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思维框架构建与应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理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当代青年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部分的地理学习中,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这也是高考中占据分值较大的部分。而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区域性特征与每个地理区域中的代表性事实,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那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关键词】 区域地理  特征分析  思维框架  构建与应用
  在高考的地理知识考察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在这个载体中可以涉及到人文知识、地理知识,还有一些地理现象以及成因,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地理学是一门非常复杂以及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所有的地理现象都是地形的产物,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区域地理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区域位置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自然等多种要素,所以学生构建一个完成的思维框架对解决地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框架的基础就是区域地理。
  二、区域地理思维框架构成的方法
  1. 学会总结、归纳某个区域地理的特点,做到知识迁移
  高考中的知识点考察通常是给定一定的区域背景,然后进行知识的迁移,所以学生的综合分析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维的依据。具体的培养思路可以是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对书本中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尝试从这些知识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方法。学生在总结出的一般规律中提取出特殊规律,再反复的进行验证、加工,最后总结出这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例如这种地理现象,在东北地区森林的覆盖并不是非常的多,因此东北地区的森林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前期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到位,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地下水污染,与此同时人类大面积的砍伐森林导致水土大部分流失。连续几次大型的洪水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水土严重流失,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壤肥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农作物产量也就降低了。学生在理解了这个过程后,对于其他类似的河流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和西北的荒漠化也就可以理解了,当然学生也就不需要每次遇到这些问题都去重新思考,因为在遇到一两个案例后,就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思维框架。
  2. 利用区域内的农业知识为案例构建思维框架
  每个区域内的地理现象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农业生产活动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每个地区的地理性质不同,所以每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就不同了。拿东北地区的农业活动来说,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东北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就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较多,大部分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则是降雪较多。因为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越了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所以冬季和夏季的温度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气候与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就决定了东北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层也较厚,土壤中的水分是非常充足的,营养元素的含量相对来说也高一些,土壤的团粒结构也是较好的。
  这些原因都决定了东北地区的农业活动以水稻为主,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适合水稻的发育。其次东北有广阔的大平原,地势是非常平坦的。再次水稻的生長环境是需要充足的水分的,而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能够满足这一点的。最后就是在水稻种植的中后期,东北地区是能够满足温度和光线的条件的,因为东北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是非常有利于水稻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的,所以籽粒也就更加的饱满了。因此,东北地区的水稻产量也是高于全国水平的。
  从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分析一个地区首先要从地理位置入手,其次就是气候的特点,最后就是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交通。这也就是利用区域地理来构建分析的思维框架,在思考别的地区的农业活动时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考虑。
  3. 不同区域间进行比较,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
  区域间的差异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比较法也是地理学习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区域是由自然因素,人文社会和经济发展三部分组成,这几个因素相互制约又互相促进。例如在分析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现象时就可以和内地进行对比,总结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因素。因为西北地区处于内陆,终年降水的量非常少,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就造成了交通不便利的情况。因为相比较沿海地区来说降水稀少,所以植被也就稀少,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西北地区的干旱情况也就越来越严重了。当然,比较不能只存在于相反的地区,在相似的地区中也要进行比较,例如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是学生的分析思路,也就是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等,同时还有比较能力,这也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细化,能够灵活的进行思考,逐渐的养成综合分析的思维框架。
  三、结语
  在上文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高中部分地理的学习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区域地理,而在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方法。方法的学习也是思维的养成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做到细化知识,同时也减少了背诵的任务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15.
  [2] 王一宪.例谈人文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4):32-34.
  [3] 胡淑琴.“2017版”与“实验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比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9):7-9.
其他文献
【摘 要】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因为它意境美、语言美这些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大的想象发挥空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目前教育制度正在不断改革,但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在古诗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用很短的时间进行古诗的讲解,反而将更多时间用在背诵上,这就导致了古诗原有的意境被破坏,学生不能深入的了解古诗想表达
期刊
【摘 要】 生物作为高中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生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中既可以积累丰富的生物知识,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而生物教学设计会给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带来直接影响,也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因此,其教师应从不同角度着手,通过丰富资源与先进手段的灵活引用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问题与方法  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当下许多高中生物教学人员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积极的进行了改革,如何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师观,积极的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的开展分层异步教学法,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效率,消除班级内存在的两极分化,全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认识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在新课标改革后,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改善课堂氛围。为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地理成绩,可以在讲解时使用地理图示法。学生可以通过地理图示法更好地了解教材中的知识。本文将介绍几种地理图示法来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  【关键词】 地理图示法 高中地理 解题技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
期刊
【摘 要】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还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采用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争取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从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
期刊
【摘 要】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来自于学生的质疑、思考与反思等行为,学生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来进行自我提升,并形成创新化的意识,为小学生开展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教学工作,可以改变小学生的思考方式,使其可以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以此来形成必要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日后遇到问题时,不会在第一时间依赖他人的力量,而是独立地去探究与求解,并从多个角度去联想与观察。现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分析如何在核心素养的教
期刊
【摘 要】 2019年是北京市高考英语考试改革的关键节点,处在承上启下的改革过渡阶段。本文以2019年高考英语北京卷笔试试题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试题总体特征。通过分析发现,试题注重育人导向,注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本文旨在为下一阶段命题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服务教学,推动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 高考 英语测试 育人导向 核心素养  一、引言  2019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试题(以下简称“2
期刊
【摘 要】 在现代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育手段,它具有传统教学不可达到的直观、形象、生动、交互性等优势,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形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认可,它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课堂内容也更丰富,充分发挥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风格。随着多媒体
期刊
【摘 要】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备受冲击的今天,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古诗词作为中华古典及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语文教学的关键构成要素,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教学,从而不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
期刊
【摘 要】 在目前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用高阶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处理实际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 生物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就是使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调动自己的多种层次的思维综合思考,最终得出结果。其更加注重的是调动学生的高阶思维进行思考。  一、深度学习在高中生物的具体特征  高中生物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