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表达谱在血管钙化动物模型中的差异性表达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quan_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维生素D3结合尼古丁法构建血管钙化动物模型,观察血管钙化过程中的微小RNA(miRNA,miR)谱变化,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miRNA靶基因,采用Affemitrix miRNA芯片检测血管钙化模型组和对照组主动脉组织中miRNA表达谱变化(设2倍改变为阈值),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

方法

7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采用维生素D3(300 kIU/kg)肌肉注射和尼古丁(5 mg/kg)灌胃建立大鼠血管钙化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诱导4周后处死大鼠并分离主动脉组织。提取组织RNA,纯化获得miRNAs,采用Affemitrix miRNA芯片检测血管钙化模型组和对照组主动脉组织中miRNA表达谱变化(设2倍改变为阈值),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

结果

诱导第20天模型组大鼠血钙水平显著升高(P=0.000)。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P活性明显升高,第20天时,模型组大鼠ALP活性增高了85.7%。miRNA芯片结果表明在模型组中,mmu-miR-297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

结论

成功构建血管钙化动物模型,通过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可见mmu-miR-297a在血管钙化模型中表达下调。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23a在恶性胶质瘤(GBM)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表达,探讨其在GBM中的功能。方法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GBM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miR-23a表达变化;采用miR-23a mimic转染GBM细胞株U87MG、U251、T98G、A172,并用CellTiter-Glo® Luminescent Cell Viability A
目的检验骨膜素在退行性变主动脉瓣中的表达以及其病理作用。方法连续收集接受瓣膜置换术患者的退行性主动脉瓣标本24例(男13例,女11例),取同期Bentall手术切除的正常主动脉瓣膜标本5例作为对照。组织切片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瓣膜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对瓣膜中骨膜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冰冻标本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相应分
目的探讨Tip27基因在甲状腺癌与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析96例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ip27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对肿瘤样本中Tip27基因表达诊断特异性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Tip27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程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41例
期刊
目的观察改良的近交系大鼠颈动脉移植血管病变模型并研究病程中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以Wistar大鼠作为供体,分别以Wistar大鼠和Brown Norway大鼠作为受体,进行颈动脉移植。术后1、4、8、16周行高频超声检查新生内膜形成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染色,免疫荧光α-SMA、Ki-6
目的观察不同测试条件下楼梯实验用于检测亨廷顿病大鼠前肢运功功能恢复的敏感性,探讨多能干细胞的移植治疗及建模作用。方法将SD大鼠48只,分为对照组、毁损组和移植组,每组16只。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两组均用奎宁酸(QA)脑内注射,并向移植组注射胎龄为14 d子鼠的腹侧中脑(VM)细胞。每个组分别分为两个亚组,在移植后第5、12、17、19周进行楼梯实验,判定在不同密度糖丸布置下,大鼠抓握和取食能力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7(Sirt7)和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irt7和p53的表达,并随机选取2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分别检测Sirt7和p53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Sirt7和p53的阳性率(63.33%、66.6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21.67%、0.0
期刊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顺铂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肝癌HepG2细胞加药处理,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姜黄素处理组(5、10、20 μmol/L)、顺铂处理组(1、5、10 μmol/L)和联合用药处理组(5 μmol/L姜黄素+5 μmol/L顺铂、10 μmol/L姜黄素+5 μmol/L顺铂)。使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后HepG2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精子相关抗原9(SPAG9)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PAG9、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并分析SPAG9与E-cadherin、Vimentin及MMP-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