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为纪念泰坦尼克号起航一百周年,詹姆斯·卡梅隆将电影《泰坦尼克号》以3D形式重返银幕,引发全球热映。通过出演影片中“Rose”一角走红,到2011年参演美剧《欲海情魔》荣获艾美奖迷你剧及电视电影类最佳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用精湛的表演赢得世人赞叹。
2012年11月22日,温斯莱特在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接见,并由女王亲自为其颁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以表彰其在表演界的卓越成就。在授勋仪式上,女王问温斯莱特是否享受表演的过程,她回答说:“是的,我热爱表演,但是我更喜欢母亲这一身份。”女王说:“对,这才是最好的职业。”
戏剧世家?不,其实他们都只是龙套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于1975年10月生于英国伯克郡,其父母、叔叔、外祖父母都是演员。家庭的熏陶使其自幼迷恋表演。不过,说温斯莱特生于一个演艺世家,这总会让人误解。她不断解释说,她的父母只不过是个“龙套演员”,母亲的正职是酒吧服务生,父亲的正职则是泳池承包商,她儿时的生活非但不富裕,甚至是清苦的。
“为了让家里的收支平衡,父亲什么工作都做。”温斯莱特回忆道,“他只是一个龙套演员,正如大多数演员一样。我的出身并不好,所以你无法在我的脸上看到任何尊贵的气质。那个时候,如果我妈妈带了一支口红回家,那么,在一个星期内,这支口红就会被用完,因为我和我的两个姐妹会因为家中有支口红而兴奋无比,以至于不停地用它。”
温斯莱特11岁那年成为雷德卢夫斯戏剧学校的学生。她是向自己外婆借钱就读的,两年后便开始接拍广告以养活自己。1992年,导演彼得·杰克逊想拍《罪孽天使》,请琼·罗丝推荐女演员,据琼·罗丝回忆:“当我要为杰克逊选择《罪孽天使》中茉莉叶这个角色时,我推荐了温斯莱特,而不是安娜,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除了温斯莱特,没有任何人能演这个角色。”于是,温斯莱特从175个女演员中脱颖而出。
1995年,温斯莱特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部重要的电影——由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初次见到温斯莱特,李安对她的印象是“有原始的天赋和激情洋溢的气质”,“身上充满了中产阶级和现代摩登的感觉”。在《理智与情感》的拍摄过程中,李安这样调教20岁的温斯莱特——要求她练习太极、读奥斯汀时代的小说和诗歌。此外,温斯莱特还专门给自己找了钢琴老师。“她是充满激情的女演员。有时,年轻演员总是太用力以致弱化了表演,”李安说,“她进步很大,我看见凯特‘开花’了。”《理智与情感》为温斯莱特赢得了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在现实生活中,她喜欢把事情弄得很简单:一旦进入角色,仿佛有个谜团,召唤她探索、深入,即使她不知道如何走出来。”
1996年,温斯莱特在英国读到了《泰坦尼克号》的剧本。“当我读完剧本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对自己说,‘我必须拿到这个角色。没有第二个选择了。’”这个时候,温斯莱特在好莱坞仍然鲜为人知,而詹姆斯·卡梅隆则更加不知道温斯莱特到底是何许人。在此之前,卡梅隆想找一个“奥黛丽·赫本”式的露丝,他所面试的女星也多为格温妮丝·帕特洛这样的消瘦型,可想而知,肥胖的温斯莱特根本不入他的法眼。
可是,卡梅隆还是抵挡不住温斯莱特没日没夜的电话纠缠,于是,他终于把这位新星请到了好莱坞。导演让她和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起试镜,虽然卡梅隆对温斯莱特的演技十分满意,但仍然对要不要让她来演露丝感到犹豫不决。得知这一消息后,温斯莱特立刻采取了死缠滥打的方式。她每天送一朵玫瑰给卡梅隆,并附上一张写着“来自于你的露丝”的小卡片,然后,她会给这位导演打上一通电话,她抱怨道:“你怎么还不明白!我就是你的露丝!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还要面试其他人呢?”这样猛烈的攻势下,卡梅隆不得不屈服了。
温斯莱特在《泰坦尼克号》这部世纪之作中亮相而迅速飙红。在《泰坦尼克号》的光环下,她出人意料地拒绝了《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和《安娜与国王》两部好莱坞电影,转向另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独立影片《北非情人》。
“我不是大片明星,”温斯莱特说,“这就是《泰坦尼克号》后我去拍《北非情人》和出演其他小成本电影中的角色的原因。我从没想过把《泰坦尼克号》当跳板,换取更豪华的电影或者更多钱,尽管的确可以,但这样会毁了我。”
“她一直在艺术上冒险,”温斯莱特身边的人说,“她不在乎看上去是否很美。她非常踏实。”当很多女演员步入中年仍然咯咯傻笑、竭力保持公主模样时,温斯莱特已经开始不顾形象地投入一个又一个焦虑缠身的妇女角色中去了——皮肤粗糙、眼角缀满细纹、身形粗壮,与《泰坦尼克号》里丰腴的古典美女判若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她喜欢把事情弄得很简单;一旦进入角色,仿佛有个谜团,召唤她探索、深入,即使她不知道如何走出来。”温斯莱特的前夫、著名导演门德斯说。
2008年,在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朗读者》中,温斯莱特饰演前纳粹集中营女看守汉娜。这个角色有着难以置信的迷人特质:在片中,她不仅要掌握德国口音,还要不露痕迹地将汉娜演到老年;更关键的是要透过汉娜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就像盯着一个又黑又长的隧道,想在尽头寻找光亮,但对她(汉娜)来说,那里什么都没有。”温斯莱特是这么理解这一角色的。
2009年,温斯莱特以《朗读者》和《革命之路》分别拿下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女主角奖,媒体形容她为“金球女孩”。金球奖向来有奥斯卡风向标之说,没人怀疑凯特也将问鼎奥斯卡。同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入行15年的温斯莱特终于收获了属于她的最佳女主角奖杯。她回忆起8岁时曾拿着洗发水瓶当奥斯卡奖杯的往事,不禁感慨,“这次不是洗发水瓶了”。此时没人能否认,她已经把演技派影后的位子坐得稳稳的,甚至被认为是梅尔·斯特里普的接班人。为了这一天,她似乎已经等待得太久。
“每当看见那些骨瘦嶙峋的人时,我总会想:嘿!别再瘦了,你有吃东西的权利。”
漠视传统审美观是温斯莱特另一传奇,自出道以来她的身材因太过丰腴而饱受诟病,然而她本人却不以为然,她向记者驳斥:“对我而言,好莱坞像是培养出一大群患有厌食症的女星,大众要求你只能变瘦而不能长胖,在他们眼中瘦才是美的标准。每当看见那些骨瘦嶙峋的人时,我总会想:嘿!别再瘦了,你有吃东西的权利。”
早在几年前,温斯莱特就对媒体宣称过:“我不会刻意减肥,也绝不会去做整形手术,我喜欢我身体的每一部位,对我的整体形象也非常满意。身材胖瘦并不能主导我的想法,我也不会每天浪费太多时间在做仰卧起坐这种事上。”如今她似乎很好地守住了当年的诺言,身型依旧圆润丰满,笑起来的时候额头与眼角都有皱纹。身为温斯莱特的良师益友,艾玛·汤普森曾开玩笑地对她说:“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减肥的话,我便不再理你了。”
尽管温斯莱特的演艺事业非常成功,但她依旧保持着普通人的生活气息。她独立抚养两个孩子,像所有父母一样,她会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一起坐巴士回家。“我想尽可能地给孩子们一个普通人的生长环境,他们需要去坐公交车,需要搭地铁,需要在操场上满身是泥地玩耍,而不是出现在狗仔队的镜头里。我不想给他们留下这样的记忆。”她说。
2012年11月22日,温斯莱特在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接见,并由女王亲自为其颁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以表彰其在表演界的卓越成就。在授勋仪式上,女王问温斯莱特是否享受表演的过程,她回答说:“是的,我热爱表演,但是我更喜欢母亲这一身份。”女王说:“对,这才是最好的职业。”
戏剧世家?不,其实他们都只是龙套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于1975年10月生于英国伯克郡,其父母、叔叔、外祖父母都是演员。家庭的熏陶使其自幼迷恋表演。不过,说温斯莱特生于一个演艺世家,这总会让人误解。她不断解释说,她的父母只不过是个“龙套演员”,母亲的正职是酒吧服务生,父亲的正职则是泳池承包商,她儿时的生活非但不富裕,甚至是清苦的。
“为了让家里的收支平衡,父亲什么工作都做。”温斯莱特回忆道,“他只是一个龙套演员,正如大多数演员一样。我的出身并不好,所以你无法在我的脸上看到任何尊贵的气质。那个时候,如果我妈妈带了一支口红回家,那么,在一个星期内,这支口红就会被用完,因为我和我的两个姐妹会因为家中有支口红而兴奋无比,以至于不停地用它。”
温斯莱特11岁那年成为雷德卢夫斯戏剧学校的学生。她是向自己外婆借钱就读的,两年后便开始接拍广告以养活自己。1992年,导演彼得·杰克逊想拍《罪孽天使》,请琼·罗丝推荐女演员,据琼·罗丝回忆:“当我要为杰克逊选择《罪孽天使》中茉莉叶这个角色时,我推荐了温斯莱特,而不是安娜,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除了温斯莱特,没有任何人能演这个角色。”于是,温斯莱特从175个女演员中脱颖而出。
1995年,温斯莱特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部重要的电影——由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初次见到温斯莱特,李安对她的印象是“有原始的天赋和激情洋溢的气质”,“身上充满了中产阶级和现代摩登的感觉”。在《理智与情感》的拍摄过程中,李安这样调教20岁的温斯莱特——要求她练习太极、读奥斯汀时代的小说和诗歌。此外,温斯莱特还专门给自己找了钢琴老师。“她是充满激情的女演员。有时,年轻演员总是太用力以致弱化了表演,”李安说,“她进步很大,我看见凯特‘开花’了。”《理智与情感》为温斯莱特赢得了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在现实生活中,她喜欢把事情弄得很简单:一旦进入角色,仿佛有个谜团,召唤她探索、深入,即使她不知道如何走出来。”
1996年,温斯莱特在英国读到了《泰坦尼克号》的剧本。“当我读完剧本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对自己说,‘我必须拿到这个角色。没有第二个选择了。’”这个时候,温斯莱特在好莱坞仍然鲜为人知,而詹姆斯·卡梅隆则更加不知道温斯莱特到底是何许人。在此之前,卡梅隆想找一个“奥黛丽·赫本”式的露丝,他所面试的女星也多为格温妮丝·帕特洛这样的消瘦型,可想而知,肥胖的温斯莱特根本不入他的法眼。
可是,卡梅隆还是抵挡不住温斯莱特没日没夜的电话纠缠,于是,他终于把这位新星请到了好莱坞。导演让她和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一起试镜,虽然卡梅隆对温斯莱特的演技十分满意,但仍然对要不要让她来演露丝感到犹豫不决。得知这一消息后,温斯莱特立刻采取了死缠滥打的方式。她每天送一朵玫瑰给卡梅隆,并附上一张写着“来自于你的露丝”的小卡片,然后,她会给这位导演打上一通电话,她抱怨道:“你怎么还不明白!我就是你的露丝!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还要面试其他人呢?”这样猛烈的攻势下,卡梅隆不得不屈服了。
温斯莱特在《泰坦尼克号》这部世纪之作中亮相而迅速飙红。在《泰坦尼克号》的光环下,她出人意料地拒绝了《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和《安娜与国王》两部好莱坞电影,转向另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独立影片《北非情人》。
“我不是大片明星,”温斯莱特说,“这就是《泰坦尼克号》后我去拍《北非情人》和出演其他小成本电影中的角色的原因。我从没想过把《泰坦尼克号》当跳板,换取更豪华的电影或者更多钱,尽管的确可以,但这样会毁了我。”
“她一直在艺术上冒险,”温斯莱特身边的人说,“她不在乎看上去是否很美。她非常踏实。”当很多女演员步入中年仍然咯咯傻笑、竭力保持公主模样时,温斯莱特已经开始不顾形象地投入一个又一个焦虑缠身的妇女角色中去了——皮肤粗糙、眼角缀满细纹、身形粗壮,与《泰坦尼克号》里丰腴的古典美女判若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她喜欢把事情弄得很简单;一旦进入角色,仿佛有个谜团,召唤她探索、深入,即使她不知道如何走出来。”温斯莱特的前夫、著名导演门德斯说。
2008年,在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朗读者》中,温斯莱特饰演前纳粹集中营女看守汉娜。这个角色有着难以置信的迷人特质:在片中,她不仅要掌握德国口音,还要不露痕迹地将汉娜演到老年;更关键的是要透过汉娜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就像盯着一个又黑又长的隧道,想在尽头寻找光亮,但对她(汉娜)来说,那里什么都没有。”温斯莱特是这么理解这一角色的。
2009年,温斯莱特以《朗读者》和《革命之路》分别拿下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女主角奖,媒体形容她为“金球女孩”。金球奖向来有奥斯卡风向标之说,没人怀疑凯特也将问鼎奥斯卡。同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入行15年的温斯莱特终于收获了属于她的最佳女主角奖杯。她回忆起8岁时曾拿着洗发水瓶当奥斯卡奖杯的往事,不禁感慨,“这次不是洗发水瓶了”。此时没人能否认,她已经把演技派影后的位子坐得稳稳的,甚至被认为是梅尔·斯特里普的接班人。为了这一天,她似乎已经等待得太久。
“每当看见那些骨瘦嶙峋的人时,我总会想:嘿!别再瘦了,你有吃东西的权利。”
漠视传统审美观是温斯莱特另一传奇,自出道以来她的身材因太过丰腴而饱受诟病,然而她本人却不以为然,她向记者驳斥:“对我而言,好莱坞像是培养出一大群患有厌食症的女星,大众要求你只能变瘦而不能长胖,在他们眼中瘦才是美的标准。每当看见那些骨瘦嶙峋的人时,我总会想:嘿!别再瘦了,你有吃东西的权利。”
早在几年前,温斯莱特就对媒体宣称过:“我不会刻意减肥,也绝不会去做整形手术,我喜欢我身体的每一部位,对我的整体形象也非常满意。身材胖瘦并不能主导我的想法,我也不会每天浪费太多时间在做仰卧起坐这种事上。”如今她似乎很好地守住了当年的诺言,身型依旧圆润丰满,笑起来的时候额头与眼角都有皱纹。身为温斯莱特的良师益友,艾玛·汤普森曾开玩笑地对她说:“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减肥的话,我便不再理你了。”
尽管温斯莱特的演艺事业非常成功,但她依旧保持着普通人的生活气息。她独立抚养两个孩子,像所有父母一样,她会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一起坐巴士回家。“我想尽可能地给孩子们一个普通人的生长环境,他们需要去坐公交车,需要搭地铁,需要在操场上满身是泥地玩耍,而不是出现在狗仔队的镜头里。我不想给他们留下这样的记忆。”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