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ang052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观点把世界理解为在人之外的东西,由此来解读马克思关于哲学“改变世界”的思想,就疏离了马克思从存在论领域发动的哲学革命这一实情。马克思使用的“感性世界”的提法,提示了“人”、“感性活动”、“感性世界”具有同源性,确证了人与世界乃是原初的关联。只有依循马克思的深思才能确立合理的阅读视野,把捉“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彰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要义。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as something other than man, from which to interpret Marx’s thought of “changing the world” of philosophy, alienates the fact that Marx launched the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ontology. The reference of “sensual world” used by Marx suggests the homology of “human”, “sensual activity” and “sensual world”, which confirms that human beings and the world are primitive relations. Only by following Marx’s thinking can we establish a reasonable horizon of reading, and grasp the existential meaning of “changing the world” to make clear the essence of Marx’s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其他文献
耿车人从“四轮齐转,双轮并进”的社会经济模式发展到一个“轮子”转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目前却面临两大问题,即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问题,这既是耿车人的问题,
以“两个务必”为主题、以“艰苦奋斗”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锻造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
和平与暴力是社会运动中常见的斗争方式,二者的并存构成当今反全球化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平方式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始终处于主流地位,但暴力的日益蔓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从历史与现实的表象看,经济与道德确实存在着某种矛盾,但这种矛盾与其说是经济与道德的冲突,还不如是说人类在生产力、制度和文化发展上的不足所造成的一种历史局限,这种局限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探讨建构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前提性问题是如何体现马
判断一种哲学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不在体系,而在方法——是否唯物论和辩证法。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是科学的方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权威”,在
关于马克思哲学转向的探讨,矫正了对马哲的一些误解,也深化了对马哲的认识。在以往对马哲特别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阐释中,存在着重认识轻价值和将马哲知性化解读的倾向,而转向一
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政策、经济运行机制和根本原则,并从
陈云党风建设思想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其历史发展呈现出前瞻性、战略性、创造性的鲜明特色。认真梳理和学习陈云党风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高度,深刻理解
我国转折时期的法院,有时不得不面临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的两难选择,牺牲司法公正只能维持表面的暂时和谐与稳定,严格执法可引导社会尊崇法制,定纷止争.2004年发生在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