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随之大学英语教学急需进行改革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通过探讨跨文化交际的内涵研究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和途径,以求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教学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依存程度空前加深,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成为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诉求。由于我国国情和英语学科特点,英语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并且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自30多年前跨文化交际学被引进我国以来已被我国外语教育界广泛接受。但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尚未建立适合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本文通过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探讨跨文化交际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以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英美引入的。就其核心内涵,指具有不同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往。Ki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适应能力构成。如果语言使用者不具备适应能力,就无法在跨文化交际中灵活处理文化差异,也就无法实现有效交际。长久以来,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内涵做过深入研究。虽然有所差异,但普遍认为认知、情感及态度是共同的核心要素,即只有具备适应能力、共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才有可能获得有效交际。
在我国,有的学者把跨文化交际能力视为一个系统。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系统三部分构成。杨盈和庄恩平则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知识能力系统、交际实践能力系统、全球意识系统和文化调适能力系统。除此之外有不少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研究。但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没有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要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模式以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十分迫切和必要的问题。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以跨文化教学为切入点实现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研究者认为不同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差异引起跨文化冲突或误解,这是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根本原因。
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那么与语言教学相融合的跨文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时必需的语言能力。因此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在内的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嵌入社会文化教学,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感知语言表层和文化内涵的关系,从而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研究者发现,跨文化教育应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尊重其文化身份。教育内容应涉及学习者本国及目的语国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内容。因此,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涉及我国及英美国家的地理概况、风俗习惯、重大历史事件、文学著作等内容的教育。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构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培养目标、教师素质、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及教学环境几部分构成。
(一)确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经济一体化时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外语教学重要目标之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必需的交际能力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如教授学生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可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使会话顺利进行。2.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能力。Martin和Clark等学者认为共情是从他人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语言学习者要承认世界的多元性,具有跨文化的敏感性和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共情能力。3、行为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能力。要求学习者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文化禁忌,从而采取调适缩小差异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理念从而帮助学生深层次了解文化知识。可通过加强师资培训、研读跨文化交际理论等方式帮助教师实现由语言教学向跨文化教学的转变。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提高文化素养。由于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学校可对英语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也可派教师赴英美国家感知当地文化,以提高其文化感知力和文化素养。
(三)进行课程和教材改革
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须从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入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优质教材及制定个性化教学大纲,以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教材方面,要内容丰富,兼顾不同文化的多个层面,凸显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用性等特点。因此要选用具有时代气息、体现跨文化交际内涵、影响力广泛的优质教材,各高校可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自编教材。课程设置方面,开设的课程应涵盖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翻译与英语写作等基本语言发展课程,还要开设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行為发展能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各门课程在各具特色的同时实现互补,共同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创新堂教学设计
教师可通过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体系的中西方文化,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层次认识文化差异,将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了解风俗习惯、行为举止等文化差异,从而引导学生对英美文化形成整体把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采用头脑风暴及发散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还可通过场景模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行为能力。与任务型教学方法结合,利用课堂创设交际情境进行情景模拟,例如模拟外国友人来访、就餐、商务会谈等情景。此外,可通过影视欣赏、报刊选读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体验英美文化,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了解跨文化交际规则。
(五)建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环境
要实现跨文化教学目标,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开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大学电台、网络等资源建设大学英语学习网站、跨文化交际网站、中西方文化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英美文化知识竞赛等。另外,学校可开展各种文化类实践活动,举办文化类专题讲座,组织“英语角”等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以上做法都对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它深化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内涵,使大学英语教学本身更有意义。将跨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使大学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加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把语言教学和中外文化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Martin,G.B.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教学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依存程度空前加深,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成为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诉求。由于我国国情和英语学科特点,英语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并且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自30多年前跨文化交际学被引进我国以来已被我国外语教育界广泛接受。但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尚未建立适合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本文通过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探讨跨文化交际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以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英美引入的。就其核心内涵,指具有不同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往。Ki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适应能力构成。如果语言使用者不具备适应能力,就无法在跨文化交际中灵活处理文化差异,也就无法实现有效交际。长久以来,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内涵做过深入研究。虽然有所差异,但普遍认为认知、情感及态度是共同的核心要素,即只有具备适应能力、共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才有可能获得有效交际。
在我国,有的学者把跨文化交际能力视为一个系统。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系统三部分构成。杨盈和庄恩平则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知识能力系统、交际实践能力系统、全球意识系统和文化调适能力系统。除此之外有不少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研究。但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没有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要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模式以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十分迫切和必要的问题。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以跨文化教学为切入点实现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研究者认为不同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差异引起跨文化冲突或误解,这是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根本原因。
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那么与语言教学相融合的跨文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时必需的语言能力。因此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在内的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嵌入社会文化教学,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感知语言表层和文化内涵的关系,从而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研究者发现,跨文化教育应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尊重其文化身份。教育内容应涉及学习者本国及目的语国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内容。因此,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涉及我国及英美国家的地理概况、风俗习惯、重大历史事件、文学著作等内容的教育。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构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培养目标、教师素质、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及教学环境几部分构成。
(一)确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经济一体化时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外语教学重要目标之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必需的交际能力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如教授学生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可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使会话顺利进行。2.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能力。Martin和Clark等学者认为共情是从他人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语言学习者要承认世界的多元性,具有跨文化的敏感性和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共情能力。3、行为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能力。要求学习者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文化禁忌,从而采取调适缩小差异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理念从而帮助学生深层次了解文化知识。可通过加强师资培训、研读跨文化交际理论等方式帮助教师实现由语言教学向跨文化教学的转变。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提高文化素养。由于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学校可对英语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也可派教师赴英美国家感知当地文化,以提高其文化感知力和文化素养。
(三)进行课程和教材改革
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须从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入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优质教材及制定个性化教学大纲,以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教材方面,要内容丰富,兼顾不同文化的多个层面,凸显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用性等特点。因此要选用具有时代气息、体现跨文化交际内涵、影响力广泛的优质教材,各高校可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自编教材。课程设置方面,开设的课程应涵盖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翻译与英语写作等基本语言发展课程,还要开设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行為发展能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各门课程在各具特色的同时实现互补,共同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创新堂教学设计
教师可通过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体系的中西方文化,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层次认识文化差异,将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了解风俗习惯、行为举止等文化差异,从而引导学生对英美文化形成整体把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采用头脑风暴及发散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还可通过场景模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行为能力。与任务型教学方法结合,利用课堂创设交际情境进行情景模拟,例如模拟外国友人来访、就餐、商务会谈等情景。此外,可通过影视欣赏、报刊选读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体验英美文化,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了解跨文化交际规则。
(五)建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环境
要实现跨文化教学目标,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开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大学电台、网络等资源建设大学英语学习网站、跨文化交际网站、中西方文化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英美文化知识竞赛等。另外,学校可开展各种文化类实践活动,举办文化类专题讲座,组织“英语角”等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以上做法都对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它深化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内涵,使大学英语教学本身更有意义。将跨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使大学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加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把语言教学和中外文化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Martin,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