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专题辅导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要求]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了解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及应用.
  (3)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4)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会对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的相关现象进行调节.
  (5)理解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应用凹透镜解释一些现象.
  (6)理解色散及透明体、不透明体的颜色.
  [应用举例]
  例1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在月球的本影里能看到日全食
  B.地球在月球的半影区内能看到日偏食
  C.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可看到月偏食
  D.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可看到月全食
  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由月球和地球形成的本影与半影区如图1(a)和(b)所示.
  图(a)中,1是月球本影区,2是半影区(3称为伪本影区).
  图(b)中,1′是地球的本影区,2′是半影区.
  当地球进入月球本影区1可以看到日全食,在半影区又可看到日偏食(在伪本影区3可看到日环食).
  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半影区2′,由于仍有部分太阳光射到整个月球,整个月球是亮的,故在地球上看不到月食.只有当部分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区1′,部分进入半影区2′才能看到月偏食.当月球全部进入本影区,发生月全食(此时看不到月亮),A、B、D都正确.本题应选C.
  例2平面圆形发光片甲的直径为D1,圆形遮光板乙的直径为D2,已知D1<D2,现如图2所示把甲、乙与很大的光屏MN平行放置在暗室内,在光屏上可看到乙的本影与半影,则().
  A.当甲向左移动时,光屏上本影的面积将增大
  B.当甲向右移动时,光屏上半影的面积将减小
  C.当甲的直径稍稍增大时,光屏上本影的面积将增大
  D.当甲的直径稍稍增大时,光屏上半影的面积将增大
  解析发光体甲经遮光板后,在屏上形成的本影和半影区域如图3中所示,由光路图可知:
  甲左移时(如移至虚线位置),本影面积减小;甲右移时(相当于从虚线位置移至实线位置),半影面积增大;当甲的直径稍稍增大时,本影面积将减小.所以A、B、C都错.应选D.
  例3某人站在木架上,其脚下地面有一光源S,眼睛到光源的高度为3m.现在人面前2m处竖立一块平面镜MN,如图4所示,则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解析此题要作图后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求解.
  如图5所示,设p为眼睛,Q为入射点,S′为光源S在镜MN中的像.由题意SN=S′N=2m,SP=3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SQ=S′Q,则有SQ+QP=S′Q+QP=S′P,
  又△S′PS为直角三角形,SS′=SN+S′N=4m,
  
  即SQ+QP=5m.
  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人眼走过的路程是5m.
  另外,根据图示分析得到:
  SQ+QP=S′P,S′、Q、P三点共线.由此可说明光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时光行进路程为最短.
  例4如图6所示,MN为一平面镜,a、b、c、d表示一个不透明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其中b面跟平面镜平行,e是观察者的眼睛所在位置(位于正方体的正下后方),则图中观察者().
  A.可以观察到a、b、c、d四个侧面
  B.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和b面
  C.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及部分b面
  D.通过平面镜只能看到a面,不能看到b面的任何部分
  解析人眼观察到物体的必要条件是: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能直接到达眼睛或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到达眼睛,由图7可知,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c面,也无法通过平面镜观察到d面,A、B错.由于a面各处经镜面反射的光都可到达e处,b面上图中p点以下各处镜面反射的光也可到达e处,所以C正确,D错.本题应选C.
  例5游乐厅里的哈哈镜表面呈波浪形,使人像变形,令人发笑,那么().
  A.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长了
  B.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长了
  C.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变短了
  D.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变短了
  解析哈哈镜的镜面弯曲不平,有的部分是凸面镜,有的部分是凹面镜.人们所看到的是经哈哈镜所成的虚像.根据镜面成像的规律可知,凸面镜始终成缩小的虚像,而凹面镜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但像比物大,哈哈镜上表面凸的部分可看作凸面镜,所看到的像应当比实际的物体小,感觉是把人变短了.表面凹的部分可看做凹面镜,所看到的像比实际的物体大,感觉是把人变长了.所以选项B、C是正确的.本题应选B、C.
  例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时像就越小
  B.只有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C.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形成完整的像
  D.某人通过平面镜能观察到自己的像,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反而有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像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知识,镜中成像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不会随物体离镜子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中的经验和光学知识告诉我们,平面镜前方的物体不论是正前方还是旁边的都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如图8所示.设AB为一个站立着的人,认为人眼就在A处,Q为斜放在地面上的镜子,当人站立在A1B1位置时,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图,成像位置在A′1B′1,此时人能看到自己的脸和全身像,我们发现镜子Q的长度比人的高度要小.当人向镜子走近到A2B2处时,成像位置在A′2B′2,此时像
  A′2B′2发出的光不能全部到达人眼,因此人不能看到自己的脸和全身像了.选D.
  例7如图9所示,天花板上有一不透明的物体P,左侧S为发光点,M为与天花板平行的平面镜,用作图法标出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球右端天花板上的范围.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S′,如图10所示,反射光线好像都是从S′发出的.一方面应考虑障碍物对光线的遮挡,画出对应的光线AC以及入射光线SA;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到障碍物的像对光线的阻挡,画出对应的光线BD以及入射光线SB.因此,通过作图可得天花板上照到的范围是CD.
  例8如图11所示把两个平面镜垂直放置,一人站在镜面前不断走动,则().
  A.在任意位置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个像
  B.最多看到自己的一个像
  C.最多看到自己的两个像
  D.最多只能看到自己的三个像
  解析由于两平面镜互相垂直,从一个镜面反射的光无法在第二个镜面上再次反射,这两个镜面对成像的作用与一个镜面一样,所以这个人通过镜面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个像.选B.
  例9如图12所示,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N上开着一个小孔P.观察者在盒外沿EN走过时,他能几次看到S所发出的光?请画出光路图来证明你的回答.
  解析光源不经任何反射直接向小孔射出一束光.另外经两个镜面一次反射后有两束光可射向小孔,第四束光经两次反射后射向小孔.故观察者在盒外沿EN走过时,他能四次看到S发出的光.光路如图13所示.
  注意,在作光路图时,根据人从镜中看物体好像是光从像直线射入人眼的特点,为确定从小孔射出的光线,故应先根据对称性作出像的位置S′、S″、S?苁.其中S′是S在MO镜中的虚像;S″是S在ON镜中的虚像,而S?苁是S经MO镜和ON镜两次反射后的虚像,确定的方法是作关于镜的对称虚像.
  例10夏天,当阳光透过树荫的缝隙时,常会见到地面上有一个圆形光斑,如图14所示.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L,测得小光斑的直径为d,树高h,试列出估算太阳圆面的直径D的表达式.
  解析地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密集的树叶缝隙(小孔)所成的像,简化为图15所示.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得
  ■=■·D=■d≈■d.
  例11已知太阳半径R=6.95×105km,月球半径r=1.75×103km,日全食时太阳与地面的距离H=1.5×l09km,则地面上能见到日全食区域的面积多大?
  解析如图16所示,设地面上看到日全食区域的半径为x,由
  ■=■,得x=■
  =■km
  =1.57×103km.
  例12如图17所示,在平面镜MM′前,有一物体AB,如果眼睛能看到物体AB的全像是在什么范围内?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和像对平面镜的对称性来确定AB在平面镜MM′所成的像A′B′的位置.
  过像点A′,连接A′M并延长A′M至E点,连接A′M并延长A′M′至D点,则在MM′和EM、DM′所包围的范围内,全能看到A点的像.同样,过像点B′,连接B′M并延长B′M至C点,连接B′M′并延长B′M′至F点,则在MM′和MC,M′F所包围的范围内,都能看到B的像,如图中斜线所示的部分.
  如果要在平面镜MM′中同时能看到物体 AB两点时像的范围,应在图中EM、MM′和M′F所包围的部分,即图示中斜线重合的部分.
  在图示中EMC和FM′D所包围的范围中只能看到物体AB某一部分像,而看不到整个物体的像;在图示中CM、MM′、M′D所包围以外的部分,都不能看到物体AB的像.
  例13透过蓝色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观察黄色气球,可以看到绿色
  B.观察白色气球,可以看到蓝色.
  C.观察红色气球,可以看到黑色
  D.观察各种颜色的气球,看到的都是蓝色
  解析物体分透明体和不透明体两大类,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而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
  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用它观察黄色气球时,气球反射的黄光无法透过蓝色的玻璃,由于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因此看到的是黑色的气球.
  用蓝玻璃观察白色气球时,气球反射的各种色光只有蓝光能透过蓝色玻璃进入人的眼睛中,因此人看到的是蓝色气球.
  用蓝光观察红色气球时,气球反射的红光无法透过蓝色玻璃,由于没有光进人人的眼睛中,因此看到的也是黑色气球.
  用蓝色玻璃观察各色气球时,只有白色的气球和蓝色的气球能反射蓝光,并透过蓝玻璃进入人的眼睛,使人看到是蓝气球.
  而黄色、红色、绿色等其他颜色的气球,用蓝玻璃观察时,一律是黑色.
  本题应选B、C.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古时候人们在夜晚仰望满天星斗和深邃天空的时候,曾经产生过许多美丽的遐想,并留下了不少美好的传说,人们多么希望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能使得那些遥远而神秘的景物能近在眼前.望远镜的发明就是给了人们这只神奇的眼睛.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HansLippershey),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拉近
期刊
光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世界上将是漆黑一片.对于人类来说,光和空气、水、食物一样,是不可缺少的.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眼对光的适应能力较强,瞳孔可随环境的明暗进行调节.但如果长期在弱光下看东西,视力就会受到损伤.相反,强光轻则可使人眼瞬时失明,重则造成永久伤害.人们必须在适宜的光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可能对周围的光环境造成破坏,使原来适应的光环境变得不
期刊
[大纲要求]  (1) 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理解音调、响度、音色.  (2) 了解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 会利用声的特性解释现象.  (4) 理解晶体和非晶体,能区分、解释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  (5) 掌握常用的三种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使用.  [应用举例]  例1 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期刊
我们知道,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进行分解,产生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色光.  将这些有颜色的色光按上述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光谱.  除了这些能看见的、有颜色的光之外,太阳光中有没有其他的光呢?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红外线(也称“红外光”)和紫外线(也称“紫外光”)这两种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利用的光.    一、红外线及应用    太阳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如果我们把非常灵敏的温度
期刊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6、B  7、D  8、D  9、A  10、B  11、C  12、A  13、D  14、A  15、B    二、填空題(每空1分,27题2分,计28分)    16、汽车后视镜,牙医内窥镜,潜望镜,利用光的反射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利用光的折射  17、红 其他颜色 蓝 其他颜色  18、凸透 会聚  19、30
期刊
镜面走廊    将两块平面镜平行摆放,两镜之间摆放一盏灯和两个灯笼,灯光在平行的镜子间产生无数次的反射,就产生了看上去没有尽头的“走廊”。      鱼洗    中国古代的一种,器具,利用手掌和器壁的摩擦引起水的共振,带动盆中的水剧烈地喷发。    科技实验    通过弹簧间的伸缩,模拟横波的传播,演示空气传播声音的方式。    气顶球实验    通过不同的气流速度和强度,顶起不同大小和重量的小球
期刊
为什么用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着?    冰箱冷凝格,温度约为-18℃左右,用来储存冷冻食物及制冰。  冰格常用铝制,当以湿布接触冰格时,由于冰格温度既低又是热的良导体,故湿布中的微量水份就很快冻结成薄冰。也就是与冰格凝同在一起,于是就粘着了。  当人手与冰格接触,却不易粘着,因皮肤的温度比湿布高,但若人手不慎(这是危险的)与干冰接触,由于干冰的升华点的温度为-78,5℃,皮肤的水就会立即凝固而被
期刊
彭先觉院士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是华夏儿女的新生代。他功底扎实、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眼中,他是一名颇受器重的佼佼者、小字辈;在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眼中,他是一位备受敬重的师长、领路人;在同龄人当中,他是一位公认的冒尖者、学术领头人。彭先觉的成才之路是艰辛的,可以用“8分汗水,2分天智”来概括。当然,环境的熏陶、严格的训练、良好的学习与科研氛围,使他
期刊
声纹(voice print)也称“语图”,是由专用的电声转换仪器(语图仪)将携带言语信息的特征声波绘制成的波谱图形,声纹技术则是应用声纹的特征进行技术鉴定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声纹的形成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根据语音来识别熟悉的人,其实人的语音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发声器官和发音习惯不同而造成的,人的发声器官实际上存在着大小、形态及功能上的差异,人发声的习惯亦有快有慢,这些微小差
期刊
同学们,你知道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音乐发烧友”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史称“曾侯乙”,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他生前制作的编钟在已发现的编钟乐器中绝无仅有、举世无双,说他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发烧友”可谓当之无愧。    发掘往事    1978年2月,驻湖北省随县(现随州市)某部队扩建营房。在一山岗开山平地时发现了一座面积达220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