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态度、思维习惯、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甚至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以及价值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文章就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何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
一 、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形势
1、党建工作对象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
1.1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削弱, 个人主义思想突出
受西方文化中强调绝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大学生对西方文化逐渐由浅层次上的文化消费发展成深层次上的政治认同, 由感性欣赏变为理性追求, 不加抵制地接受西方文化, 从而使他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 政治意识淡化。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一方面开始走向自主独立, 逐渐摆脱依附性、从众性、趋同性,思想上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而另一方面,过分的追求个性思想, 使得他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削弱,追求个人利益的愿望日益强烈,整体和全局观念淡化,甚至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
1.2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被削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产生了误解,出现了所谓的“修正”、“解构”现象,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中的一个学派, 不应把它作为惟一的指导思想来源。这实际上是在忽视它的主流意识地位,模糊已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必将会导致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混乱。
1.3大学生入党动机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有功利化、投机性倾向,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实用型、虚荣被动型、从众投机型的同学,影响了党员队伍的质量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2、高校基层党组织实际工作定位较低
2.1重发展,轻教育
当前,大学生要求入党的热情高涨,学生党员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总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党员人数也大幅度上升,党建工作任务重,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特别是从事党员教育与管理的人员基本上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他们大多数都是入党不久,没有党务工作经验,缺乏党性锻炼,再加上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使得他们不可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党员进行教育与管理。不可否认,有些基层党支部把大量的人力、精力都投入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发展上,对已入党的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教育与管理,停留在表面上和形式上,甚至还有疏于教育管理,放任自流的情况。
2.2高校基层党支部“无酬、无权、无经费”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由于体制的原因,并且学生党费缴纳数额很少,导致高校基层党支部普遍没有经费,一些活动很难开展。同时,高校基层党支部没有行政权力,对已发展的党员同志,只能凭感情来开展工作。这些都是制约高校党支部有效管理和积极开展工作的因素。
二 、面对多元文化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1、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更加注重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要通过优化理论宣传阵地,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要从理论阐述和实践论证两方面入手,使主流思想文化更具说服力,更有凝聚力,以避免青年学生思想信念上的困惑与彷徨。
2、建立灵活设置党支部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党支部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特点,灵活设置。学生活动的场所主要在宿舍、社区或社团,在学生楼栋设立党支部和通过建立学生社团党支部已经成为党建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样才能使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出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建立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机制
加强对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一是做好新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登记;二是对新生党员的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摸底;三是抓培训测试,做好新生党员的入学教育;四是院、系党组织继续培养教育考察。及时抓好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建立老党员的继续教育机制
对老党员的继续教育往往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往往一些新党员会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入党前、入党中和入党后的培养教育,把党员发展的过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施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全程化。要在学生党员中树立起良好的党风,对他们严格要求,引导他们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起讲学习、讲政治和讲正气的良好作风。还要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把学生党员置于群众的监督和自我约束之下。
5、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影响力。
学生党员的带动、感召和示范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建立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先进性作用,并让这种作用穿过时空的限制,广泛影响青年学生,将会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对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都负有责任。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党委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党委关于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相互沟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水平。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鼓励教师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或参加学生党支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严丹. 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途径探讨[J]. 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5,(2).
[2]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有效性的创新路径探析.张孝文等.党史与党建,2006年第3期,CN31-1856/K.
[3] 党员先进性建设方法和途径的实践与探索.邹方中等.党史与党建,2006第8期,CN31—1856/K.
[4] 高校党组织建立党性教育长效机制诌议.王蔚莲.党史与党建,2006第二期,CN31—1856/K.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
一 、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形势
1、党建工作对象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
1.1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削弱, 个人主义思想突出
受西方文化中强调绝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大学生对西方文化逐渐由浅层次上的文化消费发展成深层次上的政治认同, 由感性欣赏变为理性追求, 不加抵制地接受西方文化, 从而使他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 政治意识淡化。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一方面开始走向自主独立, 逐渐摆脱依附性、从众性、趋同性,思想上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而另一方面,过分的追求个性思想, 使得他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削弱,追求个人利益的愿望日益强烈,整体和全局观念淡化,甚至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
1.2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被削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产生了误解,出现了所谓的“修正”、“解构”现象,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中的一个学派, 不应把它作为惟一的指导思想来源。这实际上是在忽视它的主流意识地位,模糊已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必将会导致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混乱。
1.3大学生入党动机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有功利化、投机性倾向,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实用型、虚荣被动型、从众投机型的同学,影响了党员队伍的质量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2、高校基层党组织实际工作定位较低
2.1重发展,轻教育
当前,大学生要求入党的热情高涨,学生党员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总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党员人数也大幅度上升,党建工作任务重,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特别是从事党员教育与管理的人员基本上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他们大多数都是入党不久,没有党务工作经验,缺乏党性锻炼,再加上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使得他们不可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党员进行教育与管理。不可否认,有些基层党支部把大量的人力、精力都投入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发展上,对已入党的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教育与管理,停留在表面上和形式上,甚至还有疏于教育管理,放任自流的情况。
2.2高校基层党支部“无酬、无权、无经费”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由于体制的原因,并且学生党费缴纳数额很少,导致高校基层党支部普遍没有经费,一些活动很难开展。同时,高校基层党支部没有行政权力,对已发展的党员同志,只能凭感情来开展工作。这些都是制约高校党支部有效管理和积极开展工作的因素。
二 、面对多元文化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1、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更加注重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要通过优化理论宣传阵地,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要从理论阐述和实践论证两方面入手,使主流思想文化更具说服力,更有凝聚力,以避免青年学生思想信念上的困惑与彷徨。
2、建立灵活设置党支部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党支部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特点,灵活设置。学生活动的场所主要在宿舍、社区或社团,在学生楼栋设立党支部和通过建立学生社团党支部已经成为党建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样才能使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出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建立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机制
加强对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一是做好新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登记;二是对新生党员的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摸底;三是抓培训测试,做好新生党员的入学教育;四是院、系党组织继续培养教育考察。及时抓好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建立老党员的继续教育机制
对老党员的继续教育往往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往往一些新党员会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入党前、入党中和入党后的培养教育,把党员发展的过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施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全程化。要在学生党员中树立起良好的党风,对他们严格要求,引导他们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起讲学习、讲政治和讲正气的良好作风。还要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把学生党员置于群众的监督和自我约束之下。
5、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影响力。
学生党员的带动、感召和示范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建立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先进性作用,并让这种作用穿过时空的限制,广泛影响青年学生,将会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对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都负有责任。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党委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党委关于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相互沟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水平。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鼓励教师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或参加学生党支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严丹. 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途径探讨[J]. 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5,(2).
[2]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有效性的创新路径探析.张孝文等.党史与党建,2006年第3期,CN31-1856/K.
[3] 党员先进性建设方法和途径的实践与探索.邹方中等.党史与党建,2006第8期,CN31—1856/K.
[4] 高校党组织建立党性教育长效机制诌议.王蔚莲.党史与党建,2006第二期,CN31—1856/K.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