧34例。观察组男性5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2.77±10.85)岁;平均病程(7.84±3.49)d;病侧为左侧45例,为右侧35例。两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相关标准[2],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基础疾病治疗。具体为:吸氧、脱水降颅压、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有基础疾病的调理基础疾病,如对于糖尿病患者给予降糖治疗使血糖平稳,对于高血压病患者给予降压治疗使血压平稳,同时给予调节血脂、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输液治疗,具体为:80mg奥扎格雷钠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输注,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治疗14d。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1.3 评定指标 治愈:临床表现基本消失,上下肢肌力达到Ⅴ级,生活达到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100%。显效:临床表现显著好转,瘫痪侧肢体肌力提高Ⅱ级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89%。好转:临床表现有所好转,瘫痪侧肢体肌力提高Ⅱ级以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临床表现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及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较高,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24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22例,好转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3 讨 论
  脑血栓是脑梗死常见的分型。脑梗死是由脑部血管血液缺乏导致的,机理复杂,在中医上属于“中风”的范畴。本病救治的首要任务是要改善脑部血管及组织缺血的状态,使脑部血液实现完整循环和灌注。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阴阳失调;肝风内动;风痰搏结;血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3]。其好发部位是颈总动脉、椎动脉上段、基底动脉下段、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交界处以及大脑前动脉等[4]。理论上,人体脑细胞死亡之后是不可能再生的,但是对患者快速进行抢救使其脑部的血流迅速恢复,将有可能出现神经细胞的恢复,实现可逆性损伤。疏血通注射液主要由水蛭素和蚓激酶组成,它们都是从动物体内提炼出来的,如水蛭和地龙等,这两味中药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和通经活络功能。两者合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减轻脑组织损伤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脑血栓再次形成。奥扎格雷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血管功能,能够增加大脑的血流量,抑制脑血栓形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作用于人体,直达脑血管系统,能够平衡脑部代谢及微循环系统,临床效果显著。该研究表明,观察组给予两药联合应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覃祖业,颜循金,黄翠艳,等.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30-431.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丁书春.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851-852.
  [4] 卢艳,刘龙,李秀明.血通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20-1821.
其他文献
为了解大丰市纯净水生产卫生状况 ,于 1999年 8月中、下旬对 43家纯净水生产厂家进行卫生监督 ,并对其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样品均随机抽取生产厂的车间或仓库 ,按
阮,也称阮咸琵琶,是中国古老乐器,民族乐器文化的瑰宝。我习惯把它叫作中国古吉他,也算是一種爱称。阮音色圆润、曲风沉稳。众所周知,中国民乐的低音声部一直都是被人诟病的重点,因为低音声部不够,民族乐曲给人的感觉总是稍显吵闹。直到低音阮的广泛使用,才使得民族乐曲的低音声部越来越厚重有力。不得不说,是低音阮的加入,撑起了民族乐曲的半壁江山,使其不再头重脚轻,更加完整而经得起推敲。  在时代的变革中,阮咸琵
期刊
唢呐又叫喇叭、海笛,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但它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而是从波斯传入我国的,并且早在16世纪就在中国民间流传。唢呐声音高亢嘹亮,多在民间的秧歌、鼓乐班和戏曲伴奏中应用。戏曲乐队常用的唢呐有两种:一种是高音唢呐,也叫小唢呐或海笛,小唢呐一般在唱腔或伴奏音乐中使用;另一种是中音唢呐,俗称大唢呐,常配合武场(打击乐)演奏吹打曲牌。唢呐在京剧中的使用情形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戏曲(主
期刊
纤支镜检查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紧张、检查过程中注药或吸痰时分泌物溅到患者眼部,常规为其佩戴防护眼罩、防护眼镜,或用治疗巾遮盖眼部.防护眼罩及防护眼镜价格较贵,检查结
【摘 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雷贝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68例,随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56人,即A组、B组、C组。A组口服雷贝拉唑20mg,1次/d,以8周为1个疗程。B组口服西沙比利10mg,3次/d,以8周为1个疗程。C组口服雷贝拉唑20mg,1次/d;同时口服西沙比利10mg,3次/d,也以8周为
戏曲表演的成败优劣,不是在台上才见分晓,其实在幕后已经了然。起决定作用的是表演基础。表演基础薄弱的一定黯然失色,表演基础雄厚的必然流光溢彩。戏曲表演无捷径,必须全力打基础。中医讲究培补元气,扶正固本。戏曲表演的基础,就是为表演所积蓄的元气,所培植的根本,决定台上表演的艺术生命。有的演员往往只在一个戏的表演技巧上动脑筋,而戏曲表演艺术家则在一切戏的表演基础上下功夫。夯实戏曲表演基础,是演好戏曲的根本
期刊
如果只用两个字概括戏曲表演的审美特征,那么“传神”二字应该是首选。“传神”是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戏曲演員对表演艺术的最高追求。  一、中华艺术的“传神”传统  “传神”,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文物考古发现,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造型极其简约,但猪的神态憨态可掬,特别传神。著名的汉代画像砖与玉猪龙异曲同工,以粗线条勾勒传神的形象而著称。到了魏晋时期,大画家
期刊
戏曲是中华文明的艺术宝藏,是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具有乡土气息的戏曲剧种,此外还有像京剧、昆曲这样历史悠久,突破地域概念,且在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剧种。中国戏曲之所以不同于西方戏剧,最基础也是最外部的差别就在于“戏曲”的“曲”上——在中国戏剧的表现手段里,歌唱和音乐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戏曲既是中国
期刊
打击乐器大锣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距最早的记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世界音乐中大锣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第一样中国乐器,没有大锣的乐队不算是完整的乐队。在中国戏曲中,“锣经”又称为“锣鼓经”“锣鼓点子”,是由大锣、小锣、鼓、板钹等打击乐器表演的不同的节奏与演奏方式,共同形成的严格的记谱。  在中国戏曲中鼓板是整个乐队的总指挥,而大锣的演奏直接体现鼓师的指挥意图,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