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饮食管理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及意义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g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逐年增加,其中孕妇群体超重现象突显尤为显著。孕妇超重导致孕期、产时、产后并发的一系列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应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也有相关性。我们根据孕妇不同的孕前体重指数(BMI)對孕妇进行个体化饮食管理,制定相应的食谱及运动指导,制定孕期合理的体重增长曲线,有效地控制了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降低了巨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率。
  我们的研究
  我们随机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及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单胎头位产妇1106例,分为研究组(504例)和对照组(602例)。研究组在孕10周到14周建档时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管理,包括制订孕期增重目标、详细的个体化饮食指导及一日食谱举例,同时给予运动指导等。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科检查。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41岁,其中研究组年龄中位数29(4)岁,对照组年龄中位数29(7)岁,两组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纳人的孕妇是孕期按常规系统产检并在我院分娩者;孕前无糖尿病、高血压史;无心脑血管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内外科合并症。排除了中途退出,未在我院分娩者;不愿配合者;孕前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压未及时控制者。
  研究开始时测定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根据2001年陈春明等提出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分类,体重指数<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实验组根据孕前或孕12周前BMI所在的范围,确定孕期增重的大致范围,即按照2009年美国IOM推荐的单胎孕妇孕期增重标准:低体重组增重12.5~18.0公斤,正常体重组增重11.5~16.0公斤,超重组增重9.0~11.5公斤,肥胖组增重5.0~9.0公斤,制订孕期增重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第八版妇产科学GDM诊断的新标准,即于妊娠24~28周空腹进行75克糖耐量检查,服糖前和服糖后1~2小时血糖诊断值分别为5.1毫摩尔/升、10.0毫摩尔/升和8.5毫摩尔/升。其中任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妊娠糖尿病。
  对研究组孕妇进行个体化饮食干预,包括均衡的膳食营养指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适量的运动。具体方法如下:①对研究组孕妇详细介绍异常孕期增重对母婴健康的危害。②个体化膳食营养指导,结合膳食调查并利用专业围产营养管理软件,计算出孕妇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情况,进而做出个体化的调整。③指导实验组孕妇多活动,尽可能完成正常的工作并参加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如散步、轻体力家务劳动及孕妇体操。④每周在家或至医院产科门诊监测体重,电子称定称,根据每次检查结果调整下一阶段目标。
  对照组仅在孕12周建卡时根据孕前BMI提出简单孕期增重的调控建议,并自20周起定期产前检查时,针对BMI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对营养、运动等调控意见。两组孕妇均按照常规系统产检至孕足月分娩。
  统计两组孕妇建卡时体重及分娩前体重,计算体重增幅。随访人组孕妇妊娠结局相关资料,包括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
  结果发现,研究组平均孕期增重(17.13±5.56)公斤,对照组平均孕期增重(18.18±8.92)公斤,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12.5%(56/504);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22.7% (111/60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降低。
  研究组巨大儿的出生率为4.96%(25/504),低体重儿的出生率为2.38%(12/504);对照组巨大儿的出生率为6.48%(39/601),低体重儿的出生率为7.32%(44/6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个体化饮食干预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一定影响,并且显著降低了巨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率。
  孕妇体重管理的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饮食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孕期的营养是否合理、均衡、充足,不但关心到母亲自身的身体状况,也影响到胎儿甚至其成人后的健康。但是目前对营养饮食管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知识的普及不充分,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更是难以普及,从而导致孕期营养不合理,营养过多或不足,孕妇肥胖或体重增加不足,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出生不时可见。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孕期体重增长程度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均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风险升高;加强孕妇体重管理,则可降低这些疾病的风险。
  1.妊娠期糖尿病:肥胖作为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怀孕以后胎盘分泌大量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如孕激素、催乳素、雌激素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肥胖及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的孕妇,脂肪堆积产生胰岛素拮抗,均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增高。有效管理孕期体重增长,能更好地减少胰岛素过度分泌,从而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2.巨大儿: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是孕期营养和遗传环境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上已有人提出了健康和疾病发源学说,其理论提示,胎儿和婴儿时期的生长发育关系到成年期的健康水平,并且呈隔代影响。有研究称,胎儿体重与成年后罹患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呈“U”型关系,也就是说,胎儿在子宫内获得营养过度能够导致胎儿高出生体重,其机体含有的脂肪过多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同时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巨大儿及低体重儿成年后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均增加。我们的研究显示,个体化饮食管理可以控制巨大儿的发生,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的危险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体重超标时,其糖代谢异常率上升,胎儿处于高血糖状态。高出生体重儿成年后发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风险增加;同时饮食不节、偏食及饮食搭配不合理亦可导致低体重儿的出生增加。所以,保持孕产妇合理的体重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很好地管理孕期体重增加,利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巨大儿及低体重儿的出生率。
  目前中国孕期营养缺乏情况已经大大减少,而营养过剩已成为孕期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在2011年制定了“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在健康教育中提出了对营养和体重管理的指导要求。但是根据文献相关报道,半数以上的孕妇对孕期营养形成错误认识,甚至认为孕期为了胎儿营养健康,孕期体重增长是没有节制的。孕早期营养均衡是关键,而孕中后期对营养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只有不同种类食物比例相配合,才能促进营养素之间良好地吸收和利用,而孕期营养素需要量增加大于能量需求量的增加,因此通过增加食物摄入来增加营养素吸收就更容易过快增加孕妇体重。营养过剩能够导致孕妇肥胖,胎儿营养过度导致高出生体重儿增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个体化的营养体重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通过营养教育能够提高孕妇营养知识,为孕妇建立起科学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针对生命早期进行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从根源上提高人口素质。因此,在中国,孕期营养体重管理迫在眉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销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使得汽车塑料制品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可以说汽车的塑料化是衡量汽车行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注塑零件中,薄壳类注塑制件是较为常工见的类型之一,主要缺陷是翘曲变形,严重的情况下会使产品尺寸产生偏差,影响产品装配质量。因此需要采用改进的浇注系统和优化的工艺参数,降低汽车门饰板的翘曲变形程度。  关键词:注塑成型;车门内饰板
摘要:前期工作是项目发展的基礎和保障,可以說没有前期工作就没有项目。当前,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地方政策变化,煤矿项目前期工作也迎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在逆境下取得发展?笔者认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使企业职工素质得以优化,使基础管理水平和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可以促进煤矿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  关键词:浅析;煤矿 ;前期;企业文化  从理论的角度看,笔者认为,企业
胎儿在母体宫内需要经过胚种、胚胎、胎儿三个阶段,任何影响母胎健康的病因都可以影响宫内受精卵、胚胎和胎儿的发育,严重者甚至导致胚胎停育、胎死宫内。孕期母体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如果孕期母体维生素摄入不足,未得到及时增加或增加过量,都会影响胎儿器官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甚至有些严重的胎儿畸形是致死性的。因此,了解各种维生素的功效和胎儿发育的相关性,改善孕妇和儿童营养状况,适当补充维生素,对降低新
期刊
医院药品调剂是医院药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处方调剂是保障用药安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日常工作中,调剂差错也在所难免。药品调剂差错目前已经成为引起医疗纠
期刊
如今患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肩周炎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且病情也趋向复杂化.秋冬季节是疾病复发期,疼痛难耐,许多患者此时都会贴药膏来止痛.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贴敷类治
期刊
摘要:智能化技术在21世纪迅速发展,并得到了越来越多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机械工程的制造行业,智能化技术将会给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分析智能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生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带给人们的转变不仅仅只是生活方式以及居住行上的转变,更在生产方式上大大的改善了生产作
期刊
针对王甫洲水库库容调节能力较低及灯泡贯流式机组的运行特点,根据上游电站的出库流量和时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王甫洲电厂的经济运行方案及"12法则",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水能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导向意义的精神文化,是员工所认知、认可并且逐渐传承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等,是企业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促进企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是一种隐形的推动力。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蕴意  企业文化也被认为是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激
近日,王大妈的过敏性鼻炎复发,准备去药店买抗过敏药。由于王大妈平日患有冠心病,因此,当她听说第1代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可能会引起心脏毒性反应时,就在店员的推荐下买了第2代抗组胺药,即息斯敏,每次1片(10毫克),睡前服用。  王大妈在第3次服药后不久,突然感到胸闷、心悸,自己摸脉搏发现脉率快且不整齐,立即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结果为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医生综合分析认为,王大妈的这种心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