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大师,2007年7月30日在意大利家中逝世,享年94岁
跟现在电影学院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样,安东尼奥尼进电影创作行业是从当“枪手”开始的。那是在1940年,他开始给人编剧,一个剧本2000里拉,不能署名。
同样跟今天的一些电影学院毕业生一样,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影片一直不那么光鲜、亮丽,不那么“主旋律”。他拍摄的题材几乎都是边缘人、阴暗面;如果在今天的中国,从影之初的安东尼奥尼大概是一个地下电影导演。他自己筹备而没有完成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16毫米短片,是关于疯子的。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记录片《波河上的人》,拍摄的是他熟悉的场景和他关心的人——贫穷的人。二战后,他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是记录片《城区清洁工》。他准备拍摄的一系列记录片似乎都没什么高大楷模型人物和重大题材,他们是服务员、报童、职业的性工作者、电报派送员、当铺、火车清洁女工、女模特儿。这些选题被制片人认为过于“冷酷”。
《奇遇》、《夜》、《蚀》、《红色沙漠》被称为安东尼奥尼的“情感四部曲”。今天看来,这些影片有明显的战后情绪特征,它们的探索更多地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缺陷和交流的困境。1966年,安东尼奥尼到伦敦拍摄了《放大》。一个摄影师不断放大一张照片,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桩犯罪事件,于是就去跟踪照片中的女子,但什么都无法确认。影片结尾处,摄影师看到两个穿着小丑服装的人在打网球,网球飞出了场地,他们让摄影师把网球扔回去,那个摄影师拣起虚拟的网球还在手里颠了两下再扔过去。但是,我们看到那里并没有网球,他们打网球、拣起网球扔回去都是虚拟动作!这里,安东尼奥尼将现实与幻想、对认知真实的执着和对人类理性的置疑,做了极其有力而又美丽的对立。
《放大》跟他的“情感四部曲”一样具有战后特征,都有着明显的存在主义眼光——质疑世界的意义和人的理性力量、怀疑人与人之间交流、理解的可能性。影片从某种角度与黑泽明的影片《罗生门》形成了某种对话关系,那部影片竭力质疑人对事件的叙述。
安东尼奥尼对电影艺术语言做出重要贡献的另一部影片,是1964年拍的《红色沙漠》。它被评论家称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这当然不是就电影技术而言,而是因为这部影片让色彩溢出情节之外而具有了表达意义的功能。《红色沙漠》创造的视觉叙事的方法,直接地影响了中国那些“第五代风格”的电影。
如果简单地总结安东尼奥尼电影的思想,他的主题比较集中在对理性、理解、了解的质疑(这在《奇遇》、《放大》等片中表现得比较清晰);另一个明显的思想倾向是流行于整个60年代的左翼思潮,《扎布里斯基角》将左翼激进学生对中产阶级的愤怒和诅咒表现得极端、恐怖又充满了美的冲击力。这种左倾趣味,也表现在他对当时中国的想象性目光和想象性言论上。
在遥远的1972年,安东尼奥尼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来拍摄一部本来是准备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记录片。根据那个时代背景,我估计其“先行主题”,是要让全球知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带来的兴奋状态和“战天斗地”、“改造人的灵魂”的巨大成就。据安东尼奥尼自己回忆,他到达中国是在一个寒冷刮风的晚上。走出飞机,留下印象的第一件事,是“一大群男孩和女孩在机场的灯光下又唱又跳,他们在欢迎一个索马里总统”。他这样看待当时的中国:“我知道人民以前生活在极其不公正的封建统治下,而今天,他们在一天一天努力建立一种公正。在西方人眼中,这种公正看上去似乎是普遍的、节衣缩食的贫穷,但这种贫穷决定了一种有骨气的生存可能性,使人变得祥和,比我们更富有人性。它甚至接近我们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自然相融,人际关系的温和,用坚韧的创造力来在这个常常是相当贫瘠的土地上简单地解决财富分配问题。”
在笔者看来,安东尼奥尼对中国宣传部门的安排、摆设是大致有所察觉的。这部纪录片中有学校里齐整跳舞的孩子、工厂中下班以后还在宣讲世界革命大道理的女工、普通工人家里的有鱼还有肉的晚餐,这些都是经过组织的城市模范地点;画面的特点是干净、整齐,没有闲杂人等。安东尼奥尼直接在记录片里把自己受到的局限用旁白告诉了大家。
2004年,安东尼奥尼的朋友卡尔洛迪卡尔洛写了一篇《爱的表白》,认为《中国》受到批判,是因为当时中国“极左派”和“务实派”的斗争,“《中国》被卷入、或更准确地说被这场风暴给打翻了。”成为中国的“右派”,这是许多西方的“左派”进入中国社会以后的共同境遇——从1949年以后的美国农业专家女儿到“文革”时来到中国的西方红卫兵,都有这种情况。
1972年之后,安东尼奥尼一直想再次来中国。但由于政治和个人身体的原因,盼望中的旅行一直不太方便。直至今日,安东尼奥尼在中国还被与一些地下电影导演排在一个队伍里,《中国》还在那些不合适放映的影片目录上。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年9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北方城市费拉拉。在他1972年那次中国之行中,有一位20岁的女助手叫做恩丽卡菲柯,在中国的拍摄成了安东尼奥尼与她的爱情之旅,回意大利后不久他们就生活在了一起。
1995年,在电影诞生百年之际,安东尼奥尼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但是那座小金人在安家没呆多久,就被小偷拿走了。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本文刊于即将于8月6日出版的2007年第16期《财经》杂志)
跟现在电影学院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样,安东尼奥尼进电影创作行业是从当“枪手”开始的。那是在1940年,他开始给人编剧,一个剧本2000里拉,不能署名。
同样跟今天的一些电影学院毕业生一样,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影片一直不那么光鲜、亮丽,不那么“主旋律”。他拍摄的题材几乎都是边缘人、阴暗面;如果在今天的中国,从影之初的安东尼奥尼大概是一个地下电影导演。他自己筹备而没有完成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16毫米短片,是关于疯子的。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记录片《波河上的人》,拍摄的是他熟悉的场景和他关心的人——贫穷的人。二战后,他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是记录片《城区清洁工》。他准备拍摄的一系列记录片似乎都没什么高大楷模型人物和重大题材,他们是服务员、报童、职业的性工作者、电报派送员、当铺、火车清洁女工、女模特儿。这些选题被制片人认为过于“冷酷”。
《奇遇》、《夜》、《蚀》、《红色沙漠》被称为安东尼奥尼的“情感四部曲”。今天看来,这些影片有明显的战后情绪特征,它们的探索更多地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缺陷和交流的困境。1966年,安东尼奥尼到伦敦拍摄了《放大》。一个摄影师不断放大一张照片,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桩犯罪事件,于是就去跟踪照片中的女子,但什么都无法确认。影片结尾处,摄影师看到两个穿着小丑服装的人在打网球,网球飞出了场地,他们让摄影师把网球扔回去,那个摄影师拣起虚拟的网球还在手里颠了两下再扔过去。但是,我们看到那里并没有网球,他们打网球、拣起网球扔回去都是虚拟动作!这里,安东尼奥尼将现实与幻想、对认知真实的执着和对人类理性的置疑,做了极其有力而又美丽的对立。
《放大》跟他的“情感四部曲”一样具有战后特征,都有着明显的存在主义眼光——质疑世界的意义和人的理性力量、怀疑人与人之间交流、理解的可能性。影片从某种角度与黑泽明的影片《罗生门》形成了某种对话关系,那部影片竭力质疑人对事件的叙述。
安东尼奥尼对电影艺术语言做出重要贡献的另一部影片,是1964年拍的《红色沙漠》。它被评论家称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这当然不是就电影技术而言,而是因为这部影片让色彩溢出情节之外而具有了表达意义的功能。《红色沙漠》创造的视觉叙事的方法,直接地影响了中国那些“第五代风格”的电影。
如果简单地总结安东尼奥尼电影的思想,他的主题比较集中在对理性、理解、了解的质疑(这在《奇遇》、《放大》等片中表现得比较清晰);另一个明显的思想倾向是流行于整个60年代的左翼思潮,《扎布里斯基角》将左翼激进学生对中产阶级的愤怒和诅咒表现得极端、恐怖又充满了美的冲击力。这种左倾趣味,也表现在他对当时中国的想象性目光和想象性言论上。
在遥远的1972年,安东尼奥尼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来拍摄一部本来是准备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记录片。根据那个时代背景,我估计其“先行主题”,是要让全球知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带来的兴奋状态和“战天斗地”、“改造人的灵魂”的巨大成就。据安东尼奥尼自己回忆,他到达中国是在一个寒冷刮风的晚上。走出飞机,留下印象的第一件事,是“一大群男孩和女孩在机场的灯光下又唱又跳,他们在欢迎一个索马里总统”。他这样看待当时的中国:“我知道人民以前生活在极其不公正的封建统治下,而今天,他们在一天一天努力建立一种公正。在西方人眼中,这种公正看上去似乎是普遍的、节衣缩食的贫穷,但这种贫穷决定了一种有骨气的生存可能性,使人变得祥和,比我们更富有人性。它甚至接近我们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自然相融,人际关系的温和,用坚韧的创造力来在这个常常是相当贫瘠的土地上简单地解决财富分配问题。”
在笔者看来,安东尼奥尼对中国宣传部门的安排、摆设是大致有所察觉的。这部纪录片中有学校里齐整跳舞的孩子、工厂中下班以后还在宣讲世界革命大道理的女工、普通工人家里的有鱼还有肉的晚餐,这些都是经过组织的城市模范地点;画面的特点是干净、整齐,没有闲杂人等。安东尼奥尼直接在记录片里把自己受到的局限用旁白告诉了大家。
2004年,安东尼奥尼的朋友卡尔洛迪卡尔洛写了一篇《爱的表白》,认为《中国》受到批判,是因为当时中国“极左派”和“务实派”的斗争,“《中国》被卷入、或更准确地说被这场风暴给打翻了。”成为中国的“右派”,这是许多西方的“左派”进入中国社会以后的共同境遇——从1949年以后的美国农业专家女儿到“文革”时来到中国的西方红卫兵,都有这种情况。
1972年之后,安东尼奥尼一直想再次来中国。但由于政治和个人身体的原因,盼望中的旅行一直不太方便。直至今日,安东尼奥尼在中国还被与一些地下电影导演排在一个队伍里,《中国》还在那些不合适放映的影片目录上。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年9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北方城市费拉拉。在他1972年那次中国之行中,有一位20岁的女助手叫做恩丽卡菲柯,在中国的拍摄成了安东尼奥尼与她的爱情之旅,回意大利后不久他们就生活在了一起。
1995年,在电影诞生百年之际,安东尼奥尼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但是那座小金人在安家没呆多久,就被小偷拿走了。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本文刊于即将于8月6日出版的2007年第16期《财经》杂志)